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惫湃擞谥仃柟?jié)之日,登高暢游,攜茱萸女,插茱萸枝,佩茱萸囊,喝茱萸酒,飲茱萸詩,極盡歡娛之樂。再看古人之詩,茫茫的鄉(xiāng)愁里竟似帶有茱萸之溫之暖。 九月九日采茱萸,最早見于南朝梁人吳均所作志怪小說《續(xù)齊諧記》:“汝南垣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貨可除?!叭缪裕R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據(jù)說點撥垣景渡過此劫的費長房學過醫(yī),能辮眾藥。 而關于吳茱萸名字的來歷,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吳茱萸原生長在吳國,稱為吳萸。有一年,吳國將吳萸作為貢品進獻給楚國,楚王見了不悅,不聽吳臣解釋,將其趕了出去。幸虧楚國有位精通醫(yī)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吳萸,并種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日,楚王受寒而舊病復發(fā),胃痛難忍,諸藥無效。朱大夫?qū)禽羌鍦魏昧顺醯牟?。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吳國道歉,并號召楚國廣為種植吳萸。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朱大夫的功勞,楚王把吳萸更名為吳茱萸。 方劑中遇到了吳茱萸湯。而臨床上好多人常常掉進“吳茱萸湯”證里:男人喝啤酒引起胃痛或疝氣發(fā)作,女孩子受涼痛經(jīng),中年女性月子里受風疼痛……吳茱萸湯的效果特別好。無論是陽明寒嘔,厥陰頭痛,少陰吐利都作用神速,屢用屢效。只要體內(nèi)虛寒,不論那條經(jīng)絡,它的辛,苦,熱,辣都能迅速竄達病所,蕩除邪氣。而現(xiàn)代人體內(nèi)虛寒的特別多。雪糕,冰激凌,飲料,啤酒,空調(diào),低腰褲,超短裙等等都是幫兇。特別是對于原本就屬于陰性體質(zhì)的女生來說,溫暖的吳茱萸簡直就是不可缺少的“婦女之寶”。 村子里面的老人小孩,更懂得吳茱萸的妙用。村里有小孩受風肚子痛,用茱萸粉調(diào)黃酒貼肚臍。還有用茱萸粉調(diào)醋貼腳心,治流鼻血,扁桃體發(fā)炎,口腔潰瘍的,是為引火歸原。用的最多的是“吳茱萸膏”。先把風干的吳茱萸搗碎,壓成粉末。再把凡士林加熱,變成滾燙的液狀后,倒入茱萸粉使勁攪拌。攪勻放冷后就是“吳茱萸膏”。治濕疹,潰爛,流水的皮膚病都非常好,治“香港腳”也很有效。 “他時頭似雪,還對插茱萸?!睖嘏膮擒镙牵瑴嘏擞巫拥男模瑴嘏覀児陋毜撵`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