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聽說過中間商賺差價,但是你一定沒有聽說過一個國家做中間商賺差價的吧。自杞國是南宋時期滇東、黔西南地區(qū)的一個以"烏蠻"為主體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1100年,自杞建立,至1260年為蒙古所滅,最鼎盛時其疆域北至曲靖,南達紅河,西抵昆明,東到廣西紅水河。不過大家一般都沒有在南宋地圖上見過這個國家,因為它是宋的附屬國,一般畫地圖直接給畫到宋的疆域里面去了。 自杞國復原圖 自杞國是由彝族先民東彝烏蠻阿廬部落中的彌勒、師宗二部建立的。烏蠻人長期以來生活在云貴一帶,名義上是臣服于中原王朝,但山高皇帝遠,也不怎么能管得著,于是他們逐漸從中原王朝脫離出來。后來,這一帶發(fā)生動亂,烏蠻各部另起爐灶,一些小國建立起來,其中一個小國在北宋時期演變成了自杞國。 國家剛剛建起來的時候,國家比較弱,于是主動向宋朝示好,成了宋朝的一個藩屬。在大哥宋朝的庇護下,這個小國慢慢壯大起來,收拾了周圍許多其它烏蠻人的部落和小國后,地盤越打越大,逐漸形成了大致南北狹長的國土形狀,直接把云南大理國和宋王朝隔開了,為后來當中間商賺差價奠定了基礎。而后來靖康之變的發(fā)生,更是為當中間商提供了契機。 南宋疆域圖 機會來了,1127年,靖康之變,金朝占了黃河流域。金朝女真人的騎兵很厲害,幾乎所向無敵。打的宋朝毫無還手之力,搞得丟城失地.。宋朝想要繼續(xù)和金朝打下去,就必須得有足夠多、足夠好的戰(zhàn)馬。宋朝境內(nèi)產(chǎn)的良馬本來就不多,北方的土地全丟了,淮南湖北一帶產(chǎn)的劣馬又不中用,那么哪里還有戰(zhàn)馬可尋呢?大理國。大理國往西,可以經(jīng)緬甸、印度與中亞相通,而眾所周知,中亞是產(chǎn)良馬的地方。所以,大理國不僅有馬,而且馬種甚至比金朝人騎的蒙古馬還要好。于是宋朝就去找大理國買馬。去大理國買馬這任務,交給了邕州的官吏??墒?,邕州人一聽就不爽了,提起大理談之色變。古時候邕州往西的道路特別難走,到處都是崇山峻嶺,羊腸小道,煙瘴遍地,就跟今天讓你去熱帶雨林一樣,所以去一趟大理國不死也要掉三層皮。邕州人心里叫著苦、罵著街、硬著頭皮往西走,穿過自杞國的地盤去大理國買馬。就這么幾次之后,自杞國找上門來了。他們對邕州人說,你們其實不用那么辛苦,我們也有馬,質(zhì)量絕對不比大理國的差,找我們買吧。邕州人一看,樂了,自杞人的馬果然是好馬,于是便很開心地從自杞買馬,不再去大理國了。 其實,自杞國境內(nèi)那深山老林,根本就不產(chǎn)馬。他們的那些馬就是大理國的馬。他們看準了商機,從大理國買馬,再抬點價賣給宋朝人,賺取中間的差價。宋朝人是真不愿意去大理國那種化外之地,因此也就接受了抬價。由于宋朝和金朝戰(zhàn)事不斷,戰(zhàn)馬的消耗量很大,因此宋朝人買馬的量也很大,自杞國于是幾乎全國都開始販馬,成了宋朝和大理國之間的中間商,這個偏僻小國很快就富了起來。不光是自杞國,旁邊還有幾個烏蠻小國比如阿僰國、羅殿國、羅氏鬼國等(當時宋朝統(tǒng)稱他們?yōu)殓咄庵T藩或西南夷),看見了甜頭,都開始販馬。羅殿國位于自杞國東側,距離邕州其實更近,因此搶了自杞國的生意,結果被自杞國發(fā)兵揍了一頓,后來這兩個小國長期互掐,就是為了馬市。再后來,自杞國甚至等不及宋朝人找上門來買馬了,而是每年都趕著馬到宋朝境內(nèi)去推銷,甚至出現(xiàn)了堵著邕州的城門強買強賣的景象。這就是歷史記載的:自杞等"每冬以馬叩邊"。大理馬輸入內(nèi)陸的總額也越來越大,據(jù)《玉?!肪?49《紹興牧馬監(jiān)》記載:邕州置馬司后,自是歲得千匹。紹興十一年(1141年)達"二千四百五十匹"。又據(jù)李興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18"廣馬條"記載,淳熙二年(1175年),竟達"六十綱"(每綱五十匹)。宋王朝用于博馬之商品有黃金、錦、鹽、繒及各種綾羅綢緞,于是"朝廷南方馬政專在邕,邊方珍異多聚邕矣。" 自杞販馬致富了,可以說是以貿(mào)易立國,以戰(zhàn)馬經(jīng)濟立國。就在這短短的百余年中,通過戰(zhàn)馬貿(mào)易,自杞勢力已超出羅殿之上,一躍而起成為西南地區(qū)僅次于大理國的最重要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范成大自乾道九年(1173年)三月赴廣西任,至淳熙二年(1175年)正月離任赴四川,在其任前后,正是自杞勢力發(fā)展至極之時。正如范成大所說:"自杞本小蠻,尤兇狡嗜利,其賣馬于橫山,少拂意,即拔刃向人,亦嘗有所殺傷。邕管亦殺數(shù)蠻以相當,事乃已。"由于自杞國販馬國家強大了,開始膨脹了,甚至在淳熙四年(1177年),自杞一個叫必程酋長首領 "持其國書"到邕州與宋地方官員交涉,同時提出"請以乾貞"為年號,這實際上是要求南宋政府承認其獨立地位,想和大哥平起平坐了。 在淳熙三年的一次沖突中,宋與自杞雙方均有所殺傷。權知邕州吳儆與自杞酋領兵庭相見時對自杞嚴厲斥責并威脅說:”汝國本一小聚落,只因朝廷許汝歲來市馬,今三十余年,每年所得銀錦二十余萬,汝國以此致富。若忘朝廷厚恩,輒敢妄有需求,定當申奏朝廷,絕汝來年賣馬之路?!?自杞一聽這話腦門兒一拍,對呀,有道理啊,宋朝這個大腿丟不得,也惹不起,衣食父母不敢不從啊,于是老實了。 蒙古滅宋攻勢圖 這個小國,后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反而還成了宋朝的擋箭牌。1253年,蒙古滅大理國,對宋朝形成了半包圍,蒙軍開始從西側進攻宋朝,作為宋朝附庸的自杞國,首先擋在了蒙古人的面前。照理說,像自杞國這種組織松散的蕞爾小國,應該會很輕松地被蒙古拿下,結果,蒙古被自杞國擋在云南整整六年,直到1259年才滅掉自杞,也許是因為民族民風剽悍驍勇善戰(zhàn)又或者和蒙古騎兵在山區(qū)施展不開拳腳有關吧。而就在亡國前,自杞國的末代國君還在給宋朝報告軍情。雖然最終沒能改變蒙宋戰(zhàn)爭的結局,但自杞國也是盡了全力,起到了遠超預期的作用,報答了宋朝這么多年來在馬市上給它的恩惠,這筆買賣也算不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