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作為賈家的老祖宗,與賈寶玉林黛玉等隔了兩代人。老年人的保守思想與年輕人必然不同。雖然很多人“變老后,我就成了你”。但當年的代溝一直存在。比方賈母從來不見展示她的文學水平,她對作詩也持反對意見,反倒對謎語等小巧娛樂玩意兒感興趣……那么,賈母的學識到底怎么樣呢?其實曹雪芹只用了兩個字,就寫出賈母非同一般的文學素養(yǎng),不可小覷!
閱讀《紅樓夢》容易陷入一個誤區(qū),認為會作詩的文化才高。其實并不是!作詩需要天分,有些人博覽群書也未必開竅。賈母這段話用了“輻輳”兩個字?,F在用的不多了。即便當年如果出于士大夫之口還好,出自賈母之口,足以證明賈母從小也是個愛讀書的。蓋因“輻輳”二字確實比較生僻,不太見于口語。 據百科釋義:輻輳(fú còu),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車輻集中于車轂一樣。 最早出自《管子·任法》:羣臣修通輻湊以事其主,百姓輯睦聽令道法以從其事; 《文子·微明》:志大者,兼包萬國,一齊殊俗,是非輻輳,中為之轂也; 班固《東都賦》:平夷洞達,萬方輻湊; 韓愈《南山詩》: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輻湊。 輻輳二字說白了就是指興盛,門庭若市或者人丁繁盛,聚集熱鬧。賈母能用“輻輳”二字,凸顯出保齡侯尚書令的女兒不凡的學識素養(yǎng)。 賈母出身尚書令史家,父親是保齡侯史公??此票人耐醢斯鸵坏?,實則四王八公都是武功晉升,史公卻是文官領袖。能做到尚書令,還被封侯,打個比喻就清楚,不讓與蕭何張良,可見其能。 賈母出身這樣大家,從小教育必然不差。雖說賈母回憶她小時候頑劣淘氣,房子里關不住。天天在外面瘋玩,還差點掉水里淹死,但不影響她相門侯女的身份。尤其史公是文官領袖學富五車,自家子女怎么可能不讀書?看史湘云也能窺知賈母當年。 第五十四回元宵節(jié)賈母宴請,那個宴會的陳列布置,尤其是“慧紋”的出現,無不透露出賈母的高雅和超人的品味。這是需要學識素養(yǎng)為基本的。換成王熙鳳,哪怕富貴一輩子,她也未必有這樣的高雅。 賈母展示學識的機會并不多,像軟煙羅、雀金裘這般的物件只能代表賈母的品味,但第四十回賈母與劉姥姥等人行酒令,明顯就比薛姨媽王夫人等高出一籌。
這段酒令是賈母唯一一次出口成章,嚴格來說不算好,與史湘云和薛寶釵的比較起來一般。但林黛玉引用《西廂記》的內容說起來也不算特別好。 “頭上有青天”出自元曲《十二月》,作者未知,其中有幾句特別好: 白發(fā)故人稀,恰便似黃葉落東流逝水。 日月雙飛箭,光陰一擲梭,塵事暗消磨。 “六橋梅花香徹骨”這句找不到出處,當是賈母自己所作。這就有點意思了。皆因“六橋”的典很少,稍不注意就錯過了。 蘇軾在《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湖成德麟有詩見懷次韻》中寫到“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王世貞的《泛湖度六橋堤》寫到“六橋天闊爭虹影,五馬飆開散曲塵”。其他關于“六橋”的說法少之又少。這對賈母來說,反倒影射她曾博覽群書。 “一輪紅日出云霄”同樣不是古人詩文,而是修改的簽詞,“一輪紅日出扶桑,鳳舞龍飛降吉祥,不久再升三五丈,乾坤萬里盡輝光”乃上吉之簽! “這鬼抱住鐘馗腿”同樣沒有出處,很俗,卻很有氣勢。賈母說完眾人都叫好,捧賈母是當然,但也有賈母自詡鐘馗伏魔之氣概。 從賈母的酒令看,她對作詩真不高明,不怪她不喜歡眾人作詩。但她的內容旁征博引,各不相關,反倒顯得淵博有趣。不比史湘云、寶釵、林黛玉等只用詩詞曲差。又比薛姨媽的酒令內容豐富有趣。 賈母就像賈元春說“四春”姐妹在詩詞上確實有限一樣,不善于作詩,卻專門喜歡看雜書,賈寶玉這一點就有點類似賈母。兼雜旁收,詩詞上雖不差,卻也不能超過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薛寶琴四人出類拔萃。賈寶玉這還是下過功夫,賈母志不在此,當然就體現不出來詩詞厲害。 從她能說出“輻輳”二字,言簡意賅形容賈家今時不同往日,就能知道賈母尚書令的女兒絕不是庸碌之輩。有文化的人未必詩詞上都好!您說呢? 以上觀點為君箋雅侃紅樓主觀理解,線索都為原文所引用,是否符合曹雪芹原意,見仁見智,多歧為貴。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文/君箋雅侃紅樓」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fā),感謝贊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紅樓夢》程乙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