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國家一級藏書、北宋皇帝趙禎所著的《洪范政鑒》是如何流傳數(shù)百年仍完好保存的

 真友書屋 2019-10-20

宋朝皇帝治國講“文治”,故而皇帝也注重讀書。南宋諸帝中,高宗、孝宗愛讀書是出名的。高宗執(zhí)政時在宮中有損齋藏書室,他說過:朕居宮中,自有日課。早閱章疏,午后讀《春秋》《史記》,夜讀《尚書》,率以二鼓罷。尤好《左氏春秋》,每二十四日而讀一過?!睋?jù)載損齋內(nèi)貯經(jīng)史古書,摒去一切玩好之物。如此說來,高宗每天處理政務(wù)外,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讀書中度過的。

高宗的繼位者孝宗也愛讀書,特別喜歡讀唐詩,常命近侍找唐詩本子。近侍們手忙腳亂找來幾百首,差錯很多,有的錯得離譜,把令狐楚的詩誤作王維詩、把薛能的詩誤作曹鄴詩等等,這讓孝宗很不爽。此事為學(xué)士洪邁得知,就趕快編了本《萬首唐人絕句》進御送給孝宗。孝宗看了很高興,“賜茶一百銙,清馥香十一帖,熏香二十帖,金器一百兩”。孝宗定有什么什么齋的讀書處,我留意多年至今尚未找到。

南宋的第五代皇帝理宗也喜歡讀書,為此在紹定六年(1233)鳳凰山皇宮建造的新殿落成,就將這里作為他和臣子讀書、藏書、研究理學(xué)的地方,親自命名題寫“緝熙”二字作為殿名。現(xiàn)在人們常說“學(xué)者型官員”,理宗是決心當(dāng)個“學(xué)者型皇帝”的了。緝熙殿藏了許多書,其中就有《洪范政鑒》。經(jīng)過 883年(此本為淳熙十三年即 1186 年的內(nèi)府繕寫本)的時間汰洗,又經(jīng)過那么多的戰(zhàn)亂,這部書居然保存得好好的,確實是個異數(shù)。

《洪范政鑒》書影

《洪范政鑒》現(xiàn)在經(jīng)鑒定為國家一級甲等藏書。此書的版式為全書十二卷,每卷分上下,子卷為二十四,朱絲欄,左右細線,無邊欄,半葉九行,每行十七字。避宋諱至慎字(孝宗名諱),敦字不缺筆(光宗名諱),專家定為宋孝宗時重繕本,厚如梵夾,蝴蝶裝,共十二冊。說起這部《洪范政鑒》故事多多,約略如下。

尋尋覓覓,書歸緝熙

宋朝皇帝除了愛讀書、藏書外,有的皇帝還著書。這部《洪范政鑒》是北宋第四代皇帝趙禎(1023—1063在位)撰于康定元年(1040)的著作。人所共知,北宋“靖康之亂”,金兵破汴京(今河南開封)后,將北宋皇帝所藏金銀財寶、圖籍等盡數(shù)擄以北去,一些書籍文書檔案搬運時遭到人踏馬踐,損失甚多。這些殘余的典籍文書檔案因為金人其時對漢文化知之甚少,就作為戰(zhàn)利品分給了酋渠之家。得到的人也不知其價值,就堆在偏屋里任其發(fā)霉蟲蛀。后來洪邁的父親洪皓奉高宗命出使金國羈留十五年,當(dāng)起了金國貴族的家庭教師,看到這些典籍文書檔案就討要了一些回來,送交秘書省。

高宗建都杭州后,重建秘書省,搜羅藏書,通過各種渠道尋覓仁宗皇帝的著作《洪范政鑒》。一是因為此書是祖宗先皇的著作,為治國要道;二是從皇位和執(zhí)政的合法性來說,高宗千方百計尋覓此書,也是為了表明他是趙家皇朝的嫡系。但一直到他退位都沒有找到,孝宗繼位后繼續(xù)尋覓。到了淳熙十三年(1186)終于尋訪到一個稿本,就“令秘閣繕《洪范政鑒》一本進納”。這就是今天要說的淳熙重繕本,尋覓此書前后經(jīng)歷了五十八年。這部書按理應(yīng)藏在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9)重建的仁宗寶文閣里,可能理宗執(zhí)政后將之調(diào)閱藏在緝熙殿里,并且鈐上了“內(nèi)殿文璽”“御府圖書”和“緝熙殿書籍印”,這樣此書就成為南宋理宗緝熙殿藏書了。

 
 
 “內(nèi)殿文璽”“御府圖書”和“緝熙殿書籍印”

南宋國滅究可哀,典籍千里赴大都

南宋德祐三年(1276)恭宗向元投降,上傳國璽及降書,南宋滅亡。但元人對宋文化并未像金人那樣一味地搶掠破壞,而是加以保護。以下事實可證:“(元)使者入臨安府,封府庫,收史館、禮寺圖書及百司符印?!?/span>(《宋史》卷四七)《元史》卷九《世祖紀(jì)》還記下如下一些事:伯顏就遣宋內(nèi)侍王埜入宮,收集宋國袞冕、圭壁、符璽及宮中圖籍、寶玩……”“丁巳,命焦有直括宋秘書省禁書圖籍……”“三月丁卯……伯顏入臨安,遣郎中孟祺籍宋太廟四祖殿……及秘書省、國子監(jiān)、國史院、太常寺圖書、祭器等物?!?/span>這樣一來可說南宋皇宮、政府所有圖書皆在搜羅范圍之內(nèi),由兩浙宣撫使焦友直將所有宋宮物品包括圖書車載船運至大都。這還不夠,至元十五年(1278)元帝接受儒士許衡建言“遣使至杭州等處取在官書籍版刻至京師”。(同上《世祖紀(jì)》)這樣,包括《洪范政鑒》在內(nèi)的所有理宗緝熙殿的書也一起運到了大都。我相信后來脫脫修遼、金、宋三史定是充分利用了宋宮搜羅去的大批典籍史料。

徐達護書送金陵,成祖遷都復(fù)回京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也就是明洪武元年,大將軍徐達奉朱元璋之命攻克元大都,入城后不事殺戮,下令“封府庫,籍圖書寶物”,他將這些圖籍盡數(shù)運到金陵(今南京)?!睹魇贰に囄闹尽酚涊d“明太祖定元都,大將軍收圖籍致之南京”,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記載大將軍徐達“收其秘閣所藏圖書典籍盡解金陵”,這樣杭州宋宮緝熙殿的《洪范政鑒》又千里迢迢從北京回到了與杭州距離不遠的南京。史料上沒有具體提到《洪范政鑒》,但我此說是有根據(jù)的。圖一的右下有“大本堂書”一印,大本堂是朱元璋當(dāng)了皇帝以后在南京明宮中的讀書和藏書室。朱元璋是小沙彌、小叫花出身,沒讀過什么書,但他知道文化的重要,當(dāng)了皇帝后惡補文化,設(shè)立了藏書堂,還學(xué)文人雅士刻了藏書章,這本來是好事,但他識了幾個字,又疑神疑鬼大搞文字獄,禁書、改書、殺讀書人,這就不對了。

后來,明成祖朱棣奪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后遷都北京。永樂十八年(1420)北京皇宮建成,次年明成祖“詔修撰陳循取文淵閣一部至百部,各擇其一,得百柜,運致北京”(《明史》卷九六《藝文志》),《洪范政鑒》在此例,這就又從南京來到北京,藏在明宮的文淵閣內(nèi)?;氐奖本┑拇_證實此書曾有內(nèi)容收入《永樂大典》中,因為《永樂大典》的編纂是利用文淵閣藏書編纂的。

文淵閣中暫棲身,帝子皇孫入民間

明代晚期《洪范政鑒》流入民間,因此書有“海隅”一藏書?。ㄒ妶D二左下)。海隅何人不詳。此書最后的私人藏家傅增湘先生言,“又‘海隅’朱文印,則明人藏印也”。明代宮殿文淵閣藏書怎會流落民間?這里簡單介紹一下文淵閣藏書管理情況就能明白。

明后期嘉興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卷一中說:

 

 祖宗以來,藏書在文淵閣,大抵宋版居大半。其地既居邃密,又制度卑隘,窗牖昏闇,雖白晝亦須列炬,故抽閱甚難,但掌管俱屬之典籍。此輩皆貲郎幸進,雖不知書,而盜取以市利者實繁有徒,歷朝所去已強半。至正德十年乙亥,亦有訟言當(dāng)料理者,乃命中書胡熙、典籍劉祎、原管主事李繼先查對校理,繇是為繼先竊取其精者,所亡益多……至于今日則十失其八,更數(shù)十年,文淵閣當(dāng)化為結(jié)繩之世矣。

這段話加以簡化一下有兩層意思,一是文淵閣所藏書大多是宋版,十分珍貴,但貯書條件并不是很好,更要命的是那些管理書庫的中下級官吏并不懂書,也不愛書,而且不少是偷書的“書老鼠”。這些人進出書庫,偷幾本書夾在衣服里并非難事,所以到明中后期,文淵閣的書已經(jīng)被偷去了大半。二是到了正德十年(1515),有人建議藏書要整理一下,皇帝派了三人小組負責(zé)清理,其中一個成員是原書庫管理官李繼先,經(jīng)過清理,版本精的和完整的一一加以分類,這為李繼先這只“書老鼠”創(chuàng)造了條件,專偷那些版本好的。根據(jù)沈德符的估計,文淵閣藏書十失其八,他十分感慨地說,數(shù)十年后書要被偷光了,這個“書?!币蔀榻Y(jié)繩記事沒有書的原始時代了。

又來清宮進復(fù)出,民國傅氏贈國家

根據(jù)我的研究和判斷,后來《洪范政鑒》又在清宮里出現(xiàn)了。我估計也有兩種可能。一是清兵有個規(guī)定,凡在戰(zhàn)爭中收繳的古籍、字畫必須上繳不得截留。明末浙江嘉興有位收藏家項元汴,所藏書畫、宋版書,海內(nèi)稱得第一。據(jù)載清兵入嘉興后,他的所藏盡為千夫長汪六水掠去,大家以為都毀了,結(jié)果有相當(dāng)部分在清宮中出現(xiàn)了。第二是乾隆皇帝為編《四庫全書》,在全國大規(guī)模征書,可能于此時又重新流入清宮。我查過編纂《四庫全書》的檔案,因為沒有細目,查不到。只知清末此書在北京的盛昱之手。盛昱是光緒進士,歷官編修、侍講、侍讀、國子監(jiān)祭酒,他所任職都和書有關(guān)系,有人說他曾為光緒講過課,同光緒關(guān)系很好,可能是光緒賜給他的,但無確實的證據(jù),只是一種猜想。

盛昱愛藏書,家有郁華閣藏書樓。人稱所藏宋元古槧、名賢鈔校,琳瑯溢架,無慮萬簽。盛昱死后由其繼子善寶繼承全部藏書和家產(chǎn)。民國元年(1912)盛昱遺書散出,當(dāng)時海內(nèi)藏書家如湖州嘉業(yè)堂主人劉承干、杭州雙照樓主人吳昌綬以及其時藏園主人四川江油的傅增湘都有意這批珍藏,但最終為北京完顏景賢所得。時間又過去了十多年,直到 1928 年才為傅增湘所得。為購此書,他出售了珍藏的日本、朝鮮古刻書三篋,得巨金而議竟成。有了這部《洪范政鑒》加上舊藏的宋版《資治通鑒》,老先生一高興,就命名他的藏書樓為“雙鑒樓”以資紀(jì)念。

南宋杭州宋宮緝熙殿的《洪范政鑒》這部宋抄本經(jīng)歷了南宋、元、明、清、民國五個歷史時期,數(shù)百年南來北往,多次遷徙,中間只要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就早已化為云煙,世上再無這部書了。此書的完好存在,我想確有天意。尤為可敬的是傅增湘先生在 1949 年初病逝之前,命其子傅忠謨將之捐贈國家。如今此書安然地保存在國家圖書館,為杭州人民留下了一件南宋文化的重要物證。

圖片來源書籍

文章原名《<洪范政鑒>的前世今生》

作者系杭州市文史研究會顧問、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