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想象我所說的是司母戊鼎、大克鼎等,但絕對不是,廟堂有廟堂之高,江湖有江湖之遠(yuǎn),縱橫江湖數(shù)十年,今天我們細(xì)品你必須知道的十五件青銅鼎 ,回顧拍賣市場上頂級的青銅鼎。青銅器自帶王者回歸的氣勢。 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青銅器,三或四足,兩耳,通??逃芯?xì)的紋飾。鼎最初是一種炊具,后來因用于烹飪祭祀給神的犧牲,而上升為禮器,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quán)力的象征,列鼎的數(shù)目在周朝時是代表著不同的身份等級。列鼎通常為單數(shù)。據(jù)文獻(xiàn)及考古發(fā)現(xiàn)九鼎應(yīng)為諸侯之制,七、五鼎為卿大夫,三、一鼎為士級。 古藏社查找所有大拍賣行的青銅重器,整理出近幾年拍賣市場中的青銅鼎,按拍賣價格排序,呈現(xiàn)給大家最為精彩的國之瑰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收藏的朋友可以關(guān)注我們,持續(xù)為大家?guī)砀嗟木省?/p> 商末/西周早期 青銅天黽父庚方鼎 2×25.5cm 估價:400,000-600,000 GBP 成交價:2,389,000 GBP (含買家傭金) 來源 倫敦蘇富比 拍賣日期:2015-05-13 銘文:己亥?(揚)見事于彭車吊(叔)商(賞)?(揚)馬用作父庚尊彝天黽 商晚期 獸面紋天黽己方鼎 高21.2cm;寬17.8cm 估價:7,500,000-8,500,000 HKD 成交價:16,10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來源:保利香港 拍賣日期:2018-04-02 款識:(天黽)己 此鼎方口折唇,雙立耳略微外侈,直壁平腹,四棱和四壁正中出戟,戟上有齒。下承四圓柱狀足,瘦而有力。雙耳外側(cè)飾鳥目紋,填以雷紋。鼎身四面飾以相同的紋樣組合,即以正中出戟為中軸,上部對稱飾兩對鳳鳥紋,下部以出戟為鼻,飾獸面紋一面。獸角和身分離,為商代晚期及早期之風(fēng)格。獸面紋之上再飾陰紋竊曲紋,其上鳳鳥紋亦復(fù)如是,陰陽相間,儼然立體。主體紋飾之外,再以雷紋填地,雷紋線條極為均勻勁道,分布密而不亂,以當(dāng)時注模翻印技術(shù)來看,可謂耗時耗工之雕琢。四足飾陰線簡化之蟬紋。此鼎身被淺銹,發(fā)色青綠,銅質(zhì)精實,金中泛灰。整器棱角分明,紋飾鑄造細(xì)致傳神。鼎內(nèi)壁鑄銘文:己,以常見的金文釋讀方法來看天黽為氏族名,近人又常釋為天黿,「己」為謚號。有天黽銘文的器物歷代雖皆有記載,但有出土地可查的僅有兩件,一件出土于殷墟的商晚期青銅爵,見《1987年秋安陽梅園莊南地殷墓的發(fā)掘》,圖八:5,《考古》,1991年第二期;一件出土于陜西干縣,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西周獻(xiàn)侯鼎,銘文記載成王在宗周行賞獻(xiàn)侯之事,見游國慶,《吉金耀采—院藏歷代銅器》,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5年。天黿二字亦見于《國語·周語下》:「王曰:『七律者何?』對曰:『昔武王伐殷??星在天黿。??我姬氏出自天黿??』」,此處又做方位解,指代齊地。郭沫若及之后的學(xué)者一度認(rèn)為天黿及軒轅,1980年代于省吾將此銘文釋為天黽,其論述十分精辟,此處從其說,見于省悟,《釋黽》,載于《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存世天黽器制作皆精美大氣,不論如何隸定銘文,此族在商末之西周早期頗為顯赫當(dāng)為學(xué)者的共識。綜上,天黽族是一個源遠(yuǎn)流長,綿延數(shù)百年,在商周兩代都具有較大政治影響力的國族。天黽己方鼎為該族青銅禮器又增添了新的一員,再者此鼎鑄造規(guī)整精良,紋飾精美華麗且立體感極強,實為商代晚期青銅方鼎中出類拔萃的精品,有極高的歷史價。 西周晚期 青銅龍紋鼎 高53.5cm;寬48cm 估價:5,000,000-5,500,000 HKD 成交價:10,35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來源:保利香港 拍賣日期:2018-04-02 此鼎圓唇略微翻折,兩側(cè)唇沿上鑄紐繩狀方耳。鼎身上闊下窄,腹壁由是微鼓而向下緩收。底部下鑄三足,足為半空心,足壁較厚,內(nèi)壁尚余范土。外壁上半部分出扉棱,兩側(cè)鑄獸耳目,組成獸面紋,獸面紋下起兩匝弦紋。鼎身口沿之下飾幾何狀抽象龍紋,龍作回首狀,尾爪呈銳利三角形,數(shù)組首尾相連組成環(huán)帶繞鼎一周。龍紋帶飾之下起一匝粗棱,余無他飾。此鼎體量巨大,而體態(tài)輕盈,龍紋帶飾亦頗少見。此鼎形制、紋飾與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南宮柳鼎近同,唯耳部、腹部、足部略有差異,南宮柳鼎時代為西周晚期偏早時器。與此鼎形制相同或相近的半球形腹、蹄形足的圓鼎主要流行于西周中晚期;另外,頸部所飾身體呈三角形的夔紋同樣也流行于西周中晚期。綜上,這件夔紋鼎的時代當(dāng)在西周中晚期。這件夔紋鼎體量較大,器形規(guī)整,整器莊嚴(yán)而厚重,具有重器之氣;其形制、紋飾時代特徵明顯,是西周中晚期青銅器中的精品。 西周 獸面紋方鼎 高24.5cm 估價:7,000,000-8,000,000 HKD 成交價:8,85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匡時香港 拍賣日期:2017-10-02 參閱:中國青銅器全集(西周1)說明:方鼎四壁面均飾曲折角獸紋,內(nèi)有銘文25字(其中合2),隹(唯)三月王才(在)成(周),(誕),珷(武王),(裸),自(郊),咸,王易(钖),(德)貝廿朋,用乍(作)寶(尊)彝。銘文上的蒿即是鎬,現(xiàn)今陜西安附近,周武王滅商后在此建都。成周在現(xiàn)今洛陽附近,武王的繼任者成詔令召公和周再此建立東都,從而加強對東部地區(qū)的統(tǒng)治。這段銘文不僅證實了獻(xiàn)記載,還彌補了記載的不足。方鼎鑄銘文超過二十字的極為少有,此內(nèi)壁25字紀(jì)事銘文實屬罕見,紋飾布置清晰規(guī)整鑄造及打磨工藝均是上乘方鼎皮殼銹色呈現(xiàn)西瓜綠色,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保存得極好的精品是這么多年來各大甩賣行從未有過的,目前為止拍賣過最多銘文的方鼎是2015年蘇富比于倫敦的那場拍賣,內(nèi)鑄有超過二十字銘文,時至現(xiàn)在再沒有出現(xiàn)過像此鼎如此多銘文鑄字的方鼎。此件青銅方鼎原為一對,另一件現(xiàn)存于上海博物館,成為鎮(zhèn)館之寶之一,中國青銅器全集 (西周1)的封面圖案就是上海博物館所藏的另一件方鼎。 商晚期 告田鼎 高21.6cm;寬16.4cm 估價:5,800,000-8,000,000 HKD 成交價:7,67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保利香港 拍賣日期:2015-10-06 銘文:「告田」鼎為立耳,方唇,直腹,三柱足。周身滿布雷紋錦地,腹部飾大獸面紋,兩只眼睛圓鼓,身體與獸面相連卷曲向后,身體下方有一獨立卷曲的足。獸面之上還有一龍紋裝飾。此鼎紋飾華美,工藝精利。鼎內(nèi)銘文「告田」二字?!父妗箲?yīng)是族號,目前已知告族青銅器至少有四十余件。路國權(quán)曾做過系統(tǒng)研究 他認(rèn)為「在告組青銅器群內(nèi)部。又可劃分為以告依次擔(dān)任過官職名稱(「冊」、「寧」、「永」、「正」、「亞」、「田」)命名的六個組,這六組銅器整體年代相對集中,但又可以根據(jù)管制的次序去別處相對早晚關(guān)系?!鼓壳坝忻鞔_出土地址的告族青銅器皆出自安陽地區(qū),銅器本身又反映出告族地位很高,看來一定與殷商王室有著重要的關(guān)系。告字在西周金文中不見,也許被周人所滅。告田之田通甸,也就是《尚書·酒誥》中所述「侯、甸、男、衛(wèi)、邦伯」的稱謂。大多數(shù)學(xué)者認(rèn)同田是一種官職的稱謂,主要承擔(dān)為王治田的工作。同時在甲骨文中可見田也有武裝,已經(jīng)作為商王征伐方國時所倚的力量。有些學(xué)者認(rèn)為「田」已經(jīng)屬于諸侯了。但是裘錫圭的研究似乎更客觀而全面。他認(rèn)為「根據(jù)甲骨卜辭和古書的訓(xùn)詁,大體上可以肯定「侯、甸、男、衛(wèi)」這幾種諸侯名稱,都是由職官名稱演變而成的。侯的本職是為王斥候,甸的本職是為王治田,衛(wèi)的本職是為王捍衛(wèi)。「男」本作「任」,其本職是為王任事,職務(wù)范圍大概不如其余三者明確。第一批具有諸侯性質(zhì)的侯、甸、男、衛(wèi),是分別由相應(yīng)的職官經(jīng)歷了一個發(fā)展過程而形成的。中央王朝應(yīng)該是在承認(rèn)了這種由職官發(fā)展而成的諸侯以后,才開始用「侯、甸、男、衛(wèi)」等稱號來封建諸侯,并把這些稱號授予某些臣屬方國的君主的。」這件商代晚期,很可能出土于殷墟的青銅鼎,其精湛的藝術(shù)魅力背后還隱藏著其所有者顯赫重要的地位。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商晚期 青銅共父乙鼎 高26.7cm 估價:6,000,000-8,000,000 HKD 成交價:7,552,000 HKD (含買家傭金) 來源:保利香港 拍賣日期:2018-04-02 銘 文:共父乙 來源:奧地利著名收藏家、建筑師Julius Eberhardt(1936-2012年)舊藏說明:此件青銅鼎厚唇口,上有對稱立耳??谘叵露淌i,腹部圓鼓下收,相對較淺,底接三柱足,是商代晚期鼎之造型,屬殷墟四期。鼎腹?jié)M工裝飾,以典型的三層花技法而成。紋樣橫向由鼎的六個扉棱間隔,縱向上下兩分。上層紋飾主紋作彎角鳥紋,兩者一組,以扉棱為軸,對稱排列。鳥紋凸出眼睛,前喙下勾,彎角是其特征:角向身后,根部足,尖部彎曲而上。彎角鳥紋在商末周初盛行一時。下層以三個外卷角獸面紋作主紋,三條扉棱為鼻基線,三條為獸面分割線。獸面雙目凸出,輪廓完整,內(nèi)有陰線繪出瞳孔、耳、口、角等。獸面紋和鳥紋之外皆以細(xì)密的云雷紋填充,形成突出器表的浮雕效果,層次鮮明,猙獰凌厲。鼎的三足一周,陰線呈倒三角的蟬紋。這種蟬紋沒有羽翅,是處于復(fù)育階段的幼蟲,在商末周初,常作為輔助圖案裝飾。鼎內(nèi)壁有銘文共父乙三字,為共氏為祭祀父乙之器,屬祭辭。祭辭有簡式和繁式之別,簡式僅有被祭對象,如父甲、祖丁等。繁式則有祭祀者族名、私名、官名、祭祀對象甚至器名,如戈父乙、小臣作父乙寶彝等,此件屬繁式祭辭。1978年陜西鳳翔長青鎮(zhèn)出土共父乙甗,亦為商末周初器,與此件銘文相同,乃一主之器,可作參照。 商 青銅龍紋方鼎 高21.2cm;寬17.8cm 估價:3,500,000-5,000,000 HKD 成交價:7,08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來源:保利香港 拍賣日期:2017-04-04 銘文:舟 此鼎方唇外折,兩側(cè)鑄雙立耳,直腹下收,四棱出戟,平底下承四圓柱形足??谘叵嘛楇p身龍紋,龍首呈靈芝形,龍身飾菱形紋飾。龍身上下曲折,尖尾上卷,龍身彎折處飾圓形六點紋飾,頗為少見。余部填以雷紋。鼎身正中一塊長方形區(qū)域光素?zé)o紋,左右下三面飾以乳釘,乳丁做三排。此鼎四面皆以此為飾。四足上半段,飾高浮雕獸面紋,紋樣源自牛首。獸目突出如乳丁,瞳孔下陷。獸面之上再鏨刻陰線紋樣。此類方鼎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西周早期之后便是圓鼎為大宗。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藏有一件相似的龍紋乳丁方鼎可以作為參考,見杉村勇造,《中國古銅器》,昭和四十一年,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 圖版84。出光所藏龍紋方鼎,尺寸、形制、裝飾和此件幾乎一樣,惟高出兩公分。陳夢家所著《 殷周青銅器分類圖錄下》著錄另一件龍紋乳丁方鼎亦可作為參考,見松丸道雄改編《殷周青銅器分類圖錄下》,1977 年,汲古書院,圖版A72·1·2·3。來源:1.日本藏家舊藏2.日本東京中央,2015年9月3日,編號0325。 商晚期 青銅小臣軎方鼎 高22.5cm;寬17.7cm;長13.5cm 估價:6,000,000-8,000,000 HKD 成交價:7,08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來源:保利香港 拍賣日期:2016-10-04 銘文:中小臣軎? 此鼎方唇外折,雙耳里于口沿兩側(cè),略微外翻。鼎身斜直,四壁平整,四棱及四面正中出戟。鼎口沿之下飾鳳鳥紋兩組,以出戟為中軸線對稱。鳳鳥紋之下鑄饕餮紋一組,鳳鳥及饕餮表面再飾以陰線,是以浮雕層次更為豐富。鳳鳥紋和饕餮紋之下以雷紋填地,鑄工細(xì)密。平底,下接四圓柱足,足身飾陰刻蟬紋。器表發(fā)綠銹,間露黑銹,古意穆然。這一器形和裝飾風(fēng)格延續(xù)自商代晚期,可參見安陽戚家莊東出土的「爰方鼎」,見《中國青銅器全集卷二》,編號43及50。商代卜辭和西周早期的銅器上都出現(xiàn)過不少有「小臣」銘文,根據(jù)學(xué)者的研究商王朝在內(nèi)服方面,主要從后備人員中選拔商王朝的重要官員,可能與「臣扈」、「臣沚」等商王朝的重臣相比還處于成長和訓(xùn)練階段,故被稱為「小臣」。這批后備人員有的來自外國族,有的是商王子嗣,還有的是女性。他們擔(dān)任的職務(wù)各不相同,商人往往在?小臣?上加上他們所擔(dān)任的職務(wù)或所來自的國族來區(qū)分他們。在外服方面,商王朝常從內(nèi)服小臣中挑選成員回他們所來自的國族擔(dān)任軍事首領(lǐng)。通過內(nèi)服小臣訓(xùn)練外服軍事首領(lǐng)是商朝控制方國的手段之一,見王進(jìn)鋒 《殷商時期的小臣》,2014年,《古代文明》。《說文解字注》:「中,內(nèi)也……內(nèi)者、入也。入者、內(nèi)也。然則中者、別于外之辭也?!褂袑W(xué)者認(rèn)為,「小臣」是指那些服侍于本宗族的異性宗族成員,和商周王室喜歡自稱的「大邑」、「大邦」相對,見周言,《釋「小臣」》,《華夏考古》,2000年第3期,頁104。然而,目前出土的帶「中」字銘文器物并無作為內(nèi)臣的例子,倒是有數(shù)件作為人名的先例,時間集中在西周早期。如中作且癸鼎(《集成》:圖一),《金石錄》所錄的(圖二)和陜西省岐山縣出土的一件中簋(圖三)。這幾件銘文中的「中」字與此件十分相似,其中中作且癸鼎之「中」更是如出一轍。所以此件拍品的「中」當(dāng)作族名解?!感〕肌怪蟮摹戈Α?,除此件外,目前僅見于西周早期的■鼎(圖四),乃是軎吊(叔)賞賜之后,氏所作之器?!墩f文》:「軎,車軸端也。從車,象形。」 「軎」本意僅為車軸部件而已,因為缺少其他銘文實例佐證,姑且將「軎」釋為官名,或許是專司車馬之職位。綜上所述,「中小臣軎?」可以理解為,在中族司車馬的內(nèi)臣所作之鼎。 商晚期 青銅口龍紋扁足鼎 高27.5cm 估價:2,200,000-3,000,000 RMB 成交價:5,520,000 RMB (含買家傭金) 來源:西泠印社 拍賣日期:2015-12-26 銘文:□。說明:扁足鼎是特殊功用的鼎,和一般列鼎不構(gòu)成必然的組合。殷墟小屯333號墓曾出有小圓鼎和扁足鼎各一。殷墟婦好墓亦曾出婦好鳥形扁足鼎三具,高度口徑基本相同,大小一致,另有扁夔龍足鼎一具,較前三者為大。傳世的扁足鼎大小形制各異,但尺寸高度基本在十到三十公分之間。小型扁足鼎的足部有時連鑄一箅形盤,用以盛放炭火,以溫暖食物,但炭火可置放量少,因此認(rèn)為是輔助性餐具。扁足鼎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即圓鼎者多淺腹立耳。圓腹扁足鼎從商代早期開始出現(xiàn),至殷墟時期發(fā)展到鼎盛。西周初年偶有見到,但數(shù)量稀少。此件扁足鼎方唇口沿,其上立耳向外微微展開,短束頸,扁淺腹。腹身主紋為“T”形角獸面紋,獸面鼻基起棱脊。獸面可見圓形凸起獸目,身軀以深峻的云雷紋組成。三足為整件器物的點睛之處,為三條頭上尾下的龍紋。龍面向外,嘴部張開,頭部比例較大,身軀扁直,尾部向外卷曲翹起,鑄造紋飾繁簡結(jié)合,層次分明。腹身內(nèi)部有銘文“□”,為族徽。從風(fēng)格判斷當(dāng)為商晚期殷墟三期器。遞藏:弗里茨·佩茲什柯(Fritz petzschke)家族舊藏。為二十世紀(jì)三十年代得自中國。展覽:科隆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借展,1970年至2013年。 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鬲鼎 高20.6cm 估價:3,500,000-5,000,000 RMB 成交價:4,830,000 RMB (含買家傭金) 來源:西泠印社 拍賣日期:2018-07-07 說明:鬲鼎俗稱分襠鼎,是鼎和鬲的混合體,上部似鼎,下腹似鬲,但又承一段較長的錐足或柱足,不完全和袋足的鬲相同。商代早期出現(xiàn)鬲鼎,到商晚期發(fā)展壯大。西周早期,鬲鼎的分襠已十分模糊,器型蛻化,與鼎不分。此件商晚期鬲鼎熟皮殼,顯已歷久傳世。方唇口,上有立耳。束頸略高,下有三個袋狀腹,每一腹下有柱足。整器采用三層花技法裝飾,頸部六出脊,每段空隙中有三個橫向蠶紋,以出脊為軸對稱分布,輔以云雷地紋。商代蟬紋沒有翅翼,有未成蟲和成蟲兩種形式,因長方外形,橫豎都可安置。在商末周初的青銅器上,一般作為次要的紋飾,如鼎的腹部蟬紋可直置,并在蟬紋外圍作倒三角圖案,稱為三角蟬紋。在觚的脰部、壺的圈足、卣的提梁,則用橫置的形式排列,蟬多為成蟲有二足或四足。三個袋狀腹有三出脊,以此為鼻基裝飾羊角型獸面紋。羊角型獸面紋實體是羊頭,角根上翹向下內(nèi)卷,猶如四羊方尊的平面圖。這種角型的獸面紋,具有羊蹄的很少,大多是鋒利的獸爪。此獸面雙角粗壯有力,布滿條條紋理,獸爪彎垂,猙獰瑰麗。這種獸面在已知青銅器上出現(xiàn)甚少,極為珍貴。遞藏:1. 盧芹齋(C.T.Loo)舊藏。2.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 Jacques René Chirac)舊藏。 商晚期 青銅光鼎 高17cm 估價:3,500,000-5,000,000 RMB 成交價:4,255,000 RMB (含買家傭金) 來源:西泠印社 拍賣日期:2017-07-15 出版:1.羅振玉《貞松堂吉金圖》卷上第三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王獻(xiàn)唐《國史金石志稿》第一八四六頁,青島出版社,2007年。3.陳望衡《獰厲之美——中國青銅藝術(shù)》(Chinese Bronzes: Ferocious Beauty)(英文版)封面,亞太圖書(Asiapac Books),2001年。著錄:4.王辰《續(xù)殷文存》卷上第七頁十二號,考古學(xué)社,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二第四頁八號,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6.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第十四至十五頁,第零零四四號,1981年。7.嚴(yán)一萍《金文總集》第十六頁,第零零四七號,藝文印書館,1983年。8.《殷周金文集成》第三冊,第二三三頁,第一零二五號,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94年。9.《金文引得》第一七一頁,第二九五一號,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劉雨、沈丁、盧巖、王文亮《商周金文總著錄表》第一六三頁,第一一五零號,中華書局,2008年。11.《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香港藝術(shù)館,1990年。12.《中國青銅器萃賞》,新加坡,2000年。13.《金木水火土特展》,香港藝術(shù)館,2002至2006年。銘文:光。說明:此件侈口方唇,束頸鼓腹,沿上設(shè)一對立耳,圓底下承三條柱足。頸部環(huán)飾彎角獸體鳥紋,以扉棱間隔,腹飾垂葉蟬紋,均以云雷紋為地。彎角鳥紋的特征是在鳥的腦后有一彎角,角根粗壯,向下彎曲,尖部向上,流行于商末周初。蟬紋同樣在此時流行,雙目突出,不做翅翼,多用于輔助紋飾。在鼎腹部時,多豎構(gòu)圖,此件就是一例。鼎腹內(nèi)壁近口沿處鑄有“光”字銘文。鼎下垂的鼓腹,根部略粗的腿,都與安陽西北崗商末束頸立耳青銅鼎相似,為商晚期器。器形周正敦厚,鑄造工藝精湛,尺寸雖小然體量厚重,為商代晚期同類青之翹楚。遞藏:1.羅振玉收藏。2.思源堂收藏。 西周 青銅獸面紋三足鼎 高23cm;寬17.1cm 估價:2,800,000-3,000,000 RMB 成交價:4,082,500 RMB (含買家傭金) 來源:上??飼r 拍賣日期:2017-11-05 銘文:“中婦將鼎” 來源:紐約蘇富比2011年3月“戴潤齋”專場 Informing the Eye of the Collector: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 from J.T. Tai & Co.參閱:《故宮銅器選萃》,國立故宮博物院,1970年3月,圖版8?!吨袊陪~器》,杉村勇造著,出光美術(shù)館,1966年,頁92-93。1989年平凡社出版,出光美術(shù)館編輯發(fā)行《出光美術(shù)館藏品圖錄·中國の工蕓》,圖版2饕餮文鼎 西周。《CHINESE CERAMICS,BRONZES AND JADES: IN THE BARLOW COLLECTION》 by Michael Sullivan B.14 Pl.152a說明:鼎,煮食器也。自青銅時代,鼎作為西周禮樂制度的一部分,上至天子用九鼎,下到元士用三鼎,象征權(quán)利等級。本品為鬲式鼎,立耳,鼓弧腹,器底呈三袋狀,下承三柱狀實足。此種形制承商周分襠鼎形式而來,相對于園鼎和方鼎數(shù)量很少,且只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十分珍貴。紋飾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刻畫精美,腹部以云雷紋為地布饕餮紋,獸面以鼻梁為中心與三足相對,上飾一條夔龍紋帶。整個器身圖案清晰外凸,獸面猙獰,雙眼突出,滿覆商周獸面紋兇猛神秘。內(nèi)刻四字銘文“中婦將鼎”。整器色澤統(tǒng)一,呈棕黃,包漿凝厚,保存非常完好,實為鼎彝精品,歷經(jīng)年月洗禮,精美依舊,尤為難得。 晚商 公元前十三至十一世紀(jì) 犬祖辛祖癸鼎 高26cm 估價:450,000-650,000 USD 成交價:586,000 USD (含買家傭金) 來源:紐約蘇富比 拍賣日期:2015-03-17 出版:王辰,《 續(xù)殷文存》, 1935年, 上卷,頁21,圖9羅振玉, 《三代吉金文存》,1937年,卷三,頁1,圖3嚴(yán)一萍,《金文總集》,1983年,臺灣藝文印書館,編號0753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1984-1994年,北京中華書局,編號02113王獻(xiàn)唐,《國史金石志稿》,2004年,青島出版社,編號2011.2劉雨、汪濤,《流散歐美殷周有銘青銅器集錄》,2007年,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號60吳鎮(zhèn)峰,《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號01499 說明 圓體深腹,三柱足,雙立耳,通體飾花紋,頸部為蛇紋、火旋紋,中央為大獸面紋,雙目突出,足上為豎蟬紋和 S形紋,底紋為填漆云雷紋。此器體型超過一般商鼎,紋飾優(yōu)美,再有六字象形銘文,可謂商代銅器中罕見之極品。來源:David A. Berg 收藏紐約佳士得2000年9月21日,編號160倫敦蘇富比2002年6月19日,編號73亞洲私人收藏 此鼎銘文共六字:犬祖辛祖癸享「犬」為作器人名,這只鼎是犬用來祭祀他的祖先辛和癸的。犬為商代顯赫人物,銅器銘文中常有「亞犬」之稱。1959年5月河南安陽后崗殉葬圓坑出土的《戍嗣子鼎》(《考古學(xué)報》1960年1期圖版貳)記載了商王在宗廟里賞賜戍嗣子;銘文結(jié)尾的簽名為 「犬漁」。可推測二人都是帶兵打戰(zhàn)的王子。甲骨文中亦有犬侯率眾族伐周和用人牲的記錄(《合集》6812, 《屯南》2493)。可見,犬侯應(yīng)當(dāng)是一位商王朝的重要軍事首領(lǐng)(或為一位王子)。傳世和出土的商晚期及西周早期青銅器上也常常出現(xiàn)「犬」的名字。商代青銅器上有「亞犬」、「史犬」之稱的記錄。合集6812正:乙卯卜,允,貞,令多子族比犬侯轐周,載王事,五月。合集6812正:乙卯卜,允,貞,令多子族比犬侯轐周,載王事,五月。屯南2493:辛巳,貞,犬侯以羌,其用自。該銘文筆法粗曠有力,有一種象形文字之美。商代帶銘青銅器多為單名、族徽、或祖先祭名;超過三或四字的屬于鳳毛麟角,十分珍稀。 商 獸面紋鼎 高23cm;寬19cm 估價:3,800,000-4,500,000 HKD 成交價:4,484,000 HKD (含買家傭金) 來源:保利香港 拍賣日期:2018-04-02 商末/西周初 青銅饕餮紋方鼎 「壴父丁」金文鑄款 高26.2cm 估價:120,000-150,000 GBP 成交價:368,750 GBP (含買家傭金) 來源:倫敦邦瀚斯 拍賣日期:2018-05-17 來源:香港夢蝶軒收藏 展覽:1990年10月12日至12月2日于香港市政局暨香港東方陶瓷學(xué)會「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展覽」展出 2001年9月21日至2005年10月5日于香港美術(shù)館「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展出 2012年2月12日至11月7日于香港中文大學(xué)美術(shù)館「云行雨施:中國龍文物」特展展出 出版:J.Rawson及E.Bunker著,《青銅聚英:中國古代與鄂爾多斯青銅器》,香港,1990年,頁98,編號19 《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香港,2004年,頁104 3.青銅藝術(shù) | 十五件頂級青銅尊 | 細(xì)品江湖中的絕世青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