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失去一個親人又失去一個親人,那種肝腸寸斷,撕心裂肺,神經(jīng)顫抖的感覺無人能懂。 人生最大的悲哀,夫妻志不同道不合,為了孩子生活在冰冷的兩條軌道上,我行我素,生活還得繼續(xù)。 人生最大的悲哀,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 人生最大的悲哀,人活著失去自由。 人生最大的悲哀,無知,不明事理,不能認清事情的真相。 人生最大的悲哀,有些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 古代常說人生有三大幸事:1.洞房花燭夜,2.他鄉(xiāng)遇故知,3.金榜題名時,相對的,古代人的人生三大悲哀也可以理解為:1.金榜題名時——同名,2.洞房花燭夜——隔壁,3.他鄉(xiāng)遇故知——債主。后來也有人說人生的三大悲哀: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 這些答案貌似全對,又貌似全不對,其實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 叔本華認為,人生的本質(zhì)是痛苦。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首先是因為人無法逃避死亡。人生最大的恐懼就來自對死亡的憂慮。但是若一人能拋卻生死,那就能一世無憂了嗎?不,人會有意志,所謂意志其實就是盲目的欲望和不可遏制的沖動。當欲望得不到滿足,人便感覺痛苦;而一種欲望得到了滿足,留給人的又是什么呢?愿望的實現(xiàn)很快就產(chǎn)生飽和,目標只是形同虛設,占有一物便意味著一物失去了魅力。欲望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的滿足總是暫時的、有限的。當愿望滿足、幸福旋即消逝之后,新的欲望就會繼之而起,欲望總是滿足一個又引起十個,永無終止,這樣欲望就永遠無法得到滿足,也是痛苦。痛苦就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叔本華認為,人生有如鐘擺,擺動于痛苦和無聊之間,痛苦和無聊是人生的兩種最后成分。 |
|
來自: 燕山茶社 > 《養(yǎng)心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