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餅大數(shù)據(jù):蓮蓉蛋黃月餅成今年最受歡迎月餅 五仁月餅屈居第二 文 / 中國注冊營養(yǎng)師鄭飛飛 編 / 吳施楠 【搜狐健康】“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在食物品種極為豐富的今天,月餅的蘊意已經(jīng)遠遠超過它本身的香甜了,就好像只有吃一塊月餅,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與家人團圓的溫情。 但是,月餅不知道在何時給人們留下了高油、高糖、高熱量等“壞”印象,以至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控制不好的朋友,對月餅“望而生畏”。那么,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愉快地吃月餅呢?如果能吃,又有哪些講究呢? 糖尿病人可不可以吃月餅? 當然可以。 首先,月餅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中秋文化的一部分,畢竟過節(jié)最重要的是盡情地感受節(jié)日的氛圍,享受與家人一起分享美味食物的溫馨時刻,盡管月餅有“高糖”、“高油”等特點。 不過,如果僅僅因為月餅“很甜”,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并不是所有具有甜味的食物都會升高血糖,像多數(shù)水果的血糖指數(shù)并不高;恰恰相反,有些食物并沒有明顯甜味,但照樣會讓你的血糖“飆升”,比如白米飯。 控制血糖固然重要,但“功夫”還是應該下在平時。畢竟與月餅有“相當而甚之”名聲的食物多之又多:比如各種油大糖多的點心,所以更應該提防這些食物,而不是在這團圓的日子里因為是否品嘗點月餅而糾結(jié)不已。 如果既想盡情享受節(jié)日的氛圍又能品嘗到月餅的美味,那么,挑選合適的月餅種類、控制每次的食用量或許能減輕吃月餅的“心理負擔”。 這么選擇月餅更明智 月餅一般由餡料和餅皮組成。餅皮往往是由面粉、植物油、糖(白砂糖或者麥芽糖等)、雞蛋、食品添加劑等組成;而餡料有各種,蛋黃的、板栗的、五仁的、豆沙的、棗泥的、咸肉的、火腿的…… 對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來說,優(yōu)先選擇餅皮含有雜糧、餡料為豆沙、棗泥或者堅果的月餅,這類月餅雖然糖分不低,但至少脂肪含量相對于蛋黃、蓮蓉、酥皮的更低。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最可靠的是學會看食品標簽,尤其是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在配料表中餅皮和餡料一般是分開的,不過配料表都會遵循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含量最多的排在配料表的最前面,后面依次按照含量由高到低排列。 白砂糖等糖和植物油的排序越靠后越好,配料表中若有雜糧、堅果類,越靠前則越好。其次是看營養(yǎng)成分表,選擇那些脂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更低的月餅更好些。 另外有些號稱“無糖月餅”,其實是用糖醇等甜味劑代替了蔗糖或者白砂糖,聽起來還不錯,但是“糖”并不是唯一影響血糖的配料,精制面粉也不是“善茬”,只能說,選擇這類月餅也是一種選擇,但是千萬不要因為是“無糖月餅”就開懷大吃。 當然,如果有興趣自己在家烤制月餅,嘗試一些薯類(紫薯、紅薯等)做餅皮,加入水果、堅果等餡料,避免加入過多的糖分和油脂,分享給家人、朋友更有意義。 吃月餅,千萬不要貪嘴 月餅的甜糯口感,決定了它少不了脂肪和糖分的幫忙,所以無論商家如何宣傳,千萬不要“迷失自我”?!皽\嘗輒止”是既能兼顧健康又能感受節(jié)日團圓氛圍的最佳辦法。 與家人一起切分月餅,分享不同口味的月餅也是一種樂趣,因為要兼顧到控制血糖,不妨只讓品嘗四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個月餅,或者選擇尺寸更小的月餅。 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一定要控制其他主食的量,配合一些蛋白質(zhì)類食物和清淡少油的蔬菜一起吃或許能幫助平衡一下能量和營養(yǎng),另外,跟上足夠的運動也能一定程度避免血糖飆升。 |
|
來自: 昵稱6609969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