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歷史文化十分悠久,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下,人們根據生活經驗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俗語,這些俗語雖然簡短,但是卻蘊含著許多人生哲理,它們口口相傳,傳了一代又一代,經久不衰。這些俗語現在大多流傳于我國的農村地區(qū),就像之前常聽農村老人們說的一句“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很多人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講講。 先來講“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話是指出門在外時,如果同行的五個人中恰好有三個姓氏的話,就不要一起出遠門。古人很注重同姓氏的宗親,同姓氏的人也最團結,但是如果出遠門時同行的五個人中有三個姓氏,那么有一個人勢必是單獨的姓,如果出現利益相關的事兒,不同姓氏的人之間有可能會互相陷害詆毀,不團結,甚至加害與你。 再說“三十六人不過渡”,古時候人們過河時一般是靠小木船或者獨木橋,這種情況下是很難承受三十六人的重量的。而如果在河上發(fā)生意外的話,其危險性要比陸地上大的多。這句話中的三十六也是虛指,主要是告誡人們在過河時,無論是吊橋還是船,都不要硬擠,否則很有可能出現意外。 這句俗語在古代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適應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而放在現在來看的話,人們的思想開放,整體素質提高,法律制度完善,所以前半句放到現在來看的話,顯然不是很適用。而關于后半句,以我國現在的橋梁工程和造船技術來看,三十六人同時過河也不是什么問題。所以對于古時候流傳的俗語,我們還是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甄別,并不是所有的都適用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