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米 ”們好,我是書單課堂的產品經理白小白??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提問:什么東西能夠殺人于無形? 點贊最高的回答只有兩個字:情緒。 不能同意再多。
最近,朋友阿晨告訴我,她媽媽最近生病了,排查原因后,竟然是媽媽從來沒發(fā)過脾氣。 阿晨的媽媽一向很溫柔,跟誰說話都是輕聲細語。生病后,在家人和醫(yī)生的細問下。她才吐露了自己的秘密: “其實每次特別生氣的時候,我都跑洗手間偷偷哭。” 不止是阿晨的媽媽,因無法正確處理壞情緒而患病的人還有很多。心理學碩士小七就曾做過一個研究,對幾百位中老人進行身體狀況和心理健康調研。后來總結數據時,發(fā)現(xiàn)一個驚人的現(xiàn)象:過去幾十年里身體經?;疾〉娜耍加幸粋€共同的特點,就是情緒不好。有的是性子急,容易暴怒;有的是長期壓抑,心事從不敢跟人說。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成年人的世界,情緒早就戒了??墒聦嵣?,情緒根本戒不掉,只是被忽略和壓抑著,等待各種大病小病找上門來。受到一點批評,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耿耿于懷,控制不住地自責、后悔。工作一整天回到家后,控制不住向親人發(fā)泄怨氣。雖然很愛孩子,卻經常說:我辛苦把你養(yǎng)大,你怎么不聽話?你看別人家XXX怎么怎么樣……長此以往,不僅讓自己陷入焦慮和困頓之中,還會連累家人,把親近的人都拖入泥潭。 曉文就曾是一個,深陷壞情緒的泥淖而無法自拔的媽媽。她來向我求助的時候,整個人都快抑郁了,話還沒說出口,眼淚卻先噴涌而出:
我真的很愛我的孩子,可我就是忍不住對他發(fā)火。 我反復告訴自己“有話要好好說”,可我一遇到兒子作業(yè)拖拉、不按時睡覺、看電視超時這些小事,就會立馬炸毛;有時候工作上不順心了,回家我就是一點就著的狀態(tài),現(xiàn)在兒子都躲著我,周末寧愿去奶奶家,也不在家陪我…… 我撫平曉文的情緒后,她又給我講了一件深深刺痛她的事情—— “有一次,我要出差,擔心兒子貪玩,就要沒收他的iPad,可兒子哭哭啼啼不肯給我。眼看飛機就趕不上了,我心急火燎地,只得警告他:快松手,我要趕不上飛機了。我當時就感覺一股火蹭的就冒上來了,從他手中一把搶過iPad,重重地砸在地上摔了個粉碎。兒子當時的反應我能記一輩子:他原本還在大哭,突然就沒聲兒了,瞬間攤在地上,嘴里念著:你不是好媽媽,我討厭你……聽到他這么說,我的心都碎了。我一把抱住他,一遍一遍跟他道歉:“媽媽錯了,媽媽錯了……”聽完曉文的講述,我打心眼里心疼,問她:“那你嘗試過哪些排解情緒的方式呢?”她想了想后說:“從那以后,我就開始刻意壓抑情緒,可我總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像洪水猛獸一樣奔涌而來。每一次抑制情緒之后,只會帶來更嚴重的情緒崩潰。就像陷入了死循環(huán)?!?/section>不忍看她受情緒的折磨,我把情緒的真相告訴了她:其實,這并不是你的錯,而是你陷入了大腦的“本能反應”。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時,本能反應有3種:對抗、逃避、僵住。比如生活中,你和兒子發(fā)生沖突,這就是一種對抗; 遇到難纏的客戶,你寧愿跟他老死不相往來,這就是逃避;
遇到領導批評,你會感覺四肢麻木,頭腦一片空白,這就是僵住。 而這些反應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會讓關系陷入惡性循環(huán)。相反,如果你掙脫這種本能反應,從本能應對轉變?yōu)橹腔蹜獙Γ湍茏约鹤銮榫w的主人了?!?/strong>用“情緒命名法” ,識別自己的情緒,當情緒被清楚的認知,焦慮就減少了大半;用“情緒魔法ABC”,360°了解情緒背后的真相,做情緒的主人; 一個月的練習之后,曉文的生活發(fā)生了質的改變:面對孩子,她能控制情緒,不再沖動發(fā)火。而孩子也不再畏懼媽媽了,經常跟媽媽聊起學校發(fā)生的大事小事。就連老公都說:“你最近好溫柔,讓我想起咱們談戀愛那會?!?/section>現(xiàn)在一年過去,曉文一家幸福感爆棚,孩子懂事、老公體貼,一家人經常一起旅行,把平凡的日子過成了詩。排走情緒垃圾,不僅讓自己身心暢快,也能讓家人如沐春風。 你好,我是海藍。雖然我現(xiàn)在是神經科學博士后和心理學碩士,幫助了無數人走出情緒的傷痛。可曾經的我,卻吃了不少情緒的苦。在我還年幼時,本來北大畢業(yè)的父親,卻被送去做了煤炭工人。懷才不遇的苦悶無處發(fā)泄,弱小的我便成為了他發(fā)泄情緒的對象:不論我多么小心翼翼,總免不了被父親一頓打罵……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下,我鍛煉出了對負面情緒強大的感知力。他牽連給我的情緒傷害,更讓我的童年痛苦不堪,這一切都讓我暗下決心:為了化解情緒帶來的傷痛,我放棄醫(yī)學上已有的榮譽和光環(huán),貸款10萬美元在全美頂尖的范德堡大學專攻心理學。2008年,祖國發(fā)生汶川大地震特大災難,在美國看到新聞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立馬回國,為苦難的同胞提供心理救援。3年來,我和家人駐扎在臨時搭建的小棚子里,為災區(qū)近10萬名師生撫平心理的傷痛。有些朋友不理解,你干嘛放棄美國優(yōu)渥的生活呢?他們可能體會不到:為別人撫平心靈的傷痛,比賺錢更有意義!而為了讓更多人不再受情緒的苦,這些年,我不斷的在各大節(jié)目分享我的心得,《天下女人》、《心理訪談》、《楊瀾訪談錄》、《減出我人生》……
楊瀾、周國平、徐小平、俞敏洪、于丹等50位名人,也對我的方法贊嘆不已! 情緒問題往往裹著家長里短的外衣,卻擁有毀滅性的力量。 前些時候,一位女高管小麗來找我,也是還沒寒暄幾句淚水就要奪眶而出:“我工作收入高,承擔了大部分的支出。老公父母的房子是我?guī)椭I的,他家人生病了也是我出錢,家務是我做,孩子也是我管…… 我對他付出那么多,可他對我卻越來越冷淡,我們一說話就想吵架。 聽到這里,我嘆了一口氣,把消除負面情緒的“特殊心法”教給了小麗。在情緒管理中,有一種很常見的心理模式,叫做“債主模式”。我們沒有人不全心全意地愛著家人。但如果每次付出時,都認為對方應該回報自己,這便是在向他人放債。在家里管孩子,你欠我一筆;幫你洗衣服,你欠我一筆;幫你做家務,你又欠我一筆……久而久之,女人難免會感到分外委屈,因為她們總是覺得是“對方欠了自己”。即便對方是你的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或者愛人,一旦覺得欠了你什么,便會本能地躲避這種負擔。在幫助丈夫承擔時再也不把自己當做債主,純粹出于愛主動為他分憂; 每天把固定時間留給自己,做讓自己開心的事; 實在控制不住的時候,就用海藍博士教的剝洋蔥法排除負面情緒…… 三個月后,小麗夫妻倆的吵架頻次銳減,生活狀態(tài)完全不一樣了。丈夫開始幫著小麗打下手做飯,兩人周末也一起出去玩,前些天還在朋友圈曬海島旅行照,比以前甜蜜了不止一個級別。這些年,我接觸了無數來尋求療愈的女性,她們是妻子、是母親、也為人子女,本身肩負著千斤重擔,卻還在受著情緒的奴役:
輔導孩子作業(yè),結果他磨蹭半小時做不出一道題,氣到頭暈眼花,還得告訴自己要做個有耐心的媽媽; 累了一天回到家,想讓老公幫忙做個家務,結果怎么叫都叫不動,一邊忍著脾氣一邊自己動手做了; 面對嚴苛的上司的責罵,不敢還嘴,永遠是同事們的“背鍋俠”,委屈都往心里吞… 只是正面積極的情緒讓我們靠近幸福;負面消極的情緒讓我們遠離幸福的軌道。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心,讓我們想極力遠離負面情緒,追逐積極情緒。我們需要的不是咒罵情緒是魔鬼,而是學習如何讓情緒成為我們的幸福的衛(wèi)士。懂得管理情緒的人,在人生各個階段都能從容不迫,遇到難事能跨過去,遇到好事也能接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