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時上學”從建立“任務意識”開始。 源于幼兒園與小學教育出現(xiàn)的“行為規(guī)范的斷層”:培養(yǎng)孩子建立時間觀念,是幼小銜接一個非常重要的銜接環(huán)節(jié)。 第壹階教育基礎理論(一) 下面介紹的幾個類型的“清晨計劃”,可以適應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長們不妨試一試。 1.“一目了然”型清晨計劃 有時候,你會覺得,為什么這么簡單的幾件事,還是要做成 “提醒板” ?但你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小孩是一種注意力會被無窮新鮮事拉走的“動物”,也許上完廁所就被窗邊的鳥兒吸引過去了,所以用這樣的方式建立順序感、節(jié)奏感,的確會很有效。 這個。 比如,下面計劃一看就是給女孩做的“早晨計劃”,勝在簡單,有圖片,字體顏色好看清晰,可以貼在孩子床邊,是不是一目了然?
*下面這種,還留有兩個可以活動的位置,表明今天是星期幾,是上學日,還是在家日。
2.Check List 型早晨計劃 這種計劃比就更進一步了,有完成打勾的功能。一開始的時候,完成任務,就打一個勾,打勾會給孩子成就感。不過這樣的設計,需要每天打印一張新的計劃,有點浪費紙張。 這樣的表格可以用一周,算是一種改良。 當然,還可以想點新方法,可以反復用同一張計劃紙。右邊的綠色笑臉圓圈,是一種可多次使用的小粘紙。
這個也很好玩,做完了,就翻上去,黑色部分可以互相黏著,也可以輕易拉開復原。 這種利用磁鐵的設計也很不錯,家里有兩個孩子,這樣對比一下,也能起到讓孩子們互相激勵的作用。 第壹階教育給家長和孩子建議的:時間表型清晨計劃。 6:15 起床 6:20 整理床鋪(現(xiàn)在孩子自己鋪床的可不多) 6:30 刷牙洗臉 6:35 扎辮子(女孩) 6:40 早餐 7:10 換衣服,去上學 家長看看,是不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孩子就不會遲到了。 *特別提示: 1.家長可根據(jù)距離學校遠近,調(diào)整時間; 2.制作時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進來; 3.要考慮不同能力和不同性格的孩子使用哪種形式; 4.可以和老師共同配合,幫助孩子養(yǎng)成“按時上學”的好習慣; 5.最重要的:家長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堅持。 看看哪位家長和孩子能把這個時間表做的更漂亮,更有趣,能鼓勵孩子參與到其中哦! 養(yǎng)成不遲到的好習慣,行動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