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歷史雜談昨天06:15
這個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司馬家族可是冥思苦想了很久,所以才會造成魏稱王,蜀稱公,吳稱侯。
首先按照他們的功勞來進行劃分。
話說當年三分天下,曹操占據(jù)魏國,孫權占據(jù)東吳,劉備占領蜀國。他們三個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好漢,但是卻不曾想到自己的子孫是如此的沒用,把自己的家族的老底都賠光了,這個天下居然被司馬懿的家族奪走了。
而且他們的子孫還要靠司馬家族他們的人來賞賜,才能夠繼續(xù)延續(xù)下去,果真是對劉備孫權曹操是一種恥辱。司馬家族可是非常樂意這樣做,當年被他們幾個壓到死死的,現(xiàn)在都出人頭地了,總要進行反擊的。
司馬家族開始分封了,魏國的君主被封為王,蜀國的君主被封為公,吳國的君主被封為侯。就這樣分封下去,司馬家族非常的滿意。這個可不是簡單的劃分,雖然是已經到了三國時代,但是還是要嚴格按照分封制度去劃分。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爵祿”,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啊妒酚洨q漢興以來諸候王年表》:“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p>
司馬家族是奪了魏國的領土,依靠著魏國才奪得了天下,不給魏國封一個王的話,自己的良心都過不去。況且當年曹丕給漢獻帝封的是公,現(xiàn)在司馬家族給曹氏家族分封的是王,這個可證明司馬家族比曹氏家族大氣一點,司馬家族當然是樂意這樣做。反正這個王是一個名稱而已,根本沒有什么實權。
至于蜀國是投降,讓司馬家族減少了很多損失,但是對于司馬家族的功勞也不是太大,就降低一個爵位就行了。按照古代的等級,公侯伯子男,給劉禪這么一個公的爵位就行了,反正對于劉禪來講,這個已經是心滿意足。曾經劉邦殺白馬發(fā)誓,非劉氏不能王之。也就是說只有自己的家族的人才可以當王,而曹魏就是因為司馬家族奪了位子才封的,所以給劉禪分封這個就已經很公道了。
至于吳國,都是司馬家族快把他打投降了,他們才投降的。不可能繼續(xù)像蜀國這樣的,否則對劉禪來講是不公平的。所以又繼續(xù)降低了一個爵位,分封吳國的孫浩為侯。畢竟已經是投降了,總是要給一個面子的。
從三個國家對于司馬家族的貢獻來講,魏國是最大的,然后就是蜀國,最后就是吳國,然后再根據(jù)等級制度來劃分,司馬家族這樣做也是有道理的。
其次按照他們的親近來劃分。
魏國和他司馬懿的家族密不可分,司馬家族的發(fā)家史都是從曹操那里開始的。要不是當年曹操,一定要讓司馬懿到曹操手底下做事,否則司馬懿還不可能成就這么厲害的大事,將曹操的所有權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曹操提供了司馬懿一個機會,然后在曹操的兒子曹丕的手底下司馬懿得到了重用,最后再幾代的下去,司馬懿竟然成了托孤重臣。司馬懿陪伴了曹操他們幾代人的成長,自然是感情深厚。所以司馬家族最后還是會給他們一個王的,天下司馬家族已經是非常的想要了,不可能再讓給曹操的家族了。
至于蜀國的話,因為是老對手,所以要給一個比較正常的爵位,公很合適。司馬家族一直都沒有打敗諸葛亮,魏國和蜀國是針鋒相對了這么久,可以說是旗鼓相當?shù)膶κ?。要是給這個對手分封的太低的話,也會降低自己的等級。何況當時司馬家族沒有稱皇帝,這個是在魏國的名義分封的。就是司馬家族也只是封個王而已,而且是在劉禪之后封的,怎么可能給劉禪再也封一個呢?讓劉禪和自己平起平坐,這個可不是司馬昭的做法。
且說后主至洛陽時,司馬昭已自回朝。昭責后主曰:“公荒淫無道,廢賢失政,理宜誅戮?!焙笾髅嫒缤辽?,不知所為。文武皆奏曰:“蜀主既失國紀,幸早歸降,宜赦之?!闭涯朔舛U為安樂公,
卻說朝中大臣因昭收川有功,遂尊之為王,表奏魏主曹奐。時奐名為天子,實不能主張,政皆由司馬氏,不敢不從,遂封晉公司馬昭為晉王,謚父司馬懿為宣王,兄司馬師為景王。
吳國是最后一個滅亡的國家,是被司馬家族打的投降的,跟司馬家族沒有什么關系,能夠得一個侯也是非常不錯的。這個也是看在吳國的人也稱過皇帝,不能封的太差,所以侯的爵位剛剛好。
孫皓聞晉兵已入城,欲自刎。中書令胡沖、光祿勛薛瑩奏曰:“陛下何不效安樂公劉禪乎?”皓從之,亦輿櫬自縛,率諸文武,詣王濬軍前歸降。
最后司馬家族要做好表面功夫。
對于這三個國家君主,司馬家族為了體現(xiàn)他們仁政的思想。首先就是不會殺了他們,其次帶著他們都是投降了,沒有什么抵抗力,最后在這些前提下才能夠進行分封。
更何況當司馬家族真正統(tǒng)一了天下,也不一定是能夠真正掌握權利。如果把這個三個國君殺掉的話,他們手底下的人雖然投降了,肯定是心有怨氣,要是他們團結在一起來反抗司馬家族,這個可是讓司馬家族吃不了兜著走。盡量的是讓大家都有肉吃,安分守己,才能夠穩(wěn)定江山。更何況當時的豪強已經逐漸起來,開始形成門閥政治。司馬家族不想惹事生非。
這三個國家中,當時最有實力的就是魏國,雖然司馬家族取得了所有的權力,可畢竟還是有些人效忠曹氏家族。但是在真正利益面前,這些人才會放棄,畢竟很多都是軟骨頭。更何況自己又沒有殺掉曹氏家族所有人,還封了王,他們的名聲是沒有被破壞,又給他們很多利益,所以才能夠平息下來。
其次就是蜀國,就是因為姜維的叛亂,給當時還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雖然劉禪已經是投降了,但是蜀國那些舊臣可是忠心耿耿。必須要讓劉禪死心,給劉禪很好的待遇,讓他享受榮華富貴,就算那些忠臣再怎么效忠也沒什么用。
昭乃封禪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賜絹萬匹,僮婢百人。子劉瑤及群臣樊建、譙周、郤正等,皆封侯爵。后主謝恩出內。
昭設宴款待,先以魏樂舞戲于前,蜀官感傷,獨后主有喜色。
至于吳國,反正已經成不了氣候了,給個侯爺又能如何?吳國已經沒有反叛的實力,徹底的被司馬家族打倒了。司馬家族敬佩吳國的國君,就算是投降了,但是骨子里卻沒有認輸,比劉禪好多了。
皓登殿稽首以見晉帝。帝賜坐曰:“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别υ唬骸俺加谀戏剑嘣O此座以待陛下。”帝大笑。
司馬家族可是無利不起早,考慮了很多方面,再進綜合下去。因為這種種的原因,所以魏為王,蜀為公,吳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