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國 三國名將關羽 現(xiàn)代蜀繡 郝淑萍 三國名將關羽經(jīng)常被用“忠肝義膽,義薄云天”八個字來形容 。 忠者,始終如一。理念目標一旦選定,就堅貞不變。關羽與張飛同劉備桃園結義,認定輔保劉備,復興漢室之后,就是始終不改信念。 桃園三結義銀長命鎖 清代晚期福建 銀鎖圖案源自《三國演義》開篇首回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銀鎖圖中桃林背景清晰可見,右邊的關羽捻髯而立,最為傳神,左側昂然而立者當是張飛,中間所坐之人是長兄劉備。三人相識于東漢末年亂世之際,在桃園之中,結拜為異姓兄弟,共謀天下大事。 千里走單騎 緙絲 緙絲圖中,跨馬持刀者為關羽,車中兩位夫人是關羽的皇嫂即劉備的兩位夫人甘氏與糜氏。 戰(zhàn)亂之中,關羽與劉備失散。他為護兩位皇嫂,暫時投靠曹操,但他和曹操約法三章:第一只降漢,不降曹;第二,禮待二嫂,不得怠慢;第三,一旦得知劉備下落,就會前往會合?!吧碓诓軤I,心在漢”的典故由此而來。雖說條件苛刻,但愛惜人才的曹操還是抱著一絲希望答應了關羽。于是他禮待關羽,封關羽高官并饋贈金銀美女與赤兔寶馬。關羽不為所動,得知劉備的下落之后,毅然封印辭官,帶著兩位嫂子過五關斬六將去尋義兄劉備,留下了“千里走單騎”的歷史美談。 千里走單騎長命鎖一 清代晚期湖南 千里走單騎長命鎖二 清代晚期福建 上述兩把銀鎖正中,關羽持刀捋髯而立,在其身后有兩名女子,一鎖中乘車,一鎖中站立,即指劉備的兩位夫人甘氏與糜氏。 有不忘舊主之忠,還恪守“有恩必報”之義?;馃啾谝粦?zhàn),曹操兵敗出逃華容道。負責駐守華容道的關羽雖說出發(fā)之前立下了軍令狀要抓殺曹操,但當曹操提出其曾對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不予追究,放任其去尋劉備有寬容之恩時,關羽被打動,冒著違反軍令被殺的風險釋放了曹操。三國演義把此命題為“關云長義釋曹操”。關羽“有恩必報”的義舉得到民間百姓特別是社團幫會的推崇,言其“義薄云天”。 曹操敗走華容道木板年畫 關羽在《三國演義》中并非武功最高的將領。他曾對曹操說:“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張飛)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⒗侮P前“三英戰(zhàn)呂布”,關羽與張飛、劉備三人合力才殺退呂布。就個人而言,呂布武功也在關羽之上。 關羽與張飛沖殺向前 緙絲圖 上示緙絲圖中外側是“臥蠶眉、丹鳳眼、三綹美髯”的關羽,他正與內側“黑面虬髯”,手執(zhí)長矛的張飛沖殺向前。 關羽武功并非最強,還有居功自傲的不足。他最后“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東吳軍隊俘獲后不屈被殺。然而,自隋朝起,古代統(tǒng)治者取關羽之忠義,結合宗教信仰對其不斷褒揚神化。 佛教伽藍護法關羽年畫 道教關圣帝君繡品 歷代統(tǒng)治者借助關羽之忠義思想教化臣民,不斷加封,佛教、道教應和合政治需要,宣揚關公為神靈,儒家也美化關公是 “忠義仁勇誠信”的道德偶像。忠義之德是關羽死后成神,受到膜拜的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羅貫中 毛宗崗.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M].長沙:岳麓書社,2015. [2]高春明.中華元素圖典幾何人物[M].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20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