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嗲 · 主播 | 培培 來源:小十點(ID:sdikid) 前段時間,有一條新聞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 有一位媽媽報警稱,自己被家暴了??墒堑染熠s到現場,看到的滿屋子都是撕碎的課本和試卷。 媽媽當著警察的面,指著兒子鼻子大聲呵斥:“你再把剛才的話說一遍,你敢說我就讓警察把你帶去監(jiān)獄關起來?!?/p> 兒子也不甘示弱怒吼:“帶走就帶走,反正我也不想看到你?!?/p> 原來,孩子今天的作業(yè)完成得慢些,結果媽媽看不下去,沒控制情緒上手打了兒子一耳光。 可沒想到的是,兒子這次居然激烈反抗了,不僅摔了書桌,還一邊推搡一邊怒吼:“當你兒子,我倒了八輩子霉?!?/p> 媽媽抱怨地說道:“兒子越長大越不聽話,今天我看他寫作業(yè)不認真,一氣之下就把他作業(yè)撕了,沒想到他居然動手掐我,把我這胳膊都掐紫了,這孩子養(yǎng)著養(yǎng)著還養(yǎng)成仇人了。” 含辛茹苦養(yǎng)大孩子,最后卻和孩子反目成仇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 但這三種父母,卻正在用錯誤的方式,重復這種悲劇。 溺愛孩子的父母 是破壞親子關系的毒藥 還記得,前幾年震驚中外的“留學生機場弒母”案。 在日本留學五年的汪佳晶,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要四十多萬。 而她的母親,每個月的工資不過7000塊錢。她省吃儉用,為了兒子出國留學舍不得花一分錢。 而他的兒子呢?不僅不懂得體諒母親、減輕她的負擔,反而花錢大手大腳,經常出入高檔場所。 那天,汪佳晶從東京乘飛機回上海浦東,見到接機的媽媽后,他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錢到底有沒有,給不給我?!?/p> 可是這次母親實在拿不出來了,一直說沒錢。惱怒失控的他,便從行李箱拿出短刀刺了母親整整9刀。 被捕之后,面對采訪,他輕描淡寫地說:“我就是覺得母親是在騙我,不是沒有錢。我很氣憤,就一下子爆發(fā)出來了......” 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愛,最終也換不來孩子的善待。 《特別狠心特別愛》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見過太多被溺愛毀掉的孩子和家庭,卻仍然沒有理解愛的真正含義。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贊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和有效的監(jiān)督。 別成為一個沒有原則和底線的父母,別讓溺愛毀了你和孩子。 喜歡說教的父母 是破壞親子關系的殺手 央視家庭教育片《鏡子》里,記錄了這樣一組家庭。 父親可以算得上是通過自己的奮斗改變命運的人物,通過努力獲得高學歷,還有一份令人稱羨的工作。 所以他對自己的兒子也抱有極高期望,希望兒子也能出人頭地。 在這種心理下,他把兒子的生活全部安排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對他的要求只有學習這一件事。 可是在兒子家明看來,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更像一個牢籠。 每當他和父親說起自己的想法,談到自己的夢想時,都會被父親一通說教。 想去騎行,話剛說出口,就被父親厲聲拒絕,因為這是與學習無關的事。 喜歡的小動物,剛買回來,就被父親丟出了家門,覺得這是“玩物喪志”。 在他心里,父母和他的交談三句不離教育,父母愛學習勝過愛他。 就這樣一次次被父母說教、被父母否定的過程中,家明心中的反抗力量不斷積累,終于在上高中后爆發(fā)了。 他執(zhí)意要做背包客去旅行,甚至不惜以輟學相威逼,直到最后被父親禁錮在家中。 他在屋里一聲聲撕心裂肺喊“放開我”,父母在門外默默抹淚…… 也許很多人認為父親的教育理念沒有錯,但是,他的教育方法顯然錯了。 每個孩子在懂事以后,便會進行自主的思考,并逐漸產生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但是如果父母不嘗試和孩子溝通,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壓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的關系只會越走越遠,甚至成為陌生人。 孩子的想法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能夠成功地實現,但尊重和平等才是溝通最重要的意義。 在紀錄片的最后,家明淚流滿面地在鏡頭前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也許在不久將來,家明終于發(fā)現學習才是最輕松的道路,而父親也明白了該改變的是自己,可他們的關系再也回不去了。 情緒不穩(wěn)定的父母 是破壞親子關系的根源 言語上的傷害不僅會毀了父母和孩子的關系,但更可怕的是語言背后的情緒。 閨蜜剛生完孩子的那會,大寶剛滿三歲,正是貓狗都嫌的年紀,叛逆又躁動。 本來照顧小寶已經花去她大半的經歷,再看到大寶每天上躥下跳的沒有一點安分的樣子,更是覺得心累。 一天,閨蜜好不容易給小寶喂完奶,轉頭看到大寶磨磨蹭蹭的邊吃邊玩,還把桌子弄得一片狼藉。 精疲力盡的她終于忍不住了,對孩子說話的聲音立馬就大了起來:“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想吃飯就去罰站?!?/p> 這下好了,大寶眼淚馬上掉下來,一邊哭還一邊回嘴:“壞媽媽,我不想跟你好了。” 后來,閨蜜和我形容她當時的心情:就像是被一只手輕捏著心臟,心里突然揪了一下。
教育學家尹建莉曾說過:“你對孩子發(fā)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可事實上,情緒不穩(wěn)定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愛發(fā)脾氣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往往不服管教,長大后也是暴躁易怒。 他們不懂得接受外界的善意,甚至會出現“發(fā)泄傷害、復制暴力”的情況。 不管我們是否承認,這都是一個事實: 很多父母傾盡所有的愛,卻把孩子把孩子愛成了“仇人”。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卻時常用力過猛。 孩子愛父母也是天性,但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但父母和孩子之間,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 愿每一位父母與孩子,都能好好相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