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的《悲憤詩》是后樂觀派 文/夢光情雨 蔡琰,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她是漢代著名學者蔡邕的女兒,博學多才,精通音律。生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時代,命運投給一代才女的底色,竟是石走沙飛,愁雨悲風,顛沛流離,飽嘗人世酸辛。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在凄涼的秋色中拍進郭沫若的歷史劇里,由其蔡文姬的《悲憤詩》更是千古傳誦,永垂文學史冊。 蔡文姬5歲時跟著父親,流徒塞外,一路擔驚受怕,從中原來到匈奴聚居的邊荒,幼小的心靈便感受了人世的艱辛。一年后,蔡文姬一家又漂泊江南,在西安陽住了9個月,傳來大赦詔令,蔡邕一家老小可以返回中原。臨別之際,五原太守王智設宴餞別。酒酣耳熱,王智向蔡邕祝酒致敬,但蔡邕態(tài)度冷淡,不作回報。王智是常侍王甫的弟弟,一向目中無人,驕狂自大,當場嘲罵蔡邕:“罪徒膽敢看輕我!”蔡邕拂袖而去。王智更加惱怒,密告朝廷:蔡邕怨恨囚放,謗訕朝廷。蔡邕得知消息,估計回到洛陽會再次受到迫害,遠走高飛,到浙江紹興。蔡文姬跟隨父親,千里迢迢,從大漠滾滾的塞北,到了山明水秀的江南。這時的蔡文姬只有6歲。 從熹平7年流放塞外開始,蔡邕一家一直流落在外,大部分時間居于江南。到了中平六年(公元前189年),局勢發(fā)生了劇變。外戚何進為誅殺宦官,召西北軍閥董卓進京。董卓進京城,殺盡宦官。東漢多年外戚與宦官的爭斗終于以兩敗俱傷告終,代之而起的是軍閥擅權,割據(jù)稱霸。董卓殺漢少帝,立漢獻帝,大權在握。董卓知道蔡邕的名聲,召其入京。這一年,蔡文姬16歲。結束了長達12年的流離生涯,洛陽暫住,蔡文姬嫁給衛(wèi)仲道,燕爾新婚,夫妻倆相敬如賓,在動蕩不安的時代里,暫時有了個安定幸運的家??珊镁安婚L,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前190年),關東州郡結成聯(lián)盟,以袁紹為盟主,起兵討伐董卓。當時董卓準備遷都長安以避鋒芒。督軍校尉周珌、城門校尉伍瓊等反對遷都,遭董卓殺害。董卓焚燒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城一片狼籍,到處斷垣殘壁。在兵荒馬亂、衣食難繼中,衛(wèi)仲道一病不起,漢初平二年,衛(wèi)仲道去世。結婚3年,蔡文姬沒有生下一男半女,丈夫去世,也難于秉告遠在長安的父親。蔡文姬懷著深切的悲痛,將衛(wèi)仲道的靈柩暫時安葬洛陽,料理結束,準備去長安。但是,軍閥混戰(zhàn),烽煙四起,交通阻斷。蔡文姬一人奔赴長安,勢不可行。無可奈何,蔡文姬回到了陳留老家,等機會再去長安與父親團聚。 蔡邕在董卓身邊,雖然備受敬重,但經常是鼓琴頌贊,政令大計的建議,董卓極少采納。漢初平三年,司徒王允和呂布密謀,殺死董卓。蔡邕在王允處聽到這個消息,流露出悲嘆的神情。王允勃然大怒,將蔡邕逮捕入獄,蔡邕死于獄中。同年3月末,董卓女婿牛輔奉命駐屯陜縣。分遣部下李傕、郭汜、張濟前往中牟攻打河南,順便在陳留、潁川一帶燒殺搶掠,這些獸兵,殘民以逞。殺了男的,“馬邊懸男頭”,謊稱殺敵多少,回去報功請賞。財物和婦女全部裝上車子,作為“戰(zhàn)利品”。李傕等人返回陜縣,正是呂布殺了董卓派李肅前來討伐的時候。李肅不敵牛輔,被呂布斬首。牛輔雖然勝了,但晚上營中無故驚擾,互相格殺。牛輔把金銀財寶分給帳下胡人支胡赤兒等侍從,讓他們用繩子從城上放下自己。支胡赤兒等人放到一半,突然松手,牛輔跌個半死,隨后他們殺了牛輔,搶了攜帶的財寶,帶走搶來的婦女、財物,進函谷關,經黃土高原,回自己的匈奴部落去了。 蔡文姬正是在陳留老家,突遭牛輔部下卻掠。牛輔死后,蔡文姬又被胡羌兵帶走,蔡文姬和眾多漢族婦女用一根繩子連成一串押困著,胡兵不時喝令快走,不停地斥罵,走得慢了,馬鞭狠命抽打。蔡文姬眼看著人世間如此慘無人道的情景,身心俱痛。后來,蔡文姬在《悲憤詩》中追記道:“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前途茫茫,何處是盡頭?蔡文姬被押到西河美稷(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南匈奴部落。一直到漢獻帝建安七年(公元前202年),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擊敗袁紹,贏得重大勝利。曹操懷念與蔡邕的情誼,想到蔡邕死后并無子嗣,將蔡文姬贖回。  蔡文姬結束12年流落南匈奴的生活,踏上返回故鄉(xiāng)的漫漫長途,此時的蔡文姬已是有兩個孩子的母親。蔡文姬回到許昌,在曹操的關心下,蔡文姬又嫁給屯田都尉董祀。雖然重新組織了家庭,但回顧身世遭遇,想到留在南匈奴的孩子,常常憂傷不已。可是沒過多久,董祀犯法當死,蔡文姬十分著急,求見曹操,此時曹操東征烏桓勝利歸來,眾名士,外族使者濟濟一堂。蔡文姬頭發(fā)蓬松,赤足而行,叩頭請罪,雖悲痛不能自拔,但陳辭清晰。曹操說:“聽了你的話,我很憐憫董祀,但判決文書已經送出,沒有辦法了?!辈涛募дf:“明公后廄駿馬萬匹,手下衛(wèi)士成林,為何吝惜一馬一士,而不肯幫助垂死之人呢!”于是曹操派人騎快馬追去,赦免董祀。 曹操令人拿出頭巾、鞋襪,讓蔡文姬穿上落座。曹操問:“令尊大人藏書海內聞名,你還能記得多少?”蔡文姬答道:“先父留下四千多卷藏書,戰(zhàn)亂中已經喪失殆盡。我能記憶的,不過四百多篇?!辈懿俾犃朔浅8吲d,說:“好,我派十個人到你那里記錄?!?span style="font-size:24px">蔡文姬說:“男女有別,只望明公給我紙筆,寫成呈上。”很快,蔡文姬呈上了記得的四百篇文章,曹操讀了贊嘆不已,欽佩蔡文姬博聞強記,才思敏捷;書法有骨氣,頗有乃父遺風。
由此得到啟發(fā),蔡文姬將生平經歷融鑄成《悲憤詩》。這是一首五言長篇敘事詩,具有濃郁的抒情成份。從漢末董卓之亂、遷都長安寫起,將自身的遭遇放在時代之中。寫董卓部隊的暴行,自己被擄,一路身受暴虐,到了南匈奴,后來解免南歸,又拋下親生骨肉。回到故鄉(xiāng),一片荒涼。 《悲憤詩》告訴人們,悲劇的時代,不管是被擄留在胡地,抑或如愿歸來,總無幸運可言,必然鑄成個人的悲劇。蔡文姬的悲劇究意何時結束?史無明文。《悲憤詩》開端:“漢季失權柄”,點明“漢”字應是東漢滅亡, 曹魏政權建立之后寫的。也許是黃初四年(公元前223年),也許是黃初七年(公元前226年),大概在50歲左右一代才女蔡文姬撒手歸去,結束了她苦難的一生。留下五言《悲憤詩》,讓人們咀嚼悲劇時代中她的人生悲劇。 蔡文姬的悲歌,在歷史的巖層里生根,成為一株詩的大樹,女性的根須,纏纏綿綿,發(fā)自肺腑的怨悱,以凄絕的悲劇力量摧裂肝腸,蔡文姬字字血滴滴淚的《悲憤詩》,是你五言的悲憤史,是你排比的生命河。 戰(zhàn)亂的風塵滾滾,“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那邊塞的蒼茫是寬銀幕的,你該推出特寫鏡頭,“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北粦?zhàn)爭的風暴擄入南匈奴,你感傷于“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終已”。你朝朝暮暮盼歸故里,而當曹操以金璧將你贖回,臨行之際,又不禁牽念拋在胡地的二子。“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頹?!?,你“去去割情戀”,“行路亦嗚咽”,“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薄?/span> 蔡文姬能詩善歌,通曉音律,聰慧靈逸,父子蔡邕藏書四千卷,在離亂中盡皆散失,你竟默寫四百篇以傳后世,這本身不也是詩意的奇跡! 感情并非大漠邊荒,一曲胡笳和弦悠悠雁鳴,調動萬千情緒的流涌。最凄悒也最美麗的芳英,飄飄,照影于心上的草坪! 因此,蔡文姬的《悲憤詩》是后樂觀派的,它已被千百萬人默寫,背誦,成為記憶宮殿里的奇花美玉,千古傳誦,永垂文學史冊。 
下午續(xù)寫一首《蔡文姬 》(現(xiàn)代詩),算是狗尾續(xù)貂吧! 蔡文姬 在深宮幽月里 嗚咽 在瀚漠流沙里 嘶吼 《胡笳十八拍》拍出滿天霜風 灼熱的琴弦上滴淚 滴血 悲憤的女兒心 又深情而溫柔 《悲憤詩》五言的悲憤史 排比的生命河 情感的詩 詩的情感 本身就是含韻的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