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在中國歷史是一個名聲不太好的宰相。 但是,卻是一個成功的宰相。 四起四落,巍然不動。身為三朝元老的蔡京,先做了開封知府,再后來,四入中樞,成為皇帝親家,真正成了朝廷百官的主宰。 蔡京的仕途至少有三次被打到,但卻奇跡般的第四次站起來,歷經(jīng)“熙寧變法”、“元祐更化”、宋哲宗的“紹述”和宋徽宗的“崇寧”等無數(shù)次風(fēng)雨,居然安然無恙,平步青云。 蔡京,功績遠比不上開國宰相趙普,變法宰相范仲淹,甚至在歷史上,蔡京的形象更趨于負面。 蔡京,為何能數(shù)次逢兇化吉,成為北宋政治風(fēng)云變幻中的不倒翁呢? 蔡京的成功源于他有自己一套為人處事之道。 點擊加載圖片 人,一言一行是要有指導(dǎo)思想的,蔡京的指導(dǎo)思想在于,他從不認為自己的言行與儒家思想背道而馳。因為儒家思想一項重要原則就是求同存異,蔡京對此領(lǐng)悟得十分透徹。在專制集權(quán)的封建王朝,朝廷大臣必須服從皇帝這個最高統(tǒng)治者的意志。 但是皇帝的意志也是因時因事不斷改變的,意志如鐵的皇帝如李世民、宋太祖的執(zhí)政思想和理念能尋到一條熟悉之路,而在命運多舛的宋徽宗時代,皇帝的意志有時候是不堅定、搖擺反復(fù)的。 如果不能適應(yīng)皇帝的搖擺反復(fù),成為政治犧牲品就成為必然,比如憂國憂民的范仲淹,比如人見人愛的蘇東坡。 蔡京從來不是一個因循守舊的人,即使特別擅長見風(fēng)使舵,蔡京的仕途也不是一帆風(fēng)順,熙豐年間,蔡京投靠一意孤行的王安石,賣力氣為新法叫好,因此獲得了豐富的政治收獲,在新黨提攜下,十幾年功夫,從一個九品錢塘縣令躍升為三品開封知府。 點擊加載圖片 變法派的靠山宋神宗去世后,朝廷大權(quán)落在太后支持的司馬光等舊黨手里。至此,一切都反轉(zhuǎn)了,王安石條線上的變法干將被罷的罷,貶的貶。 不論是新黨還是舊黨,都是為大宋效力,但是政治斗爭的你死我活變得異常殘酷。 到底誰對誰錯?蔡京找不到答案。 盡管蔡京及時改換了嘴臉,一頭扎進舊黨的懷抱,但是若干年前為新法聲嘶力竭搖旗吶喊的形象讓人記憶太深刻了,蔡京還是被貶黜到陜西永興。 應(yīng)該說,年輕時候的蔡京還是有一腔血性的,全副身心投入到變法當中,證明當時的蔡京有極強的是非觀,他認為,新法是拯救北宋的不二選擇。 但是隨著宋真宗的逝去,一切都變得一錢不值。 點擊加載圖片 這就是政治,政治永遠是圓的! 當然,蔡京不是一個平庸的人,寫得一手好字,而且善于理財,這些都是重新站起來的敲門磚。 說起宋朝四大書法家,現(xiàn)今流傳的是是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其實,本沒有蔡襄,而是蔡京,后來,由于蔡京的官聲確實太差,才將蔡京換成了蔡襄。 蔡京的書法造詣理所當然獲得了北宋最時髦文藝青年宋徽宗的熱愛,也理所當然重新進入了權(quán)力中樞。 僅靠字寫得好,在強人如林,文臣輩出的北宋能夠出人頭地,不但遠遠不夠,而且,這也太小瞧了宋徽宗的智商。 蔡京另外一項絕技就是善于為朝廷理財。 點擊加載圖片 宋徽宗上臺時候的國家財政是非常窘迫的,朝廷大臣紛紛獻計獻策,最后,解決措施集中在裁減公務(wù)員,不但裁減公務(wù)員,而且將現(xiàn)任公務(wù)員俸祿裁減一半。 宋朝一貫以來都有優(yōu)待公務(wù)員的傳統(tǒng),宋徽宗面對支離破碎的財政和義憤填膺的公務(wù)員,頭大了。 蔡京此時挺身而出,提出:“減俸非治世事也!” 蔡京深刻敏銳看出了問題所在,他認為國有不足與“用度大奢、賞賜不節(jié),宗室繁多,官職冗濫”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 國家要“增支”,必須讓百姓“節(jié)支”,因為當時的北宋,人口破天荒突破了一億人,從宋太祖時期,一直執(zhí)行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完全是藏富于民。 點擊加載圖片 蔡京的辦法擊中要害,首先是變更茶法、接著是變更鹽法,最后一大招是變更鈔票,以致當時的富商流傳一句話:“昨日是巨富,今日便淪為乞丐,全在宰相一念之間?!?/p> 老百姓的最大的海綿,當時的燕山戰(zhàn)役,蔡京向宋徽宗進言:前方將士拼命,才換來后方的天平,后方老百姓理所當然應(yīng)該做出貢獻,挨家挨戶核對人口田畝,論資出錢,一下就弄出了6200萬,這相當于朝廷好幾年的總收入?。?/p> 宋徽宗樂了! 既然當官,就不必在乎良心,凡事只唯上,不唯下,更不唯心,這就是蔡京的經(jīng)驗之談。 當然,這種經(jīng)驗完全來自于實踐,而不是書本;這種經(jīng)驗只適于深藏心底,不適于宣之于口。 思想永遠是行動的先導(dǎo)! 點擊加載圖片 無論是諂媚奉迎,還是見風(fēng)使舵,還是心狠手辣,還是顛倒黑白,蔡京都做得坦然而且充滿自信,絕無左右環(huán)顧,絕無猶豫再三,絕無后悔! 政治是圓的!蔡京也是圓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