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字畫是如何定價的 齊白石是我國近現(xiàn)代國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其藝術(shù)成就廣為人所知,尤以畫蝦名聞天下。其作品的藝術(shù)價值和市場價值不言而喻,作品潤格以旁人難以企及之勢盤踞各大拍賣行榜單居高不下。
通過對比來辨別齊白石書畫作品真假。已故著 名畫家齊白石出生于湘潭縣的白石鋪杏子塢,宗族派名純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青,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遂以齊白石名行世,并有齊大、木人、木居士、紅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館主人、寄園、萍翁、寄萍堂主人、龍山社長、三百石印富翁、百樹梨花主人等大量筆名與自號。
葫蘆圖,卻在齊白石眾多的葫蘆圖中成為了最貴的一幅,在2010年嘉德秋拍上這幅畫拍出了2240萬,成為了齊白石所有葫蘆圖中最貴的一幅之一。這幅畫之所以能夠拍出如此成績,主要功勞還是源自各種專家的功勞,在此作上拍之前,就有大量關(guān)于此作背后各種版本的故事開始流傳,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說這幅畫是齊白石的最 后一幅畫,畫完不久就去世了,所以這幅畫就有了一個非凡的意義,有了這個意義,畫好不好其實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了。
齊白石山水畫不同時期的風(fēng)格特征。齊白石山水畫主要分三個時期:齊白石30歲開始學(xué)山水畫,1894—1903年這10年是“臨古學(xué)習(xí)期”,其筆墨構(gòu)圖多受清代山水程式化影響,目前這一時期的畫作很少,主要有1894年的《龍山七子圖》,1903年的《華山圖》等,今年春拍上拍的《云山深澗》,是仿石濤山水風(fēng)格,藏家就需要看此幅畫作是否符合這一時期齊白石山水畫的用筆特點。1904—1924年是“變革過渡期”,在這一時期齊白石經(jīng)歷了五出五歸,飽覽名山大川,以大自然為師,擺脫了早年臨摹成法的羈絆。作品有1910年的《借山圖》《石門二十四景》,1922年的《草堂煙雨圖》,1924年的《老夫看熟桂林山》等。1925年以后是“風(fēng)格成熟期”,齊白石徹底擯棄明清以來的山水圖式與皴擦點染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個人山水圖式和語言,用筆更加老辣,但基本面貌卻始終統(tǒng)一。代表作品有1925年的《山水十二條屏》,1928年的《雪山杖策》,1930年代的《萬竹山居圖》,1938年的《桃源圖》,1949年的《畫樹成林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