'引、點、議、聯(lián)、結'寫作,作為表達自己及情感的一種方式,受到了眾多名人大家的青睞。在寫作方面,其文體又分為“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及“議論文”。 議論文,主要說的就是'議論',即一種評析、倫理的表達法。關于如何寫好議論文,高中老師給了我們五個字'引、點、議、聯(lián)、結',下面敘述一下。 第一個字“引”,即引出所寫文章主題。當我們拿到一篇材料時,先找到所給材料中關鍵詞,根據(jù)關鍵詞的提示聯(lián)想相關總論點。確定總論點是非常重要的,它相當于給一篇文章制定它的核心,有了核心更容易展開文章的討論,在這里這個總論點如果沒有確定好就會出現(xiàn)跑題,偏題的錯誤,從而導致整篇文章的混亂。學會從不同角度找總論點,這一點是基于我們所擁有的知識,所讀過的書,都可以從一篇文章中體現(xiàn)出來。你的境界有多高,你的理解有多深入,此時就是對于自己知識底蘊最好的證明。 第二個字“點”,即具體點出你所理解的總論點的意義。這時可以運用一些很短的例子串聯(lián)起來作為點出總論點的方式。例如一些名人大家經(jīng)歷過的事情,就挫折磨難這個話題來說,“蘇軾幾經(jīng)官場黑暗命途多舛仍‘一蓑煙雨任平生’,孟子周游列國宣傳其主張無人接受仍‘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杜甫歷經(jīng)安史之亂仍將國家百姓放在心尖‘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此類型段落即可點出文章主題。 第三個字“議”,即運用舉例論證舉出具體事例說明總論點中體現(xiàn)的分論點或者運用對比論證用反向事例或道理對比議論觀點。這里可以舉出兩個或者三個不同主人公的具體事例分別從總論點的不同點分述,如果就“放”這個話題,總論點是“放,是人生的一種的智慧?!蹦敲此姆终擖c可以是:(1)放下一些“包袱”,輕裝上陣,放手去搏。(2)放過一些“機遇”,抓主放次,全力以赴。(3)放下一切“榮譽”,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從這三個角度分別用不同的事例去分析解讀即可。對比論證就是從這個總論點的兩個方向去分析,即如果按照這樣做了會怎樣和不按照這樣做會怎樣,再對照其舉例說明即可。需要說明的是,在這個方面所舉出的幾個例子之間也要有恰當?shù)倪^度才不會使文章顯得突兀。 第四個字“聯(lián)”,即聯(lián)系實際情況談自己對文章中心論點的看法,也可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來談。在生活中,我們一定會遇到非常多的事情,有些事讓你親身懂得了某些道理,這時候就可以將這些道理用自己的語言論述總結出來,根據(jù)總論點所揭露的東西,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解決的方法。 第五個字“結”,即總結文章。根據(jù)上文對于總分論點的議論,即可得到一些結論。再次用“放”這個話題作為例子,即:放”是“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的執(zhí)著;“放”是面對誘惑,堅持理想,抓主放次的睿智;“放”是放下一切成就,確定人生新階段新目標,繼續(xù)奮斗的朝氣蓬勃……“放”,實在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 當然,想要寫好一篇文章,最重要的還是要“肚里有墨”,這就需要我們多讀書,多分析,多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亮點。在平時讀書或者碎片時刻看手機時都可以多留心一些名人的事例,大部分可以用于議論文的舉例論證當中。 多看書自然是存儲素材的好方法,但僅僅看書不嘗試著寫東西也是不夠的。就好像很多事情我們都需要去親身實踐才會有效果,所以在看到一些有意義的電影,歌詞或者文章時,都嘗試著寫一寫對它的感受及想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本褪沁@樣的道理。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