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太極梅花螳螂拳》 作者: 張炳斗 張奎 著 日期:2010/8/29(一)預備勢 兩腳并攏,直腿站立,腳尖朝前;兩臂自然下垂,雙手為掌,掌指朝下,掌心朝里;目視前方(圖3-2-20)。 ![]() (二)左鉤子腳 1. 接前勢。右腳前進一步,腳尖朝右前方,向右轉腰擰胯;右掌心旋,隨著轉腰屈肘向右、向前、向上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右前側變鉤,鉤尖朝右前下方,高與鼻平,肘尖朝下;目視右鉤(圖3-2-21)。 ![]() 2. 向右轉腰擰胯調膀,腿變右麻花步;左掌隨著轉腰調膀向前、向右、向上方劃弧,屈肘擺動到右鉤前方變鉤,鉤尖朝下,高與鼻平,肘尖朝下;目視左鉤(圖3-2-22)。 3. 左腳腳尖勾起,腳跟貼地,直腿向前右方劃弧上一步,腳跟落地,腳尖朝右上方;同時,左鉤變掌內旋,直臂向左、向下、向后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左前側變鉤,鉤尖朝左,高與胯平;右鉤變掌外旋,屈肘扶,貼在左肩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肘尖朝右下方;目視左鉤(圖3-2-23)。 ![]() (三)右鉤子腳 1. 接前勢。左腿屈起,左腳全腳掌落地,腳尖朝左前方,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左鉤變掌,屈肘向右、向上、向左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左前側變鉤,鉤尖朝左下方,高與鼻平,肘尖朝下;同時,右掌隨屈肘向下擺動到腹前,掌指朝前,掌心朝左,肘尖朝后;目視左鉤(圖3-2-24)。 ![]() 2. 向左轉腰擰胯調膀,腿變左麻步;右掌隨著轉腰調膀屈肘向右、向上、向左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左前方變鉤,鉤尖朝下,高與鼻平,肘尖朝右下方;目視前方(圖3-2-25)。 3.右腳腳尖勾起,腳跟貼地,直腿向前左方劃弧上一步,腳跟落地,腳尖朝左上方;同時,右鉤變掌,直臂向下、向前、向右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右前側變鉤,鉤尖朝右,高與胯平;左鉤變掌外旋,屈肘向下擺動到右肩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尖朝左下方(圖3-2-26)。 ![]() (四)左鉤子腳 1.接前勢。右膝屈起,右腳全腳掌落地,向右轉腰擰胯調膀,腿變右變麻花步;右鉤變掌,隨著轉腰調膀屈時向右上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右前側變鉤,鉤尖朝右下方,高與鼻平,肘尖朝下;左掌屈肘向下擺動到腹前,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目視右鉤(圖3-2-27)。 ![]() 2.向右轉腰擰胯調膀;左掌隨著轉腰調膀屈肘向右上方劃弧,擺動到右鉤前方變鉤,鉤尖朝下,高與鼻平,肘尖朝下,目視左鉤(圖3-2-28)。 ![]() 3.左腳腳尖勾起,腳跟貼地,直腿向前右方劃弧上一步,腳跟落地,腳尖朝右上方;同時,向左轉腰,左鉤變掌,直臂向左前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左前側變鉤,鉤尖朝左,高與胯平;右鉤變掌外旋,屈肘扶貼在肩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尖朝右下方;目視左鉤(圖3-2-29)。 (五)收勢 接前勢。右腳前進一步,雙腳并攏,腳尖朝前,直腿站立;左鉤變掌外旋,和右掌同時收到兩胯外側,掌指朝下,掌心朝里;目視前方(圖3-2-30)。 ![]() 三、左斧刃腳蹬踏步 (一)預備勢 雙腳并攏,腳尖朝前,直腿站立;兩臂自然下垂,雙入為掌,掌指朝下,掌心朝里;目視前方(圖3-2-31)。 ![]() (二)左斧刃腳 1.接前勢。右腳向右前方進一步;目視前方(圖3-2-32)。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掌隨著轉腰向左前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左前方,腕向拇指彎曲,掌指朝前,掌心朝左,高與胯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后方;同時,左腳尖勾起,腳尖朝左上方,腳掌朝前,直腿向右上方踢起,高與膝平;目視左腳(圖3-2-33)。 ![]() (三)左蹬踏 接前勢。左腳內旋,直腿向左后方擺動落地,成右登山勢。同時向右轉腰調膀,左掌變拳,隨著轉身向右前上方?jīng)_出,腕向拳背邊彎曲,拳面朝上。拳心朝前,高與鼻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右掌變拳,屈肘向上后方擺動到左肘下方,拳面朝左,拳心朝下,肘尖朝右;目視左拳(圖3-2-34)。 ![]() (四)右斧刃腳 1.接前勢。左腳向左前方進一步;目視前方(圖3-2-35)。 2.向右轉腰擰胯調膀;左拳變掌外旋,隨著轉腰向右下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右前方,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前,掌心朝右,高與胯平,肘部微屈,肘尖朝左下方;左拳內旋,向右后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右后則,腕向拳背邊彎曲, 拳面朝前,拳心朝下;同時,右腳腳尖勾起,腳尖朝右上方,腳掌朝前,直腿向左前方踢起,高與膝平;目視右腳(圖3-2-36)。 ![]() (五)右蹬踏 接前勢。右腳內旋,直腿向右后方擺動落地,成左登山勢。同時,向左轉腰調膀,右拳外旋,隨著轉腰向左前方?jīng)_出。腕向拳背邊彎曲,拳面朝上,拳心朝前,高與鼻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左掌變拳內旋,屈肘擺動到右肘下方,拳面朝右,拳心朝下,肘尖朝左;目視右拳(圖3-2-37)。 ![]() (六)左斧刃腳 1.接前勢。右腳向右前方進一步;目視前方(圖3-2-38)。 ![]()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拳變掌外旋,隨著轉腰向下、向左、向后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左方,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前,掌心朝左,高與腹平,肘部微屈,肘尖朝后下方;左拳向左后方劃弧,擺動到身體左后則,腕向拳背邊彎曲, 拳面朝前,拳心朝下;同時,左腳腳尖勾起,腳尖朝左前方,腳掌朝前,直腿向右前方踢起,高與膝平;目視右掌(圖3-2-39)。 (七)左蹬踏 接前勢。左腳內旋,直腿向左后擺動落地,變右登山步;同時,向右轉腰向右、向前、向上方?jīng)_出,腕向拳背邊彎曲,拳面朝下,拳心朝前,高與鼻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右掌變拳內旋,屈肘向后方上方擺動到左肘下方,拳面朝左,拳心朝下,肘尖朝右;目視左拳(圖3-2-40)。 ![]() (八) 收勢 左腳向前進一步,兩腳并攏,腳尖朝前,直腿站立;雙拳變掌,各自外旋,同時向下后方劃弧,擺動到兩胯外側,掌指朝下,掌心朝里;目視前方(圖3-2-41)。 ![]() 注;從圖3-2-32到圖3-2-40的動作,可重復做,重復的次數(shù)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決定,練完后如圖3-2-41那樣收勢即可。 |
|
來自: wym6225828 > 《梅花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