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齋博物館-頭條號 2019/8/2819:42 景德鎮(zhèn)素有“十件粉彩不如一件斗彩,十件斗彩不如一件琺瑯彩”之說,從這個說法來看,足見琺瑯彩之珍貴與特殊?,m瑯彩有多特殊呢?從它的燒制地點就可知一二,清朝在景德鎮(zhèn)設(shè)立御窯廠,御窯廠負責燒制皇宮御用的瓷器,其中就包含青花、斗彩、粉彩、五彩等彩瓷,但是卻很少燒制琺瑯彩,之所以不在景德鎮(zhèn)燒制琺瑯彩,是因為皇帝對琺瑯彩特別重視,他需要近距離指揮燒制琺瑯彩瓷。所以宮廷會先從景德鎮(zhèn)御窯廠運送糯米胎到北京,然后從景德鎮(zhèn)調(diào)遣最優(yōu)秀的御用畫師進行創(chuàng)作,最后由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工匠燒制,皇帝會親自參與整個過程,發(fā)表修改意見直到燒成他滿意的琺瑯彩為止。這樣的制作等級、制作規(guī)格,不僅在清代其它瓷器無法與之相比,于清以前,亦未見過類似案例。 有一則歷史記載描述了皇帝親自參與琺瑯彩制作的過程。雍正十年八月十四日,雍正下達諭旨對琺瑯彩圖案燒制發(fā)表了自己的命令:“此瓶釉水比先雖好,其瓶淡紅地深紅花,淡綠地深綠花,太碎太小不好看,嗣后不必燒造此樣?;蝈\地或大些樹葉花樣,用心燒造,欽此?!?/span> 將琺瑯彩燒制地點定在北京之后,大大方便了皇帝親自參與其中,一旦造辦處燒制出了讓皇帝滿意的作品,皇帝往往龍顏大悅,不吝賞賜。史書記載:雍正八年三月初六日,郎中海望呈進一對琺瑯彩煙壺時,上問:“畫此壺是何人?燒造是何人?海望遂奏:“此鼻煙壺系譚榮畫的,燒琺瑯料的是鄧八格,還有太監(jiān)幾名幫助辦理燒造?!狈钪迹骸百p給鄧八格二十兩,譚榮二十兩,其余匠人等爾酌量每人賞給銀十兩,欽此?!?/span> 同樣是彩瓷,琺瑯彩為何能獨得龍心?原因在于琺瑯彩顏色特別鮮艷,燒制出的瓷器富麗堂皇,很有皇家氣派,皇帝不僅自己留著把玩,亦是賞賜臣子籠絡(luò)人心的好獎勵,史書記載:“(雍正二年)四月二十二日由驛齋到御賜臣仿琺瑯茶杯兩匣,臣(年羹堯)叩頭祗領(lǐng)訖。伏覩此種窯器,顏色清麗,制造精雅,實不讓前代之五顏六色佳品也!岳鐘琪于四月十五日領(lǐng)兵進剿番賊,俟其往后回寧,臣當宣旨賞給四個另行謝恩外,全部謝謝微忱,謹繕摺恭謝以聞。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具。” 年羹堯是雍正時期的撫遠大將軍、又是太保,極得雍正寵幸,將琺瑯彩賞賜年羹堯,足見琺瑯彩之珍貴。此外,清朝時期琺瑯彩釉料極其稀少要靠西洋進口而成瓷率低也是原因之一,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五十八記載:“西洋國……雍正四年五月復(fù)遣使進貢……各色琺瑯彩料十四塊?!保坝赫甓滤娜?,怡親王交填白脫胎酒杯五件,內(nèi)二件有暗龍。奉旨:此杯燒琺瑯。欽此。于二月二十三日燒破二件,總管宦官啟知怡親王。奉王諭:別的三件爾等留心燒造。遵此。于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瓷畫琺瑯酒杯三件,怡親王呈進?!?/span> 琺瑯彩釉料少、成瓷率低,而皇帝又極其喜愛,造就了琺瑯彩之珍貴。所以今天琺瑯彩是除了青花瓷之外最貴的瓷器拍賣品種。今天,景德鎮(zhèn)依然在燒制琺瑯彩瓷,不過不少買家買到的所謂琺瑯彩瓷很有可能是模仿琺瑯彩色彩效果的新彩瓷,琺瑯彩在古代異常昂貴,在今天也是最貴的品種之一,所以有些藏家花幾百塊買的琺瑯彩口杯,或者花了小幾千塊錢買個大師100件的瓶子,這基本上都不可能是真正的琺瑯彩,連本都不夠呢。 今天,玉齋君就帶領(lǐng)大家一起來看看史上最貴的20大琺瑯彩瓷器,讓我們一起開開眼界,興許下次自己也撞見一個未來的天價琺瑯彩亦未可知。 史上最貴之二十名 清雍正 琺瑯彩胭脂紅地梅竹紋酒圓
敞口,深腹,圈足內(nèi)收。外壁施琺瑯彩料,胭脂紅為地,近圈足處畫梅枝一株,隨杯形而生,上繪兩只小蜜蜂嗡嗡飛舞,枝頭梅花或含苞待放,或綻瓣盛開,枝底生矮竹幾叢。內(nèi)壁平素無紋,底書藍料「雍正年制」宋體字款。 史上最貴之十九名 清雍正 玫茵堂典藏琺瑯彩粉彩「平安春信」圖碗
碗直口,弧腹,外壁曲線極為柔和、唯美,至底內(nèi)收,承接圈足,底足修胎完美,胎質(zhì)細潔致密,外壁以洋彩繪就梅花、南天竺、水仙,別具匠心。外壁下側(cè)繪就一對憨態(tài)可掬鵪鶉相伴,色彩絢麗,填色工整華貴。尤鵪鶉、洞石繪就之彩,其瓷胎畫琺瑯之質(zhì)感有明顯別于粉彩之效,底施白釉,正中青花雙圈內(nèi)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史上最貴之十八名 清乾隆 御制洋彩「江山一統(tǒng)」八卦玲瓏旋轉(zhuǎn)筆筒
古人所用之物,皆附以美好寓意,清宮帝王之物更是言必有意,意必吉祥。此“清乾隆 御制洋彩 ‘江山一統(tǒng)’八卦玲瓏旋轉(zhuǎn)筆筒”便是如此。其為直筒型,制作工藝精巧絕倫,口、足邊出,環(huán)壁形足。內(nèi)施松石綠釉。筒身以天藍色地繪藍彩卷草紋成錦地,筒身上壁可旋轉(zhuǎn),繪以洋彩五色鳳、凰二禽,并遍布祥云紋。腹部中央為上下兩周小長方形開光,飾“萬字不到頭”以喻萬壽無疆,并于描金開光內(nèi)以墨彩書八卦卦象。筒身下半部繪龍馬負圖、靈龜兩只、及六岳山石及海浪靈芝。外口、足邊飾紅彩描金紋飾。底施松石綠釉,落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款。 史上最貴之十七名 清乾隆 紫紅地洋彩軋道錦上添花膽瓶
十八世紀初,洛可可風格始興于巴黎,繁麗延綿的鳳尾紋及卷草紋,加上金色,配以柔和色調(diào),風格旋即流行至法、德、意大利等國,影響遍及美術(shù)、手工藝品、室內(nèi)設(shè)計及建筑。相較歐洲巴洛克藝術(shù)及建筑之壯麗沉穩(wěn),洛可可藝術(shù)予人輕巧曼妙之感;康雍兩朝宮廷審美均趨莊嚴肅穆,此西洋風格則為之注入一股清心活潑氣息。 史上最貴之十六名 清乾隆 御制青花夾洋彩通景“桃花源”圖雙耳活環(huán)大瓶
瓶盤口,長頸中部微收,下部鼓突,兩側(cè)各置一墜環(huán)螭龍耳。頸下承橢圓型腹,圓潤飽滿,足部外撇,圏足。瓶頸足均以青花裝飾,上繪纏枝花卉間以螭龍紋,下呈如意云頭紋與蓮瓣紋,畫工細膩,發(fā)色深淺有度,活靈活現(xiàn)。器身細繪洋彩“桃花源”通景圖,施彩時用西方繪畫技法,柳樹與桃花設(shè)色深淺有別,江水以極淺淡的灰藍色料點染,水中巨石以披麻皴與斧劈皴繪制,器身上方以藍色彩料抹靄靄云氣,畫面勾染皴擦,濃淡分水,立體感強。瓶口沿及耳上活環(huán)施金彩,口內(nèi)與足底均施松石綠釉,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礬紅篆書款。 史上最貴之十五名 TOP15 清乾隆 黃地洋彩錦上添花暗八仙雙龍耳瓶
「洋彩」之名,君亦用之,透視高宗對來華西風之認同。隨著傳教士來華引入之繁密洋花、使用漸層或白彩交代立體明暗等西洋繪飾,經(jīng)屢次試驗,乾隆年間清宮匠人已能掌握采用。本品中西合璧,技精藝絕,誠洋彩佳作,極為難得。 史上最貴之十四名 清乾隆 黃地洋彩軋道錦地折枝洋花玉壺春瓶
瓶巧作纖頸撇口,垂肩豐腹,下承矮足。雙曲優(yōu)雅流麗,姿態(tài)婀娜,卻又比例恰宜,不失端莊。外壁洋彩細繪折枝洋花,有番蓮、銀蓮、百合、牽?;ā⑷潭?、蝴蝶花、桃花、水仙、石榴花、薔薇及翠菊等共廿七組,羞蕾待綻,嬌妍傲放,隙地滿施黃彩錐剔鳳尾形卷草紋,錦上添花,雅致入微,色彩豐富細膩,立體像生。 史上最貴之十三名 清 乾隆 藍地琺瑯彩雙龍蓮紋碗
史上最貴之十二名 清乾隆 瓷胎洋彩黃地錦上添花蓮紋長春百子圖雙龍耳瓶
雙龍耳瓶,以雙螭龍為耳,細節(jié)處施以礬紅描金。瓶外口及圈足外壁繪礬紅金彩回紋裝飾,不僅上下相合,亦于瓶頸左右兩側(cè)龍耳形成統(tǒng)一之視覺觀感。瓶頸以黃釉地錐劃鳳尾形卷草錦紋,與瓶下脛部黃地洋彩西番蓮紋為配,兩種西番蓮紋一縱一寬,配合器物局部造型而設(shè),顯示宮廷法度一絲不茍。 史上最貴之第十一名 清康熙 御制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圖碗
口微外撇,盌壁內(nèi)收,圈足邊沿切修規(guī)整。胎質(zhì)潔白似玉,縝密細膩,釉料純凈光亮,胎釉緊密相合。所施料彩明艷,玻璃質(zhì)感,口足邊沿各留白一周。胭脂色地,凝沉厚重。器身滿繪瑞蓮佳荷,華彩繽紛,藍倚青綠,粉伴黃白?;ǘ?,或含苞,或綻放,婀娜多姿;蓮葉,見蜷展,見枯殘,意雅趣真。底書「康熙御制」雙行四字藍料楷書款,外罩雙方框,字體工雋挺拔。 史上最貴之第十名 清雍正 琺瑯彩赭墨梅竹圖碗 藍料雙方框
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通體施潤澤白釉,器內(nèi)平素無紋,外壁一面近圈足處畫一虬勁梅樹,枝干挺秀,枝干橫亙,隨碗形而生。枝頭花朵或含苞待放,或綻瓣盛開,以淡墨細筆描畫,輕盈潔白,各有姿態(tài)。樹底生矮竹幾叢,枝葉以雙鉤筆法勾勒,密而有緒,極盡工巧。碗半壁以行書書五言詩句二句,句首以金紅料鈐一印,句尾壓尾二印。 史上最貴之第九名 清乾隆 御制洋彩江山萬代如意耳琵琶尊
乾隆官窯之中堪稱別致的彩繪佳器,其形尊貴典雅,裝飾雍容華麗,雙如意耳精巧工致,如意首系有一裝飾金彩“萬”字的紅色綬帶,生動飄逸,為乾隆朝高端精細御瓷琢器之顯著標志。 史上最貴之第八名 清乾隆 黃地洋彩「福壽連綿」圖綬帶葫蘆扁瓶 (一對)
史上最貴之第七名 清乾隆 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
史上最貴之第六名 清乾隆 御制琺瑯彩「祥云瑞蝠」開光式「四季花卉」圖紙搥瓶
史上最貴之第五名 清乾隆 洋彩黃地粉青透龍夾層吉慶有余玲瓏尊
玲瓏尊撇口折沿,寬頸溜肩,黃地細描錦地,沿下環(huán)繪如意云頭,渲染得宜,立體逼真,掛綴瓔珞串珠,其中四組配飾吉字,并有磬如祥蝠,且添盛綻番蓮四朵,橘紅亮藍,清新婉麗。另間飾雙魚四組,更添祥瑞,輔以卷延洋花,異風漫溢??v然滿飾繁密,卻有條不紊,井然見序。 史上最貴之第四名 清乾隆 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盌
史上最貴之第三名 清乾隆 御制琺瑯彩虞美人題詩盌
此盌器形雅正,弧壁渾圓略撇,胎質(zhì)細密,均凈如雪。從景德鎮(zhèn)御窯跋涉上送京師,宮中妙畫琺瑯彩,外壁寫生虞美人,黃自矜持、白怯羞緋、紅恃嬌縱、紫尚雅風,翠葉間,纖花或含蕾、或盛綻,曲莖搖曳微風中,石半掩、蝶縈繞,渲染描繪細膩如生。 史上最貴之第二名 清康熙 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
器形雅正,弧壁渾圓,高嶺為胎,質(zhì)密細膩,誠景德鎮(zhèn)御窯佳品,皚白美如雪。跋涉送京,宮中添琺瑯,外壁澀胎厚施彩,勻凈透亮。著粉紅為地,嫣緋嫩色,彷佛半怯羞容,庸須胭脂紅。畫四面梅花形開光,輕抹碧藍,內(nèi)繪群芳,恰似倚窗觀晴空,青云映花濃。 史上最貴之第一名 清乾隆 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
此件淺黃地長頸葫蘆瓶之形制與紋飾皆為乾隆時期景德鎮(zhèn)御作經(jīng)典樣式,圖案設(shè)計雅致尊貴,為此類工藝品中最具格調(diào)之御瓷佳作。當景德鎮(zhèn)御瓷藝匠采用乾隆早期于北京開發(fā)之嶄新工藝時,此類極富奢華品位之裝飾應(yīng)運而生。扎道錦地工藝源自北京內(nèi)宮作坊,是一種于釉彩色地上剔劃形式化圖案的修飾技藝,其紋飾多采花卉重菱等織錦圖案,并常出現(xiàn)于碗盤外壁,內(nèi)壁則以自然畫風繪寫意景致。在景德鎮(zhèn),此風格漸成主流并日臻完善,其以針尖刻劃精妙細微鳳尾紋,極盡華麗繁縟之巧。此瓶所繪纏枝花卉,明暗清晰有次,色調(diào)柔和微妙,盤繞于金廓礬紅[萬壽連延]圖案周圍,宛如青騰繞梁。多種顏色重疊接連,構(gòu)圖縝密緊湊、實屬罕見。 內(nèi)容來自今日頭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