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很久以前,在一座山上的寺廟中,住著師徒倆和尚,師父無心念佛,經(jīng)常下山與朋友吃喝玩樂,徒弟則被罰干活。一個穿紅肚兜的小孩看不下去,趁師父下山時幫助小徒弟干活,師父回來時就消失。日子久了,師父看到小徒弟再多的活都能做完,覺得納悶。于是盤問徒弟,徒弟無奈,就說出真相。師父覺得事有蹊蹺,于是拿了一根帶針的紅線給小徒弟,要求他把針悄悄別到小孩的紅肚兜上。第二天師父又下山了,小徒弟因怕師父打罵,就按照師父說的做了。 第三天清晨,師父悄悄帶著鋤頭,順著紅線,看到老紅松樹的一顆小樹苗上掛著紅線,他高興極了,舉鋤便挖,挖到一個參童。他回到寺廟,把參童放到鍋里,蓋上鍋蓋,讓小徒弟燒煮。這時師父的朋友來找?guī)煾赶律?,師父推辭不掉,只能下山,臨走時,叮囑徒弟不能揭開鍋蓋。隨著不斷加熱,鍋中飄出濃郁的香氣,小徒弟好奇,打開了鍋蓋,看到鍋里煮著一顆參童,小徒弟便偷吃了一點,味道香甜,禁不住誘惑,便全都吃了。等師父急沖沖回來的時候,小徒弟一急便跑,然后兩腳輕飄飄,騰空飛翔而去,師父一看,知道參童被小和尚吃了。原來紅肚兜小孩就是那顆人參變的。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和根莖。多于秋季采挖,洗凈經(jīng)曬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稱“園參”;播種在山林野生狀態(tài)下自然生長的稱“林下山參”,習稱“籽海”。 人參小百科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腎經(jīng)。 【性能特點】 本品甘而微苦,微溫而不甚燥熱,藥力強大,為補氣強身之要藥。既善大補元氣,治氣虛欲脫;又善補脾肺之氣,治脾肺氣虛諸證;還能補氣而生津、安神、益智,治津傷口渴、消渴、心神不安、驚悸健忘等。 【功效】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安神益智。 【主治病癥】 1、氣虛欲脫證。 2、脾氣虛弱的食欲不振、嘔吐泄瀉。 3、肺氣虛弱的氣短喘促、脈虛自汗。 4、熱病津傷的口渴,消渴證。 5、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健忘。 【用法與用量】3~9g,另煎兌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使用注意】不宜與藜蘆、五靈脂同用。人參屬補虛之品,邪實而正不虛者忌服。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 【野山參鑒別】 野山參在我國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和人類不斷的采挖,野山參已經(jīng)越來越少,也導致了市場上魚龍混雜。野山參的基本鑒別方法是看'五形'、'六體'。 五形 蘆 :主根上部的根莖,野山參蘆較長,有圓蘆、堆花蘆、馬牙蘆、雁脖蘆。 艼:不定根,即根莖上生長的支根,有棗核艼、毛毛艼、艼變等。 體:即主根,根據(jù)其形狀可分“橫靈體”(又稱武體)和“順笨體”(又稱文體);皮為黃褐色或灰黃色, 斷面呈黃白色。 紋: 在主根上部的環(huán)狀橫紋,年限越久,橫紋數(shù)目越多,越緊密。橫紋僅密環(huán)于主根上部,紋理細密而深,呈螺旋狀,稱為“螺旋紋”,為純山參基本特征。 須 : 支根上生長的較細的根,須根細長,老而韌,須根上有小疣狀物,稱為珍珠疙瘩。 六體 靈:野山參體態(tài)玲瓏,體腿明顯可分,腿多為兩個,且分襠自然。 笨:野山參主根形挺直,體態(tài)笨拙不美觀,腿有兩條以上,腿的粗細長短不勻稱。 老:野山參年長皮老,呈黃褐色,環(huán)紋更加細密。 嫩:皮色白嫩,須根嫩脆色白易折斷。 橫:主根粗短并橫向生長,兩條腿多向旁伸展。 順:野山參主根順長且直。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人參有興奮與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改善學習記憶、抗休克、強心、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增強機體抗應激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廷緩衰老、調(diào)節(jié)糖代謝、促進蛋白質(zhì)合成、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腫瘤以及使促性腺激素釋放增加等作用。 實驗表明:人參提取物、人參多糖、人參多肽、人參莖葉多糖、人參非皂甙部分均有降血糖作用,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療。 【臨床配伍應用】 人參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為拯危救脫要藥,可用于元氣虛脫、肺脾心腎氣虛等癥。與其他藥物合用還可以治療多種疾?。?/p> 1、人參配附子:人參甘溫補氣,力宏固脫;附子辛熱回陽,補火救逆。兩藥相合,大補大溫,益氣回陽,治亡陽氣脫效佳。 2、人參配蛤蚧:人參甘溫善補非氣,蛤蚧性平補肺益腎。兩藥相合,補非益腎而定喘嗽,治肺腎兩虛,動輒氣喘甚效。 3、人參配麥冬、五味子:人參性溫補氣,麥冬寒涼滋陰,五味子酸收斂陰。三藥相合,益氣養(yǎng)陰、生津止渴,為治氣陰兩虛之口渴、多汗,以及消渴所常用。 人參食療方 1、泡茶法:人參切片,放入茶壺,加入開水,代茶飲,可以多次沖泡,直到人參無味道為止,或為了避免浪費,可以連人參一并食用。 2、沖粉法:把人參研磨成粉末,根據(jù)自己的身體體質(zhì),每天取一小勺人參粉末,然后用溫水服下,利于人體快速吸收,是一種大眾的人參吃法。 3、泡酒法:人參切片,泡到白酒當中,等人參的藥效融入酒中,每日可以適量服用,能祛風驅(qū)寒,活血通經(jīng)絡。 4、煮湯法:人參切片,可加入其他補品,如紅棗、桂圓、冰糖、枸杞、百合等,然后加入清水,慢火燉幾個小時,然后喝人參湯,適用于身體虛弱人群。 【溫馨提示】為保證人參的補氣藥效,服用人參時不宜飲茶水和吃白蘿卜。忌與藜蘆、五靈脂、萊菔子、皂莢同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