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部分的安卓手機都配有專業(yè)相機模式,可以手動調(diào)節(jié)相機參數(shù),蘋果手機也可以通過安裝第三方軟件來進行手動調(diào)節(jié)。我平時用手機拍照也會經(jīng)常用到專業(yè)模式,就來分享一下具體操作方法吧。 以我的手機華為P9為例。 光圈 華為P9可以手動調(diào)節(jié)光圈,就是圖中圈出的那個圖標。 打開后右下角就會出現(xiàn)調(diào)節(jié)光圈大小的小圖標。最大可以到0.95,大光圈適合拍人像、花卉等,最小到16,小光圈適合拍風景,數(shù)值越小光圈越大哦~ 還有一個特別棒的功能就是可以事后調(diào)節(jié)光圈,拍完后點開照片可以看到后上角多了一個光圈的圖標,點開后就可以重新調(diào)節(jié)光圈大小和對焦點。 其他參數(shù)都在專業(yè)模式中進行設置,把快門上方的小圖標往上拉,就是專業(yè)模式,也就是手動模式。這時快門上方會出現(xiàn)六個小圖標,從左至右分別是測光模式、感光度、快門、曝光補償、對焦模式、白平衡,咱們一個一個來看。 測光模式 先來講測光模式,手機相機包含了常用的三種測光模式1、矩陣測光是最常用的一種測光模式,將畫面分成很多個區(qū)域,分別進行測光,然后相機通過計算得到一個平均值,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曝光基本不會出現(xiàn)嚴重的過曝或欠曝,一般情況下使用這個測光模式就OK 啦。 2、中央重點測光主要是對畫面中心10%左右的區(qū)域進行測光,適合拍攝主體在畫面正中心的場合。 3、點測光是對畫面測光點周圍2.5%的區(qū)域進行測光,適合舞臺攝影、人像特寫等,拍攝太陽光星芒的時候也很實用。 以上是相同狀態(tài)下不同測光模式的區(qū)別,測光模式的改變也會連帶著改變感光度和快門速度。(就近原則,直接用電腦鍵盤當測試對象了,可別嫌丑。) ISO ISO也就是感光度,顧名思義,感知光的亮度。最低可以設置50,最高可以到3200,感光度越高,畫面越亮,但畫面的噪點也就越多。一般晴天的話0-250比較合適,陰天的話250-640,晚上就最好640以上了,但相應的也會產(chǎn)生明顯的噪點影響畫質(zhì),而且這個感光度一般也是配合著快門速度來設置的,并不是一定非得我說的這個范圍。 來看一下其他參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ISO50、640、3200的亮度區(qū)別,不要太明顯好嗎! 快門 快門,簡單說就是曝光時間。1/4000、1/3200……25、30,這些個數(shù)值其實是有單位的,單位是秒,這樣就好理解了,想象一下一個東西從二樓落到地面上花了1/4000秒,速度快吧,如果花了30秒,相對1/4000秒來說就很慢了,所以大家常說的高速快門(簡稱快門)、慢速快門(簡稱慢門)就是指曝光的時間短或時間長。曝光時間越短,進到鏡頭里的光肯定就越少,畫面就會越暗,曝光時間越長,進到鏡頭的光就越多,那么畫面就越亮。快門一般適合拍一些瞬間性的定格畫面,比如運動員、飛鳥、水滴等。慢門常用于拍瀑布、流水、星軌、光軌等。 其他參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快門1/4000、1/100、30的亮度區(qū)別。 曝光補償 關(guān)于曝光補償最有名的一句口訣是“白加黑減”,什么意思呢?就是相機在自動測光的情況下會盡量拍出曝光正常的畫面,也就是將亮部壓暗,將暗部提亮,這樣在某些情況下就會使得畫面呈現(xiàn)灰色,比如拍明亮的雪景的時候。所以在拍攝白色的明亮的景物時要增加曝光補償,才會使原本明亮的景物保持明亮,相反在拍攝黑色的灰暗的景物時就要減少曝光補償。所以增加曝光補償適用于拍攝雪景,減少曝光補償適用于拍攝背景幽暗的照片,后面會舉例說明。 對焦模式 手機相機的對焦模式也包含了常用的三種對焦模式1、單次自動對焦是最常用的一種對焦模式,手指輕觸屏幕相機自動對焦,然后按下快門就拍攝了。 2、連續(xù)自動對焦主要適用于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手指輕觸屏幕對焦后,相機會鎖定在對焦物上,物體移動時相機會自動追焦,這樣就可以保證畫面不會因為物體移動而糊掉。 3、上面這兩種自動對焦模式的弊端就在于不是每次都能對焦在我們想拍的主體上,這時候經(jīng)驗豐富的老法師們就會選擇手動對焦了,如果還是小白,那咱就不嘗試了吧,自動對焦妥妥的。 白平衡 白平衡在眾多修圖軟件里一般都分成色溫和色調(diào),也就是色彩的冷暖溫度和色彩傾向。手機相機里預設了五種不同的場景模式,一般……沒什么用,反而會失去正常的色彩,用第一個自動模式就好了。當然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其他的場景模式,有時候也會產(chǎn)生蠻有趣的效果。 在朋友圈翻出一組以前測試不同白平衡場景效果的圖片,區(qū)別還是很明顯的。 鎖定圖標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jīng)],曝光補償、對焦模式、白平衡的圖標右上角有一個小圓點,這時鎖定功能,長按可以鎖定/解除鎖定。鎖定是什么呢?就是當你對一個點或區(qū)域進行測光對焦以后,長按鎖定,這樣無論你再怎么移動鏡頭(通常是為了更好地構(gòu)圖),剛剛測光對焦的地方依然保持剛剛的測光對焦效果。但焦點鎖定只支持連續(xù)自動對焦,白平衡鎖定也只支持自動白平衡。在單反相機中這個鎖定功能是非常實用的,但在手機相機里……反正我基本上沒用過。 好了,說了這么多,終歸是紙上談兵,我們來看看具體的例子吧! 這是去年下雪的時候拍的,自動模式下拍出來的雪是過曝的模糊的難看的,而通過專業(yè)模式調(diào)節(jié)快門、ISO和曝光補償拍出來的雪是晶瑩剔透的成片成片的。而且只需要調(diào)節(jié)三個參數(shù):ISO400、快門1/2000s、曝光補償+0.3。用快速快門可以定格雪花在空中飛舞的瞬間,但快門快進光量少畫面暗,所以相應地提高ISO保持正常曝光(我這里還是有點暗了,當時ISO應該要再高點),增加曝光補償是為了保持雪花的白亮。后來照片發(fā)到朋友圈大家都以為是這時晚上布光用單反拍得,其實只是路上偶然用手機拍下來的。 再來看一張照片。 左邊是一張原圖,下雨天在二樓走廊拍的樹葉,隱約還能最下方的水泥欄桿,可惜自動模式拍的那張刪掉了,沒法做個對比,但可以想象自動模式下相機為了保持整個畫面曝光正常,樹葉下方的景物也會是亮的,那樣畫面里容納的東西就太多,樓下的行人、樹干、草坪什么的都有,畫面就會顯得雜亂無章。 右邊是原圖的參數(shù),ISO200、快門1/1600s,這里用高速快門是為了使畫面不那么明亮,曝光補償-0.7,還是白加黑減的原則,讓幽暗的背景更幽暗。 總結(jié)(劃重點,記筆記?。?/p> 1.測光模式、對焦模式、白平衡一般情況下保持相機默認的不變就可以了。 2.感光度、快門、曝光補償三者結(jié)合非常實用! 3.感光度越高,畫面越亮,但噪點也就越多,一般不超過640。 4.快門是指曝光時間的長短,曝光時間越短,進到鏡頭里的光越少,畫面就會越暗,曝光時間越長,進到鏡頭的光就越多,畫面就越亮。 5.白加黑減。拍攝白色的明亮的景物時增加曝光補償,拍攝黑色的灰暗的景物時要減少曝光補償。 6.如果還是不懂,就反復嘗試看效果的區(qū)別。我就是這么過來的…一開始看不懂理論,尤其是快門根本傻傻分不清,直到反復嘗試學會使用了,再回過頭來看理論,哦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