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遁甲?其實也簡單,十天干要排進九宮,必然有一個宮得排兩個干。要想九個宮排入十干而表面上不重疊,就必然要隱藏一個干才行。藏誰呢?自然是藏甲了。領(lǐng)導隱于幕后,手下出來干活嘛。所以甲就遁藏在六儀之下。
一直以來,只知道六甲隱于六儀之下,那為什么是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而不是甲子癸,甲辰己呢?直到前幾天無意中查看天顯時格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六儀不是隨便按上去的。
首先,我們看一下五鼠遁,也就是日上起時的口訣。即“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居庚子,戊癸在何方,壬子是真途?!逼鋵崗募兹兆訒r起甲子時,然后十二個時辰一天,60個時辰5天,兩個60甲子,十天干用完。按時間順序排布,就可以知道,甲日為甲子時,乙日為丙子時,……,癸日為壬子時。
這樣排下來,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甲子時和甲戌時只能落在甲己日,甲申時只落在乙庚日,甲午時在丙辛日,甲辰時在丁壬日,甲寅時在戊癸日。我們知道,60甲子時,包括了六旬,則六甲時為各旬之首。那么既然要藏甲,則這個甲旬首藏起來后,怎么體現(xiàn)它的屬性呢?
既然這六時旬是由日派生的,則六甲引導的六旬時干,自然得體現(xiàn)其所在日的屬性。我們知道,甲己日合,乙庚日合,丙辛日合,丁壬日合,戊癸日合。陰陽合德,故為吉慶。(當然了,甲己合化土,化氣暫且不管。)則每一日中的六甲旬首,就必然得日之本氣或合氣,這樣才合情合理。因為沒有自己生的孩子,卻跟別人象的道理。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來看六甲時旬,就非常清楚了。甲子旬先不管。先看后面五旬。甲戌時在甲己日,所以取己,己同甲合,同己同性。同樣的,甲申時在乙庚日,所以取庚。甲午時在丙辛日,所以取辛。甲辰時在丁壬日,所以取壬。甲寅時在戊癸日,所以取癸。都是取日干或日干之合干。這樣就應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規(guī)則了。
再來看甲子時,按上面的規(guī)則,甲子時在甲己日,那么應該取甲或己來代表它。但“己”已經(jīng)被甲戌旬占了,按理說應該取“甲”,甲子甲,也正合了它為旬首的特點。但甲必須得隱藏起來,所以只能取其他的。從甲戌旬開始,依次取己庚辛壬癸來代替甲旬首,按順序來看,甲子旬在最前面,己前面的就是戊,自然只能用戊來代替甲子旬了。因此,很明顯,這個戊,并不是跟癸相合的那個戊,而是旬首之首,甲?;蛘哒f,戊就是遁藏起來的甲。這就是為什么古人老是把甲戊同論,而在十干克應中,把戊作為青龍的原因。
那有人問了,為什么取戊己庚辛壬癸為六儀,不取乙丙丁呢?簡單來說,是因為乙丙丁的數(shù)量不夠?;蛘哒f,甲乙丙丁戊為陽,己庚辛壬癸為陰,陽氣在天,有氣而無形,需要有形之陰氣來體現(xiàn)其功用吧。
那為什么乙丙丁又稱為三奇呢?我們來把六十甲子時排入九宮看一下:
甲子旬用戊來代替,甲戌旬用己來代替,……,則六十甲子在九宮中的排布就可以知道了。以陽一局為例:
從圖中可以看出,十干落入九宮,必然是甲癸同宮,而下一旬的旬首正好可以起于次宮,則戊己庚辛壬癸順次按洛書順序排入,則就可代表60甲子時在九宮里面的排入順序。60個時辰走完,甲子戊正好落入七宮,再走完60時,甲子戊則落入四宮,再走60時,又回到一宮。則一七四,一七四,就成了死循環(huán)。所以60時為一元,5天一元,3元15天,一個節(jié)氣走完,通過加一或減一,轉(zhuǎn)入下一節(jié)氣,走出死循環(huán)。
從上圖可看出,九宮之中,有六宮有甲遁藏,而三宮沒有。沒有就是不一樣,就是奇了。甲已經(jīng)藏起來了,十干剩下的三干作為奇,就可以排入了。所以乙丙丁為三奇。為什么排入的時候,是儀順則奇逆,儀逆則奇順呢?說法挺多,牽強附會的也不少,但有說服力的不多。
關(guān)于奇儀順逆的問題,可參看我下面我轉(zhuǎn)發(fā)的博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