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因其母亡故,因賈母十分記掛,想接來疼愛疼愛。于是,黛玉拋父進了賈母的懷抱。來了后,賈母見她帶的人不多,一個是滿身孩子氣的雪雁,一個是老得早拋棄了青春氣息老媽子,料她們不太中用,于是把身邊的鸚哥指給了黛玉。 從此賈府再無鸚哥之名,紫鵑之名開始回蕩在大家的耳朵里,而且又是黛玉的丫鬟,就認為是黛玉把鸚哥的名字改成了紫鵑。確實如此,原因很簡單,黛玉身邊數(shù)得過來的,也只有這幾個人,所以確定是同一個人。 《紅樓夢》里,曹公給主子身邊比較重要的丫鬟取名字,都是花了心思的,賦予了一些內(nèi)涵,基本都合了主子的某個特質(zhì)。如迎春愛下棋,她首席丫鬟的名字就與其有關(guān),叫司棋。探春愛書,她的丫鬟就有一個叫侍書的。惜春能畫畫,丫鬟堆里就有一個叫入畫的。 這大概是曹雪芹為了突出人物的特點,有意為之。他將寶玉的大丫鬟襲人,做了重點介紹,襲人和鸚哥一樣,都是賈母之婢,原名珍珠,后來給了寶貝。寶玉知其本姓花,又見古詩上有“花氣襲人”的句子,就回了賈母,將其更名襲人。寶玉為什么要改呢?因為他特別喜歡香味,估計都到了“聞香識女人”的層次了吧。 雖然黛玉進賈府之初,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走一步路,怕不對,被恥笑了他去。從她進府后,一直養(yǎng)了個鸚鵡,到了看到林黛玉就條件反射,模仿她的語氣背“儂今葬花知是我,他年葬我知是誰”的詩句了,比那只會來也說“萬?!保ヒ舱f“萬?!暗柠W鵡強了多少倍。把個鸚鵡培都養(yǎng)成精了,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她應(yīng)該很早就開始養(yǎng)了。鸚哥突然來了,也許是黛玉覺得把人和鳥叫一個名,不尊重鸚哥,況且她又來自于賈府身邊,應(yīng)該也比照了寶玉的模式,給鸚哥改了紫鵑這個名兒。 那為什么叫紫鵑呢?紫鵑,也叫杜鵑、杜宇,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杜鵑代表著一個悲的象征,“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杜鵑啼血是一個典故,是為凄苦哀婉之意而常被引用。相傳,古有杜鵑鳥,哀鳴而咳血,染紅了遍山花朵,因此得名。 用這種花襯托林黛玉,再好不過了。林黛玉是個美人胚子,到寶玉身邊,原本就是用動情的眼淚來報恩的,和杜鵑花完美契合。加之,杜鵑花開后,再長葉子的。 還沒有長大成熟,林黛玉的眼淚就流干了,花樣年華就這樣逝去,是不是有些“頭發(fā)先白人未老”的憂傷呢?曹雪芹取的這個名,就是預(yù)示黛玉的命運和杜鵑花一樣,早盛先敗吧。 |
|
來自: tyjtsg > 《紅學(xué)百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