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chuàng),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和分享”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社會的未來,是家庭的核心,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全家人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每一個家庭都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希望孩子健康成長,期待孩子能有出息,全家上下都把最深的愛給了孩子。 然而,在孩子的撫養(yǎng)和教育問題上,相信大部分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爭議。 例如,孩子出生后是吃母乳還是奶粉?多大給孩子斷奶?是用尿布還是尿不濕?多大給孩子戒尿不濕?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對孩子的成長發(fā)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把握好時機和方式,就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孩子到了這個時候,就該“告別”尿不濕了就穿尿不濕而言,相信很多家長就存在過爭議。 一般老人都建議給孩子用尿布,她們覺得尿布經(jīng)濟實惠,吸水性和透氣性都比較好。 而大部分年輕人則認為尿布用起來比較麻煩,孩子尿的比較頻繁,尿布需要不停的洗,而且也不是很衛(wèi)生。 小張家就是這樣的情況,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婆婆就跟小張就尿布和尿不濕的問題產(chǎn)生了爭執(zhí),最后還是聽了小張的安排,給孩子使用了尿不濕。 一開始婆婆還心有不甘,覺得還是自己的尿布比較好,但后來用著用著發(fā)現(xiàn),尿不濕確實不錯,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悶熱不透氣,而且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省去了洗尿布的辛苦,婆婆也開始樂此不疲的給孩子用上了尿不濕。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小張的婆婆又開始惦記上給孩子把尿,每天定時定點的把孩子抱起來把尿。 婆婆說,把尿是為了幫助孩子盡早戒掉尿不濕,養(yǎng)成獨立大小便的習慣,對于婆婆的振振有詞,小張也非常苦惱。 因為作為新手媽媽的她也不清楚究竟什么時候該給孩子戒掉尿不濕,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幫助孩子養(yǎng)成獨立大小便的習慣。 那么孩子在多大的時候,才是戒掉尿不濕的黃金時期呢?由于每個孩子的自身條件不同,發(fā)育的情況也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兒童在12-24個月之間的階段,括約肌開始逐漸發(fā)育成熟。 所謂的括約肌,就是人們控制排泄的肌肉,也就是說,孩子們平均在18個月的時候括約肌逐漸開始成熟。 所以練習孩子獨立大小便的黃金時期,就應該在18個月左右,從孩子18個月開始逐漸練習,掌握正確的方法,在孩子配合的情況下,2歲就可以徹底告別尿不濕了。 家長們也可以根據(jù)自己寶貝的自身情況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時間,或早或晚,但是盡量不要超過兩個月。 因為過早或過晚的讓孩子戒掉尿不濕,對孩子來說也會產(chǎn)生很多不利的影響。 1)過早戒掉尿不濕,孩子容易傷腎 在孩子的括約肌還沒有發(fā)育成熟的時候,孩子對于憋尿是美譽自主意識的,所以常常免不了會尿褲子。 大部分家長在鍛煉孩子獨立如廁的階段,發(fā)現(xiàn)孩子尿褲子都會加以批評,長此以往孩子會努力憋尿,長時間就會傷腎。 2)過早戒掉尿不濕,孩子容易尿路感染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戒尿不濕的時候,為了防止孩子尿褲子,一般都會選擇給孩子穿開襠褲。 這樣把孩子的泌尿系統(tǒng)直接暴露出來長時間與外界的細菌接觸,很容易造成尿路感染。 3)過晚戒掉尿不濕,影響孩子骨骼發(fā)育 孩子小的時候穿尿不濕很正常,等到長大之后,隨著尿量增多,尿不濕會變成很大一坨,妨礙孩子行走。 為了避免腿部的摩擦,孩子只能本能的雙腿分開走路,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孩子骨骼的發(fā)育。 4)過晚戒掉尿不濕,影響孩子排泄練習 孩子的括約肌成熟期也是排泄的敏感期,所以如果家長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對孩子進行如廁練習,孩子的排泄敏感期就過去了。 過了這個時期,孩子的自主意識就會變得很薄弱,及時有便意也不主動排泄。 由此可見,過早或過晚的給孩子戒掉尿不濕,對于孩子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好時間。 |
|
來自: 我心……飛翔 > 《青少年教育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