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錦鯉品種中,玩家們最喜歡的,通常是御三家,也就是紅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后面白寫也進入大家的視線,受到愛好者的歡迎,合稱“四大家”。今天,我們來說說昭和錦鯉。 昭和三色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昭和時代,于此而命名,是于昭和二年(一九二七年)由星野重吉氏江黃寫及紅白配合創(chuàng)出。早期昭和三色的紅斑是橙色的,后經小林富次氏配以彌五左衛(wèi)門紅白,成功地將其紅色改良成現(xiàn)在這樣鮮艷濃厚。 淡黑昭和 昭和三色的黑斑上,所有的鱗片呈現(xiàn)為淺黑色,這樣的魚就被叫做淡黑昭和錦鯉。淡黑昭和打破了黑斑和鱗片的視覺一致,以不同尋常的深淺對比取勝,具有別樣的特色和風致。淡黑昭和錦鯉融合了昭和三色的矯健和紅白錦鯉(參看錦鯉品種)的優(yōu)雅于一身,具有中和之美。 一個比較大的錦鯉池中,如果要選那種具有過渡色彩的魚種,淡黑昭和絕對是不可多得之物。它的存在給整個魚群注入了一種陰柔的氣息,又絕不羸弱;增強了一些硬朗的感覺,又不會過于霸道,而這正是淡黑昭和的意義和魅力所在。 緋昭和錦鯉是指全身有連續(xù)大紅花紋的昭和三色錦鯉,艷麗而莊重。從它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來,紅緋對于提升緋昭和的觀賞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緋昭和是昭和三色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種,大紅大黑兩種顏色各自就非常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和贊嘆,二色的結合更是讓緋昭和在魚群中出盡了風頭。 緋昭和錦鯉可以說是紅白錦鯉中的一條紅紅白和昭和三色錦鯉的結合,它從頭部到尾結部位的長段紅帶是一條紅的典型特色,濃的化不開的黑色底色更是生動表現(xiàn)了它作為昭和三色錦鯉正統(tǒng)性和繼承性。
近代昭和錦鯉是指那種白斑紋所占面積較多,黑紋猶如白宣紙上渲染的黑點的昭和錦鯉。這種錦鯉除了在三色的主次關系上保留了昭和三色的特色外,又融合了大正三色的色彩鮮明的特點。 近代昭和不同于傳統(tǒng)昭和以濃墨重彩、黑紅突出為美,它以近似于水墨風格的清新脫俗、淡雅別致為上。斑紋色彩一流的近代昭和看上去就是一副自然天成的水墨畫,潔白的白地,幾點黑墨隨意點染而自有風格,再加上緋紅的渲染襯托,使得整個圖畫顯得有生氣又有韻味,既活潑又耐人尋味。 德國昭和 德國昭和錦鯉與其他日系昭和錦鯉品種相比,在兩個方面的特點更為突出:鱗少和色艷。日系錦鯉鱗片的特點為小而密,德國昭和的鱗片面積更大、數(shù)量更少、更具立體感。一部分粗鱗的德國昭和顯得體型更為威猛、粗獷、原始氣質比較濃重,這種昭和錦鯉品種曾一度受到很多男性魚友的追捧和喜愛,其余波綿延至今,雖然以素雅簡淡著稱的近代昭和風行一時似有蓋過傳統(tǒng)審美標準之勢,但事實證明這個趨勢隨即消歇,德國昭和錦鯉魅力依然。 另一部分少鱗或無鱗的德國昭和則完全取勝于它的色彩,少了鱗片的襯托一方面減弱了魚的立體感和規(guī)則感,另一方面加強了它的自由性和細膩感。 其主要特點,是魚體的黑色底色上有紅、白花紋點綴,胸鰭基部有圓形黑斑,又稱元黑。昭和三色錦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華麗而矯健,是錦鯉中的精華。其墨質要混厚、要有光澤感,在墨質的基礎上,從紅白角度欣賞。緋色色調以深紅色為宜,墨質以具光澤的漆黑色為佳。 判斷昭和三色若鯉的將來性,是非常困難的事情,20cm至50cm長的昭和三色最難招架。因為這一尺寸的昭和三色質地不穩(wěn)定,年年都會有變化,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生產者也難看出其征兆。處于2~3歲這一階段的昭和的變化可以說是最為激烈的。
具有紅、白、黑三色錦鯉斑紋的錦鯉分大正三色錦鯉及昭和三色錦鯉兩種。前者是白底上有紅斑、黑斑,后者則是黑底上有紅斑、白斑。 具體區(qū)別有:大正三色錦鯉頭部無黑斑而昭和三色錦鯉頭部有黑斑;大正三色錦鯉的黑斑呈圓形塊狀而存在于魚體側上部,昭和三色錦鯉的黑斑呈連續(xù)紋狀或帶狀,席卷至腹部甚至全身。大正三色錦鯉的胸鰭為白色或有黑條紋,而昭和三色錦鯉胸鰭基部有圓形黑斑,即稱為圓黑。對兩者魚苗階段有認識的人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它們的墨斑存在著本質的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