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寫文章,我國從古至今可是人才輩出,有朗朗上口的唐詩宋詞,有耐人尋味的四大名著,有寫出優(yōu)美抒情詩句的徐志摩,有抨擊社會現(xiàn)實的魯迅,朱自清的《背影》曾讓多少人淚濕雙眸,在他們的妙筆生花下,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躍然紙上。 可是反觀今日,從孩子到大人寫作都是很頭疼的一件事,要么怕寫不好,要么不會寫,勉強寫出來也是語言乏味,毫無生機,有的像記流水帳一樣,平鋪直敘等,想要寫一篇好的作文,首先得知道他屬于哪種體裁,各種體裁的文章都有什么格式或要求,都是有章可尋的,下面我們就拿記敘文來說吧。 記敘文故名思意就是講敘一件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事情,而記敘文有它寫作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按這個框架列提綱,寫出的作文基本上差不了,下面詳細說說這六要素。 第一,時間。就是指你今天所寫文章中的事是發(fā)生在某年某月或哪一個時間點上,就像我們在給別人講敘一件事情前先要告訴別是什么時間發(fā)生的。 第二,地點。是指這件事情發(fā)生在哪個地點,什么地方,此地有何特別,讓人好記憶,比如這件事發(fā)生在七十年代的大上海。 第三,人物。此次事件的主人公是誰,都有哪些人,要對各個人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比如,高矮胖瘦,性格開朗或沉默少言,必要時還要有心里活動的描寫。 第四,事件的起因。事件是因為什么,怎樣而起的,把事情的原委講清楚。 第五,事件的經(jīng)過。事情從前到后發(fā)生的經(jīng)過,這也是記敘文最重要和要詳細描寫的部分。 第六,事件的結果。事情從發(fā)生到經(jīng)過最后是怎樣的結局,得到一個怎樣的結果。 也就是說在什么時間,在某地,是什么人因為哪些事發(fā)生的,中間的經(jīng)過以及最終的結果。抓住記敘文的六要素,詳略得當,只要能從頭到尾講清楚整件事情,就是一篇好習作。 切記!寫作文一定要言之有物,也就是說你親身經(jīng)歷過,不可能說你見都沒見過的東西,去都沒去過的地方,你說你要寫,都不知道長什么樣,怎樣寫,既便寫出來不是假大空,就是牛頭不對馬嘴,甚至于鬧出笑話。所以這就要靠大家平時的多讀,多看,多想。 讀書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提高我們的詞匯量,對一些優(yōu)秀的句子可加以記憶,用在我們自己的作文中,為文章添彩! 在平時多看,多觀察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比如植物的生長順序,這都要靠孩子自己觀察記憶,才能記的更牢,更深。 多想,多思考,看了別人的佳作,要能總結個八九不離十來,這個地方為什么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這些都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