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是七夕那段時(shí)間所寫,所以配了此圖。本來不打算發(fā)出來,好友看了文章也說有同感,所以今天就重新整理了。 都說中年人油膩,我卻一直覺得應(yīng)該用\"尷尬\"。比如在單位,三十多歲已是中年,四十多歲是資深中年,大家一起出去玩,帶你,玩不到一起,不帶你,又怕孤立你。一起吃飯,年輕人在一起聊的甚歡,加上一資深中年人,氣氛瞬間嚴(yán)肅很多。這些都不算什么,最尷尬是沒有合適的稱呼。 有一次在電梯里遇見鄰居祖孫三代,那年輕媽媽比我小十多歲,那外婆比我大十多歲,媽媽不知道讓孩子喊我什么,我不知道該喊外婆什么,喊我阿姨,那外婆不愿意,喊我奶奶,我會(huì)不自在。三分鐘乘梯時(shí)間漫長(zhǎng)的象三個(gè)小時(shí)。 另有一次是乘高鐵時(shí),鄰座祖孫三個(gè),我的年齡同樣介于那奶奶與媽媽之間,一路五個(gè)小時(shí),小家伙與我玩的甚歡,年輕的媽媽每次都不知道該讓孩子喊我什么,童言無欺,童眼更無欺,看著不象阿姨不象奶奶的我,干脆用你直接稱呼。 記得曾經(jīng)在早教中心,我聊起此類事情,一大幫年輕媽媽眾口齊聲:是的是的,特別怕遇見這樣年齡的人,因?yàn)椴恢涝撟尯⒆雍笆裁?,不喊又沒禮貌,確實(shí)很尷尬。 我常常是孩子喊什么都笑呵呵的答應(yīng),但是也曾看到過有人抱怨被喊奶奶,雖然總自嘲自己老了。那么大家一起為大齡中年人造個(gè)稱呼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