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說過春秋單(shàn)國,西周初立國以來一直參與王室的行政活動,歷代國君權(quán)力很大,曾一度“單氏取周”(韓非子語)。其實早在商代就是單方,但商代單方較為復(fù)雜,卜辭中不但有單,還有南單、西單、東單、北單之分,稱為“四單”,這些前綴用詞應(yīng)該不僅僅表示方位,或可說明商代單方范圍較大或者族系較多,為了表達的更清楚,貞人在占卜時標以東西南北鎖定得更為精確。但也有學者認為所謂的“單”除了作方國族名外,還有“農(nóng)田標識”之意,比如“西單”并非單方的西部,而是指商王朝西部的農(nóng)田,“東單”指商王朝東部的農(nóng)田等,所以“單田”又叫“墠”,比如“東門之墠”。這些農(nóng)田一般都設(shè)在郊野之地,其地往往同時設(shè)有祭壇,用以祭祀土地之神,所以“墠”往往又跟祭祀聯(lián)系在一起,《禮記·祭法》記載:“是故王立七廟,一壇一墠。”商代單方的地理位置不確,如果卜辭中的“四單”為單地,那么單方應(yīng)該在殷王畿周圍一帶。 彈弓 “單”的甲骨文來自早期先民使用的一種原始武器,外形似“丫”,功能如叉,頂部左右兩邊裝有球狀物,可能是作以捕狩動物或防御敵人攻擊用的,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其形狀類似現(xiàn)在的“彈弓”,“單”應(yīng)該是彈弓的最早雛形。金文的“單”多了個“田”(網(wǎng)狀),其防御性功能更為突出。甲骨文中除了“單”,還有一個跟“單”密切相關(guān)的字:(單又),也作“撣”?!坝帧钡募坠俏氖恰笆殖帧保囊饬x來自“手持單器”,“單又”是作為一個從“單”族分裂出去的支族,跟單相鄰,可見單族是個支脈甚多實力不俗的部族。另“單”的甲骨文跟“干”的甲骨文類似,故有學者認為“單”即為古籍中記載的“干”。古有“干城”一說,比如《詩經(jīng)·兔罝(jū)》:“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指盾牌和城墻,比喻國家的捍衛(wèi)者。但干城確有其地,據(jù)《路史》記載:“衛(wèi)縣南有干城?!痹诮窈幽箱靠h以東一帶?!案伞焙汀皢巍币粯佣紒碜砸环N武器,族人用這種武器來保家衛(wèi)國,故“干城”成了將軍的代名詞。早單族人應(yīng)該是一個發(fā)明了這種“單”器并擅長利用這種“單”器的部族。 單的甲骨文 單方是商的附屬國,卜辭中有“……步于單”的記載,這可能是一則關(guān)于商王在單地巡視的占卜。單地辟有許多商王的農(nóng)田,東南西北各單都有,所以商王經(jīng)常要為他的農(nóng)田祈雨,比如“己卯卜,于南單立岳,雨。”岳,指祭祀,這里請求上天降雨?!?strong>貞:今日其逆旅以執(zhí)于東單,無災(zāi)?”逆旅,指凱旋歸來;執(zhí),指奴隸。意思是將降服來的奴隸作為犧牲到東單之地進行祭祀?!?strong>徙西單田,受有年。十三月。”這是商王貞問西單田,祈求上天庇佑,獲得豐年。卜辭:“單丁人豐沴于麓。”丁,通城,沴,沴氣,是一種因特殊氣候形成的對人畜不利的氣體,被古人稱為不祥之氣,“六沴”即指六氣不和。卜辭大意是住在山麓地帶的單城人遭遇惡劣氣候而形成瘟疫,這可能是最早記載的傳染病史。商王對此進行占卜,這是商王關(guān)心單人安危的辭例。 西周單叔鬲 三期卜辭:“戊辰卜,貞有來執(zhí)自(單又),今日其延于祖丁。”(單又),出自單族;延,一種祭祀;這是商王在(單又)地用奴隸作為犧牲祭祀祖?。ㄉ痰谑瓮酰?。單方不見后期卜辭,因此商晚期的單方去向不明,據(jù)西周重封姬姓單國來看,單方應(yīng)該在商末大動蕩中覆滅了。2003年在陜西眉縣境內(nèi)出土一批西周銅器,件件擁有銘文,被確定為西周單國器物。這個西周單國跟商代的單方有沒有聯(lián)系,暫時還不能確定,但既然使用同一個國名,兩則必定有所淵源。不過眉縣楊家村的單器到底是其他氏族從單國擄掠而來的還是這里曾是單氏某個支族的活動地,或者曾有商代單氏支族來此定居,這些疑問要等考古的進一步發(fā)掘。商代單方之后有單姓,應(yīng)該是最早的一支單姓,但后世單姓多認西周單國之單。 文/堰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