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窯,是漢族傳統(tǒng)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作為江南地區(qū)(江西吉安)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漢民族藝術(shù)特色。該窯系始于晚唐,興于五代、北宋,極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歷史。胎釉可分為青釉瓷、乳白釉瓷、綠釉瓷、黑釉瓷、彩繪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 在中國陶瓷史上,吉州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為推動中國古代瓷業(yè)生產(chǎn),積累制作技藝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有關(guān)吉州窯的資料很多,不難檢索,此不贅述。今日賞瓷,特將愚帳中所藏一件吉州窯盞托擇出,拍照亮相,遣之于博客公展鑒賞之。 賞此器物,器形乃為盞托,一個杯盞,一個花口托合成配套。其中盞杯徑約11.1厘米,盞托徑約15.5厘米,在盞托器形中偏大,胎體厚實,胎質(zhì)堅實致密。觀其造型,制作規(guī)矩而穩(wěn)重,花口勻稱,甚為少見。復觀其釉,盞近底部露胎無釉,托圈足底露胎,黑釉為地,灑釉為紋,自然天成,獨具美感,正是具備典型的吉州窯特征無疑。察其釉色十分瑩潤,光澤內(nèi)斂含蓄,老痕歷歷在目。 就其盞托器形來看,宋代盞托是自唐創(chuàng)型以來的成型階段,宋以后加蓋,成為明清以來流行的蓋碗三才杯,根據(jù)收藏實踐來看,兩宋時期的盞托,無論是哪個窯口,其托多為花邊形制,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普遍特征。 一番鑒賞,簡而言之,此件“吉州窯黑釉灑花盞托”,逐般特征,符合宋代特征,可謂開門見山之品,無可置疑。其完整保留至今,亦屬難得,就所見來看,存世極為有限,故而十分值得收藏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