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聞莫大先生是沒有奇遇的令狐沖。 可我覺得不是,他們身上是有些東西神似,他們的確是身俱同樣的俠氣和正義,但他們終究是不同的。 令狐沖所做的事情可以完全毫無顧忌,甚至不在乎后果,但是莫大先生不可以?,F(xiàn)在想來岳不群之所以看令狐沖始終不順眼,并不是真正地不喜歡他。哪有父母親不喜歡自己的孩子的呢?岳不群自小將令狐沖養(yǎng)大,何嘗不是希望他以后能執(zhí)掌門戶呢? 可惜的是,令狐沖并不是一個聽話的人,書里面一出場就得罪了青城派。雖然華山派并不懼青城派,但是江湖中人,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好。你看林振南怎么教育林平之的:“江湖上的事,名頭占了兩成,功夫占了兩成,余下的六成,卻要靠黑白兩道的朋友們賞臉了?!?/p> 一個開鏢局的都知道靠朋友賞臉,令狐沖身為華山派大弟子卻不懂得去處理人際關(guān)系。岳掌門能歡喜得了嗎?你讓他怎么放心把華山派交給這樣的人呢?岳不群雖然是偽君子,但對于華山派這份事業(yè),他真的是對得起了。所傳非人,他如何面對列祖列宗呢? 可以說,岳不群后面的變化,有一部分原因都出在令狐沖上。后繼無人,很多事情都只能靠自己。 可能有人說,這本書的名字就叫《笑傲江湖》,灑脫不羈不是才能笑傲江湖嗎? 起初,我也這么想,后來生活中摸爬滾打,才明白,在中國,是不能由著性子來的。在江湖,也是。像令狐沖這樣的人,如果沒有奇遇,別說笑傲江湖了,可能出山門就死了。 沒有奇遇的令狐沖成不了莫大,只能成為一句枯骨。莫大先生是承載了一個門派在肩上的。他遠比令狐沖活得沉重,就像岳不群一樣,只不過他沒有岳不群那樣的野心。而他,又遠比岳不群守得辛苦。 五岳之中,衡山派最是勢單力孤,所以左冷禪的并派大計里面針對衡山派沒有計謀和挑撥,就是直接打擊的。 嵩山派有左冷禪和十三太保,華山派有岳不群夫婦和一群隨時能跳出來的前輩,恒山派有三定,泰山派有一群耆宿,只有衡山派勢單力孤,只有他和劉正風兩個人撐起一個門派,這樣的辛苦,不必言說,他們師兄弟兩個人都知道。 當劉正風結(jié)識曲洋,他只好找借口金盆洗手,這樣才不至于讓衡山派落人把柄。他不是跟師兄不合,他們兩人的理念是一樣的,都是為了保全衡山派。 而左冷禪在抓到劉正風的把柄之后,一點面子都沒有給衡山派留,血洗劉家。莫大不是不想救,而是怎么救?這不是快意江湖的仇殺,他身后還有整個門戶的存亡。這是現(xiàn)實,也是江湖。 這個江湖里沒有笑傲不羈,只有隱忍安身。不是莫大先生太窩囊,是他沒有笑傲江湖的資本。他也曾出過手,他出過三次手。 第一次,在衡山茶館,只出了一劍截斷了七只茶杯,留下一句“胡說八道”就走了。沒有人理解他這句話是在解釋師兄弟不合的原因,還是在解釋他劍法不如師弟。只是我們讀來,兩者兼而有之吧!這一劍泄憤沒有出人命,想來換了令狐沖或者是其他江湖豪客,聽到這樣的閑言,不死人也要大打出手吧。有人說這段表現(xiàn)了莫大先生心胸狹隘,我到覺得,恰恰表現(xiàn)了他的大度。 第二次,在衡山城外,首現(xiàn)絕式“百變千幻衡山云霧十三式”,劍殺費彬,而后飄然而去,留下“瀟湘夜雨”的琴音回蕩在松林里。這一次,他還是泄憤。他不忿費彬濫殺孩童,不忿費彬血洗劉正風一家。他殺費彬,是他僅余的俠氣。 第三次,就不必說了,面對岳靈珊,他本意只是想看清本門劍法。不分生死,也不分勝負,他本就無意盟主之位。他很清楚這個局里面,他不會是最這種的勝利者,敗退罷手,是他最好的選擇。 莫大先生最喜歡的是那首“瀟湘夜雨”的曲子,映襯他凄涼的身世,顯得格外的荒涼。但誰也聽不懂他的琴音,也沒有知己。劉正風雖然同好音律,風格卻與這個師兄迥異。許是身世凄苦,許是身上的擔子更重,莫大先生彈不出開朗明闊的心境,也沒有像曲洋那樣的知音。他只是一個人在承擔所有。 令狐沖與任盈盈的婚禮上,他沒有現(xiàn)身,只是拉了一曲《鳳求凰》,以此來表示祝賀他們新婚。那曲子始終脫不開《瀟湘夜雨》的凄涼,拋開江湖不談,莫大先生只是一個凄苦的老人。他只是一個平常人。 鈴蘭不語,愿此生沉迷讀書而不能自拔,癡于文而不肯回頭!寫盡遺憾,只為再無遺憾!江湖與你,再見無期! |
|
來自: 昵稱6609968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