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里佛儒道三教文化里對“水”都極為推崇,儒家孔子說水有其性德,故有智者樂水?!兜赖陆洝犯侵该髁恕吧仙迫羲钡木?,也闡述了水有“七善”的智慧性德。佛教更是講了水的八種殊勝的功德:澄凈、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餓、長養(yǎng)諸根。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成語,喻意潤萬物于無形,千柔百轉,與世無爭,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閑庭信步,是人生修身養(yǎng)性的最高境界。古往今來許多先賢都信奉“上善若水”的箴言,也衍生出“智者樂水”的另外一句名言。 水乃生命之源泉,任何生物和植物都離不開水的滋潤。 上善若人,人的品格應當像水一樣,做事行云流水,靜止于水,人的最高境界像水一樣,能屈能伸。上善若水,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tài),就象流水一般。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能用包容的態(tài)度去理解人,寬容人,卻又不強求別人做什么,不強求別人理解自己。喜怒哀樂不困于心,大起大落波瀾不驚。 水性綿綿,能至善至柔。微則無聲,與人無爭,且容納萬物。它使萬物能得到利益,不與萬物爭功也不發(fā)生沖突,人生之道莫過于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