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家里要來客人,當客人進門的那一刻,這個家庭的3歲小男孩迅速跑進房間,緊接著爬進了床底……千呼萬喚始出來,孩子在客人面前很拘束,始終低著頭…… ![]() 孩子沒什么自信,怎么辦? 健康的自尊感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礎。它是一個孩子獲取健康、幸福感,以及社交、心理、行為、情緒健康的關鍵,也對孩子應對挫折、同齡孩子的壓力、生活中的挑戰(zhàn)起到重要作用。 自尊感也是一個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思考自我,以及對自己做事能力保持的態(tài)度。它的形成來自于孩子們是否感受到環(huán)境中的愛、支持和鼓勵;與此同時,它也受來自孩子重要親人的批評的影響,例如孩子的父母。 下面是一些父母幫孩子簡單有效地提高自尊感的一些小方法: 孩子每天都能感覺到父母的愛 ![]() 當孩子經(jīng)常都能感受到你的愛,能幫助他們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有助于他們的自我認可。隨著成長,孩子會通過交朋友,在團體活動中感受到歸屬感,以此建立他們的社交圈。父母的愛是他們未來與他人形成健康依附關系的基礎。所以,每天抱抱孩子,充滿愛意地與孩子打招呼、說再見,與孩子依偎一起,讀讀繪本,或以其他方式向孩子表達你的愛。 父母陪伴孩子玩耍、享受樂趣 ![]() 當你與孩子玩耍,孩子能感受到你喜歡在他們身上花時間,你也珍惜他們的陪伴。陪孩子玩耍能帶來很多好處:孩子不僅能發(fā)展自信,未來還能成長為有趣的人,這有助于他們與他人建立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另外,有研究表明,當父母經(jīng)常陪孩子玩耍,這些孩子未來獲得幸福的幾率上升、沾染抑郁焦慮的風險下降。 父母鼓勵孩子做家務,建立責任感 ![]() 鼓勵孩子從事對應年齡的家務并擔負責任,有助于孩子獲得目標感和成就感。即使孩子一開始做得不夠好,讓他們知道你感謝他們的努力,當他們做得不錯時給予贊揚,不時地認可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所有事情上都有越來越好的表現(xiàn),包括家務活。 父母幫助孩子變得自立 學齡期常常是孩子變得自立的快速發(fā)展階段。學齡后期,許多孩子開始在家里尋求片刻的獨處,渴望單獨做一些事情,例如玩?;虬l(fā)呆,主動幫助他人等。在這個階段,父母允許孩子獨自與老師溝通一些事情,自主安排學習與作業(yè),單獨負責和準備打球的衣服鞋子……那些所謂的“直升機父母”,常常阻礙了孩子獨立做事能力的發(fā)展,孩子們良好的自尊感也無從談起。 ![]() 教會孩子:挫折和失敗是獲得成長的機會 告訴孩子,人犯錯和不完美很正常。教會孩子樂觀地看待挫折以及此類失敗的價值:幫助我們改正、繼續(xù)成長。 絕對不要侮辱你的孩子 當你孩子的表現(xiàn)把你氣瘋了,記得不要在孩子面前失控以至于傷害了孩子。人發(fā)怒很正常,尤其是你的孩子碰觸到你的惱怒神經(jīng)的那一刻。嘗試帶著尊重與孩子交談,不要呵斥孩子;當你教育孩子時,最好把情緒“抹除”,嘗試以平靜的情緒,以愉悅友好的語氣與孩子交談。 ![]() 遠離你的手機 移動設備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便利,我們也有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在社交媒體,所以無數(shù)人手機不離手。但有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孩子從父母過多地關注手機、忽視孩子的行為中備受傷害。當你與孩子單獨相處時,孩子可能總是感覺你對他漠不關心,這種狀態(tài)很不好。所以,不要把手機當成你的孩子,你家孩子才是你應該關注的對象。 ![]() 自尊感不是自大、自戀,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幫一個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不是讓孩子以為,世界會圍繞他們轉(zhuǎn),更不是讓孩子誤以為,他們比其他人更重要。在孩子的自尊與其他重要的品質(zhì)間取得平衡,例如同情心、善良、有禮貌、仁慈以及感恩。 鼓勵孩子自我創(chuàng)造 ![]() 與孩子做有趣的手工,并且在家里展示孩子的成果。當孩子做了一項不錯的手工,問問孩子是如何創(chuàng)造的,看看他們希望別人如何評價與看待他們的創(chuàng)造成果;在孩子眾多的手工中,了解他最喜歡的是哪一個……給予孩子自我展示的機會,掛在家里的墻上還是擺在書柜上,以此讓孩子感覺到,他的創(chuàng)造、想法值得他人關注…… 孩子的自信,就像云層背后的陽光;父母的愛,猶如天空中的風;風吹得足夠持久,云會慢慢消散…… 關鍵字:自信培養(yǎng)、親子互動、育兒方法、養(yǎng)育環(huán)境、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咨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yōu)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