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Radek Fabisiak
譯者 | 彎月,責(zé)編 | 郭芮 出品 | CSDN(ID:CSDNnews) 現(xiàn)如今面向?qū)ο缶幊痰氖褂梅浅V泛,本文我們就來探討一下Python中的面向?qū)ο缶幊獭?/span> 以下為譯文: Python支持多種類型的編程范式,例如過程式編程、函數(shù)式編程、面向?qū)ο缶幊?,而且還可以融合多種類型的范式。 現(xiàn)如今面向?qū)ο缶幊痰氖褂梅浅V泛。面向?qū)ο缶幊痰幕驹厥菍ο螅浒臄?shù)據(jù)成員稱為屬性,函數(shù)(例程、過程)稱為方法。 對象是類的實例。換句話說,類主要定義對象的結(jié)構(gòu),然后我們以類為模板創(chuàng)建對象。類不但包含方法定義,而且還包含所有實例共享的數(shù)據(jù)。 本文我們來探討一下Python中的面向?qū)ο缶幊?。我們將演示如何?chuàng)建類,并使用類來實例化對象。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如下: 創(chuàng)建Python類 數(shù)據(jù)屬性 實例方法 屬性 類和靜態(tài)方法 繼承
本文無法涵蓋這些主題的所有詳細(xì)信息。Python中的面向?qū)ο缶幊踢€包含其他很多方面。希望本文能夠為你學(xué)習(xí)Python及實現(xiàn)面向?qū)ο筇峁┮粋€良好的開端。 創(chuàng)建Python類 我們可以使用關(guān)鍵字class定義Python類,關(guān)鍵字后面緊跟類的名稱、分號和類的實現(xiàn): >>> class MyClass: ... pass ...
按照慣例,Python類的命名采用首字母大寫(即PascalCase)。
現(xiàn)在讓我們創(chuàng)建這個新類的一個實例,名為MyClass: >>> a = MyClass() >>> a <__main__.MyClass object at 0x7f32ef3deb70>
語句a = MyClass()創(chuàng)建了MyClass的一個實例,并將它的引用賦值給變量a。 我們可以通過Python內(nèi)置的函數(shù)type()或直接通過屬性.__class__來獲取類型(即對象的類)。在拿到類(類型)之后,我們就可以利用屬性.__ name__獲取類的名字: >>> type(a) <class '__main__.MyClass'> >>> a.__class__ <class '__main__.MyClass'> >>> a.__class__.__name__ 'MyClass'
順便提一句,Python類也是對象。它們是type的實例:
>>> type(MyClass) <class 'type'>
下面,我們來定義一個方法。
Python中每個實例方法的第一個參數(shù)必須對應(yīng)于該實例,即該對象本身。按照慣例,這個參數(shù)名為self。后面是其他參數(shù)(如果有需要的話)。在調(diào)用方法時,我們無需明確提供與參數(shù)self相對應(yīng)的參數(shù)。 通常,我們需要定義的一個最重要的方法是.__init__()。在類的實例創(chuàng)建后就會調(diào)用這個方法。該方法負(fù)責(zé)初始化類成員。我們定義的.__init__()如下: >>> class MyClass: ... def __init__(self, arg_1, arg_2, arg_3): ... print(f'an instance of {type(self).__name__} created') ... print(f'arg_1: {arg_1}, arg_2: {arg_2}, arg_3: {arg_3}') ...
下面,我們來創(chuàng)建一個MyClass實例,看看這個初始化方法的具體工作。我們的.__init__()方法需要三個參數(shù)(arg_1、arg_2和arg_3),記住我們不需要傳遞與self對應(yīng)的第一個參數(shù)。所以,在實例化對象時,我們需要傳遞三個參數(shù):
>>> a = MyClass(2, 4, 8) an instance of MyClass created arg_1: 2, arg_2: 4, arg_3: 8
上述聲明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如下:
創(chuàng)建一個MyClass類型的對象的實例。 自動調(diào)用該實例的方法.__init__()。 我們傳遞給MyClass()方法的參數(shù):(2,4和8)會被傳遞給.__init__()。 .__init__()執(zhí)行我們的請求,并輸出結(jié)果。它利用type(self).__name__獲取類的名稱。
現(xiàn)在我們得到了一個類,它有一個方法.__init__(),以及這個類的一個實例。 數(shù)據(jù)屬性 下面我們來修改MyClass,增加一些數(shù)據(jù)屬性。 我們利用.__init__()初始化和定義了實例,我們還可以在這個方法或其他實例方法中,通過給某個數(shù)據(jù)屬性賦值的方式改變屬性值: >>> class MyClass: ... def __init__(self, arg_1, arg_2, arg_3): ... self.x = arg_1 ... self._y = arg_2 ... self.__z = arg_3 ...
現(xiàn)在MyClass有三個數(shù)據(jù)屬性:
.x可以獲取arg_1的值 ._y可以獲取arg_2的值 .__ z可以獲取arg_3的值
我們可以利用Python的解包機(jī)制,用更緊湊的形式編寫這段代碼: >>> class MyClass: ... def __init__(self, arg_1, arg_2, arg_3): ... self.x, self._y, self.__z = arg_1, arg_2, arg_3 ...
屬性名稱中的下劃線(_)是為了表明這些屬性是“私有”屬性: 開頭沒有下劃線的屬性(比如.x)通??晒ο笸獠康恼{(diào)用和修改。 開頭擁有一個下劃線的屬性(比如._y)通常也可以從對象外部調(diào)用和修改。然而,下劃線是一種慣用的標(biāo)志,即該類的創(chuàng)建者強(qiáng)烈建議不要使用該變量。應(yīng)該僅通過類的功能成員(比如方法和屬性)調(diào)用和修改該變量。 開頭擁有雙下劃線的屬性(比如.__ z)將在名字修飾過程中被改名(在本例中它將被改名為._MyClass__z)。你也可以通過這個新名稱從對象外部調(diào)用和修改它們。但是,我強(qiáng)烈反對這種做法。應(yīng)該盡通過類的功能成員以其原始名稱進(jìn)行調(diào)用和修改。
Python對象的數(shù)據(jù)屬性通常存儲在名為.__ dict__的字典中,它也是對象的屬性之一。但是,你也可以將數(shù)據(jù)屬性存儲在其他地方。我們可以直接訪問__dict__,或利用Python的內(nèi)置函數(shù)vars()獲取.__ dict__: >>> a = MyClass(2, 4, 8) >>> vars(a) {'x': 2, '_y': 4, '_MyClass__z': 8} >>> a.__dict__ {'x': 2, '_y': 4, '_MyClass__z': 8}
名字修飾過程把鍵'__z'變成了'_MyClass__z'。
我們可以把.__ dict__當(dāng)成普通的Python字典使用。 獲取和修改與數(shù)據(jù)屬性關(guān)聯(lián)的值的常規(guī)方法如下: >>> a.x 2 >>> a._y 4 >>> a.__z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AttributeError: 'MyClass'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z' >>> a.x = 16 >>> a.x 16 >>> vars(a) {'x': 16, '_y': 4, '_MyClass__z': 8}
請注意,我們無法訪問.__ z,因為.__ dict__沒有鍵'__z'。 實例方法 下面,我們來創(chuàng)建兩個實例方法: ●.set_z():修改.__ z。 ●.get_z():返回.__ z的值。 請記住,每個實例方法的第一個參數(shù)(按照約定名為self)引用對象本身,但我們無需在調(diào)用方法時指定這個參數(shù): >>> class MyClass: ... def __init__(self, arg_1, arg_2, arg_3): ... self.x, self._y, self.__z = arg_1, arg_2, arg_3 ... ... def set_z(self, value): ... self.__z = value ... ... def get_z(self): ... return self.__z ... >>> b = MyClass(2, 4, 8)
方法.get_z()和.set_z()提供了傳統(tǒng)的檢索和修改.__ z值的方法:
>>> b.get_z() 8 >>> b.set_z(16) >>> vars(b) {'x': 2, '_y': 4, '_MyClass__z': 16}
你也可以在.get_z()和.set_z()中添加其他功能,例如檢查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這種方法實現(xiàn)了面向?qū)ο缶幊讨械囊粋€主要概念:封裝。 屬性 還有一種方法(一種更Python的方式)訪問和修改數(shù)據(jù)屬性是使用屬性。屬性封裝了一系列方法:getter、setter和deleter,但其行為與普通的數(shù)據(jù)屬性相同。 下面的代碼實現(xiàn)了屬性.z,其中還包含.get_z()和.set_z()的功能: >>> class MyClass: ... def __init__(self, arg_1, arg_2, arg_3): ... self.x, self._y, self.__z = arg_1, arg_2, arg_3 ... ... @property ... def z(self): ... return self.__z ... ... @z.setter ... def z(self, value): ... self.__z = value ... >>> b = MyClass(2, 4, 8)
如下,我們利用相應(yīng)的屬性.z來訪問和修改數(shù)據(jù)屬性.__ z:
>>> b.z 8 >>> b.z = 16 >>> vars(b) {'x': 2, '_y': 4, '_MyClass__z': 16}
這段代碼比上述示例更精簡優(yōu)雅。 類與靜態(tài)方法 除了實例方法和屬性之外,類還可以擁有類方法和靜態(tài)方法。 下面讓我們?yōu)镸yClass添加三個方法: >>> class MyClass: ... def __init__(self, arg_1, arg_2, arg_3): ... self.x, self._y, self.__z = arg_1, arg_2, arg_3 ... ... def f(self, arg): ... print('instance method f called') ... print(f'instance: {self}') ... print(f'instance attributes: {vars(self)}') ... print(f'class: {type(self)}') ... print(f'arg: {arg}') ... ... @classmethod ... def g(cls, arg): ... print('class method g called') ... print(f'cls: {cls}') ... print(f'arg: {arg}') ... ... @staticmethod ... def h(arg): ... print('static method h called') ... print(f'arg: {arg}') ... >>> c = MyClass(2, 4, 8)
方法.f()是一個實例方法。實例方法的第一個參數(shù)是對象本身的引用。這些方法可以利用self訪問對象,利用vars(self)或self.__dict__訪問對象的數(shù)據(jù)屬性,還可以利用type(self)或self.__class__訪問對象對應(yīng)的類,而且它們還可以擁有自己的參數(shù)。 方法.g()的開頭包含修飾器@classmethod,表明這是一個類方法。每個類方法的第一個參數(shù)都會指向類本身,按照約定該參數(shù)名為cls。與實例方法的情況一樣,我們不需要明確提供與cls對應(yīng)的參數(shù)。而類方法可以利用cls和自己的參數(shù)訪問類本身。 方法.h()的開頭包含修飾器@staticmethod,表明這是一個靜態(tài)方法。靜態(tài)方法只能訪問自己的參數(shù)。 Python中常見的調(diào)用實例方法的方法如下: >>> c.f('my-argument') instance method f called instance: <__main__.MyClass object at 0x7f32ef3def98> instance attributes: {'x': 2, '_y': 4, '_MyClass__z': 8} class: <class '__main__.MyClass'> arg: my-argument
通常,我們應(yīng)該直接通過類(而不是實例)調(diào)用類方法和靜態(tài)方法:
>>> MyClass.g('my-argument') class method g called cls: <class '__main__.MyClass'> arg: my-argument >>> MyClass.h('my-argument') static method h called arg: my-argument
請記住,我們不需要傳遞類方法的第一個參數(shù):與cls相對應(yīng)的參數(shù)。 但是,我們可以像下面這樣調(diào)用類方法和靜態(tài)方法: >>> c.g('my-argument') class method g called cls: <class '__main__.MyClass'> arg: my-argument >>> c.h('my-argument') static method h called arg: my-argument
當(dāng)我們調(diào)用c.g或c.h,但實例成員沒有這樣的名稱時,Python會搜索類和靜態(tài)成員。
繼承是面向?qū)ο缶幊痰牧硪粋€重要特性。在這個概念中,類(稱為子類或派生類)會繼承其他類(稱為超類或基類)的數(shù)據(jù)和函數(shù)成員。 在Python中,所有類都會默認(rèn)繼承Python自帶的類對象。但是,我們可以根據(jù)需要定義合適的類繼承層次結(jié)構(gòu)。 例如,我們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MyOtherClass的新類,該類繼承了MyClass: >>> class MyOtherClass(MyClass): ... def __init__(self, u, v, w, x, y, z): ... super().__init__(x, y, z) ... self.__u, self.__v, self.__w = u, v, w ... ... def f_(self, arg): ... print('instance method f_ called') ... print(f'instance: {self}') ... print(f'instance attributes: {vars(self)}') ... print(f'class: {type(self)}') ... print(f'arg: {arg}') ... >>> d = MyOtherClass(1, 2, 4, 8, 16, 32)
如上,MyOtherClass擁有MyClass的成員:.x、._y、.__z以及.f()。你可以通過語句super().__init__(x, y, z)初始化基類的數(shù)據(jù)成員x、._y和.__z,該語句會調(diào)用基類的.__init__()方法。
除此之外,MyOtherClass還有自己的成員:.__u、.__v、.__w和.f_()。 下面,我們通過vars()獲取數(shù)據(jù)成員: >>> vars(d) {'x': 8, '_y': 16, '_MyClass__z': 32, '_MyOtherClass__u': 1, '_MyOtherClass__v': 2, '_MyOtherClass__w': 4}
我們可以調(diào)用基類和派生類中的所有方法:
>>> d.f('some-argument') instance method f called instance: <__main__.MyOtherClass object at 0x7f32ef3e7048> instance attributes: {'x': 8, '_y': 16, '_MyClass__z': 32, '_MyOtherClass__u': 1, '_MyOtherClass__v': 2, '_MyOtherClass__w': 4} class: <class '__main__.MyOtherClass'> arg: some-argument >>> d.f_('some-argument') instance method f_ called instance: <__main__.MyOtherClass object at 0x7f32ef3e7048> instance attributes: {'x': 8, '_y': 16, '_MyClass__z': 32, '_MyOtherClass__u': 1, '_MyOtherClass__v': 2, '_MyOtherClass__w': 4} class: <class '__main__.MyOtherClass'> arg: some-argument
但是,如果派生類包含的某個成員與基類同名,則優(yōu)先使用派生類的成員。 面向?qū)ο缶幊淌荘ython支持的編程范式之一。面向?qū)ο筇N(yùn)含的抽象以及表征的現(xiàn)實世界行為在某些時候會非常有幫助性。然而,有時也可能會違反直覺,并為開發(fā)過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本文中,我們介紹了如何利用Python編寫基本的面向?qū)ο蟪绦颉ython中還有很多類和面向?qū)ο蟮墓δ?,例如?/span> 等等…… 現(xiàn)如今面向?qū)ο笫欠浅A餍械木幊谭绞?。如果你立志做一名Python開發(fā)人員,那么就應(yīng)該學(xué)習(xí)面向?qū)ο缶幊?。但請不要忘記,Python還支持其他編程范式,例如過程式編程、函數(shù)式編程等,在某些情況下也許選用這些范例更為合適。 盡情享受編程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