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時期,皇上生前如果沒有立下太子,那么在死后必然會有一場皇位爭奪戰(zhàn),這其中離不開皇室宗親和宦官勢力。他們表面上是為了朝廷,實際大都為自己謀取利益。希望能夠讓自己掌控的人繼承皇位,然后在自己的操縱下,權(quán)傾朝野,掌控一切。那么,如果皇帝是個傻子,那就再好不過了。 在唐朝有一位皇帝名叫李忱,出生于公元810年,是唐憲宗李純的第13個兒子,而他的母親原本是一名宮女,深得皇上恩寵,后來因此改變了命運。李忱從小沉默寡言,給人一種呆呆的樣子,宮中的人都以為他不聰明,但實際上這是他母親傳授與他在宮中的求生之道。在朝中,有宦官擾亂朝政,爭權(quán)奪勢,就連皇室宗親就會有被陷害的危險。 所以,李忱從小就開始裝瘋賣傻,一直到三十多歲,而由于他被人看成是“傻子”,所以不受人們的重視,因而也沒有人將他視為競爭對手。在皇上去世之后,他的哥哥李恒繼承了皇位,也就是歷史上的唐穆宗,之后繼位的皇帝也都是李恒的三個兒子,分別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 雖然李忱是他們?nèi)坏氖迨澹挲g卻與他們差不多,只是由于裝瘋賣傻,所以他們?nèi)齻€也沒有當他是位正經(jīng)的叔叔來看。而他們在位時,每逢宴會都會拿李忱來取樂,并聲稱誰能夠?qū)⒗畛蓝簶肪陀兄刭p。然而不管其他人怎么逗,都毫無表情,一臉呆相,引發(fā)眾人不斷嘲笑。 然而他的三位侄子的在位時間都不長,沒幾年就都去世了,最后也沒有立下太子,這是朝中一片暗流涌動,很多人都開始了自己的打算。當時唐朝有一股強大的宦官勢力,最大的宦官名叫馬元贄,于是在他的計劃下,將李忱立為皇上,為的就是以后能夠更好的掌控一切。公元846年,李忱稱帝,史稱唐宣宗。而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成為皇帝的他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朝中的宦官奸臣,整頓朝綱,為被宦官陷害的忠臣平反,做出了自己英明的決策,使唐朝再次興盛。 李忱是唐朝中后期一位難得的賢明君主,人們認為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再世,所以把他稱為“小太宗”。唐朝滅亡后,百姓們?nèi)匀粚λ纺讲灰?。從一個傻子變成賢君,李忱的韜光養(yǎng)晦、深謀遠慮,值得后人思考和學(xué)習(xí)。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