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悠寶媽
前天,一位母親和我說她孩子非常害羞事。害怕和別人打招呼。每次讓他和別人打招呼,他都會閉上嘴,往后退,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父母看,就是死活不說。
這母親站在一邊,感到非常尷尬。她覺得自己孩子太沒教養(yǎng),于是忍不住責罵:“你這孩子怎么這么沒有禮貌……”
沒禮貌的孩子大家都不會喜歡。和鄰居和長輩從不打招呼。如果不高興,就會和大家大吵大鬧。在公共場合玩無賴…這種孩子卻非常讓父母顏面掃地,左鄰右舍的也經(jīng)常對這孩子翻白眼并暗暗的說這孩子“沒有家教”的話。
1、不愛打招呼是天生的嗎?
不怕生的孩子,一般都能根據(jù)家長的要求,用羞澀的聲音說“叔叔好”。然而,性格內(nèi)向、敏感。對陌生人很謹慎。如果他想對一個從未見過的陌生人表現(xiàn)出友好,他常常會在內(nèi)心經(jīng)歷痛苦的掙扎。
2、怕生是孩子的自我保護。
事實上,孩子對陌生人的膽怯和羞怯是天生的自我保護能力。你必須記住,孩子在五個月大之前可以被任何人抱著。
但在6個月大的時候,突然,除了母親(主要照顧者)之外,似乎誰抱他都是他仇人似的,他會轉(zhuǎn)過身來就哭了起來。
在幼兒時期,嬰兒天生就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通過這種能力,他們逐漸學(xué)會分辨和信任他人。
所以當孩子們遇到陌生人時,他們的本能就是反抗。
3、不要責怪孩子不打招呼。
我們以前也是孩子。被大人說“不禮貌”是一種恥辱和挫敗。嘴不甜;做不好,讓大人失望。這種感覺好比在公開場合被生生的揪出來一樣。
作為一個成年人,在公共場合被羞辱和羞辱是不是也不好受,所以不要把同樣的痛苦強加給孩子們。
很多媽媽會擔心。他們不能強迫孩子打招呼,也不能教他們不禮貌。尤其是剛上學(xué)的孩子來說,這是交新朋友的關(guān)鍵時刻。如何讓孩子學(xué)會主動、友好、禮貌地與人打招呼?
01
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充滿愛心的環(huán)境
所謂人性初善,不禮貌不是先天的修行,是純后天的。如果你的家人整天互相罵人,那就別指望你的孩子會有禮貌。
因此,你應(yīng)該為你的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列如,早晨起來,爸~媽~之間相互問早安,出門時在相互說再見。當媽媽要讓爸爸幫忙的時候,說請你幫我。做完后別忘了說謝謝。睡覺前互說晚安等等,然后引導(dǎo)孩子和親朋禮貌打招呼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模仿能力強、適應(yīng)能力強他們會逐漸變得有禮貌。
02
不要強迫你的孩子以原來的方式出禮貌
大人的概念就是見人要問好。不打招呼就是不禮貌嗎?
不!我們需要的不是赤裸裸的形式主義。例如,當孩子第一次見到某人時,他有點緊張,不想張嘴打招呼。然而,孩子們愿意點頭并互相揮手。
所以,所謂的形式并不重要,只要孩子能理解并用他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就行了。
03
如果孩子不禮貌,要及時糾正
如果孩子對某人罵臟話,父母必須告訴孩子這是不行的,并幫助他及時改掉這個壞毛病。
但是,管教孩子一定要背人,告訴孩子,你這種做法是不好的,會讓別人很難過,也會讓你失去朋友。記住不要大聲、嚴厲地責罵孩子,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責罵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失去面子和自尊。
04
提前告訴孩子們以后見面要有禮貌
如果你要帶孩子去赴約,你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例如,今天我們要到阿姨家。阿姨家里有爺爺、奶奶、阿姨和一個弟弟。你應(yīng)該對每個人都向長輩問好,和弟弟玩的時要愛弟弟,不要為了玩具而打架。這樣,當孩子們到達一個新的環(huán)境時,他就不會被蒙圈。
若是孩子忘了問好,大人和孩子不妨安排一些小密碼。如孩子不打招呼,媽媽可以輕拍孩子的肩膀提醒一下孩子。
每個父母都應(yīng)該正確地知道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性格遲鈍內(nèi)向,不要強迫他打招呼,這只會傷害他們的心理。
別擔心。你可以帶孩子出去散步,給他們提供與他人交流的機會。例如,讓他們?nèi)ベ徫飭柭贰V饾u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交往屬性。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會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
禮貌是對人的一種尊重,也是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讓孩子有禮貌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母親們必須以身作則,堅定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