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氏,小名福金,祖籍江夏(今湖北),父親叫宋韞,出身書香門第。 宋福金生不逢時,幼年父母死于戰(zhàn)亂,使她成了一個可憐的孤兒。記得父母死時福金嚇得哇哇直哭,一位將軍,即福金的養(yǎng)父吳國昪州刺史王戎,見了感到可憐,又見這小姑娘長得白白胖胖,和自己的女兒很相像,于是就將她領回家收養(yǎng)。王戎的女兒王氏只比福金年長1歲,二人自小廝打在一起,十分友善,長大后二人也形影不離。王氏待福金猶如自己的親妹妹。 說來福分不淺,吳國掌握政權的大將軍徐溫為其養(yǎng)子徐知誥聘親,指名要王戎的女兒王氏。徐溫權勢顯赫,徐知誥也領有重兵,王戎哪敢不依,女兒也只得聽從父命。但是,這事卻急壞了宋福金,她和王氏女從未分離,王氏女也舍不得與福金分開。還是王戎有主意,干脆讓宋福金作為婢女隨女兒一同去徐家。果然,女兒和福金二人都很滿意。 徐知誥卻與王戎的想法不同,他見宋福金有大家閨秀的氣質,覺得不能虧待了她讓她作丫頭,且福金和王氏本來就有姐妹之誼,自小形影不離,情同手足。于是,干脆作為媵把她和王氏二人一同娶來。作媵,也就是當小老婆,這在將軍之家,是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果然,王氏和宋福金都沒有意見,于是歡天喜地地結了婚。 福金在徐家表現得極有婦道,對丈夫和正室王氏都謙讓有禮,對公婆也很溫順。當然,徐知誥待宋福金也很好,不時去她房中看望并居住。不久,福金懷孕了,這可喜壞了徐知誥,也喜壞了正室王氏,一家人都很高興。十個月過后,宋福金生下一個男孩,這就是以后繼位當了皇帝的李璟。母因子貴,宋福金在家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了。 可惜的是,王氏因病不幸早死,宋福金痛失一位好姐姐。王氏死后,徐溫命令徐知誥將宋福金扶正。隨著徐知誥地位的不斷上升,宋福金先是被晉封為廣平郡君,后又被晉封為晉國君,成了一個貴夫人。 生了李璟之后,宋福金在以后數年間又喜得二子,即景遷和景達。這兩個兒子以后都成了南唐王朝的頂梁柱。 福金雖然貴幸無比,但仍然相當謙虛。她治家有方,處事謹慎,從來不妄言亂笑。徐知誥每有大事,常常和夫人商量。當領有吳國重兵的徐溫在金陵(今江蘇南京)病死的時候,徐知誥十分悲痛,想從自己駐兵之地的吳都廣陵(今江蘇揚州)到金陵奔喪。在這關鍵時刻,宋福金進諫說: “忠孝當然重要,現在養(yǎng)父病死,你盡忠盡孝本是應該。不過,揚州是吳都所在,你手握吳國政柄,如果離去,則會失去權力,若柄不在我,你將后悔終身?!?一番話,說得徐知誥恍然大悟。于是,知誥只派他人去金陵為養(yǎng)父料理喪事,自己則留在廣陵,進行篡奪吳國王位的準備工作。 吳天祚二年(936),徐知誥自封為齊王,將宋福金封為王妃。不久,又干脆讓傀儡皇帝楊溥禪位,自己當上了皇帝。徐知誥恢復自己原來的李姓,并自認為是唐太宗的后裔,建國號為唐,史稱南唐。知誥改名為李昪,成了后唐王朝的開國君主。宋福金被立為皇后,成為這個新建王朝的第一位國母。 立后之日,左右稱頌,大唱贊歌,皇帝李昪也說: “王朝得以建立,皇后也立了大功?!?的確,宋福金輔佐李昪,在許多關鍵問題上都把好了關。難怪李昪常對人說: “我所想不到的,皇后早就為我想好了?!?/p> 新的王朝在李昪的慘淡經營下,逐漸富強。李昪貯藏了大量兵器和錢帛,編練了一支強大的水軍,準備一旦中原有變,即進行北伐,恢復昔日唐太宗時的李唐江山。但時間不饒人,北伐機會一直未來,李昪想多活些歲月,竟然相信道士的鬼把戲,瞞著大臣服食丹藥,越食越鬼迷心竅。宋福金見此多次勸阻,李昪當著皇后的面時,總是說不再食了,但皇后一離去,就又吞一丹。結果,鬧得性情暴躁,喜怒無常,經常莫名其妙地呵斥大臣。每逢李昪無端譴責大臣時,皇后總是出來庇護,并善加勸導,不致朝政出現紊亂。當然,這樣做是相當費勁的。有時李昪丹藥發(fā)作,如出入云霧之中,飄然不省人事,福金趕忙打發(fā)人來護理,由她在皇帝身旁處理軍政大事。南唐朝臣驚奇地發(fā)現,皇后宋福金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于是更加佩服她了。 不久,李昪因丹藥中毒,病倒在床上。這時他深悔自己沒有聽從皇后的勸阻,妄想長壽延年,卻落了個一病不起。彌留之際,李昪與宋皇后商量起了兒子繼位的問題。李昪認為長子李璟文人氣質太重,只會作詩,不會治國,不如讓次子景遷繼皇位。但這樣做恐怕兄弟不和,引起內亂,于是叫皇后拿主意。宋福金征求過兒子的意見,次子景遷表示不敢越次,長子李璟也當仁不讓,于是福金就讓李昪打消廢長立次的念頭。對此,李昪并不滿意,長嘆一聲,就死去了。 皇帝李昪去世,太子李璟身邊的一群伶人魏令、馮延巳十分高興,而宰相中書侍郎孫晟看不慣這批只會寫詩填詞,不懂治國的人,就想擁宋福金臨朝聽政,以鉗制李璟及其一伙歌舞之徒。但是,宋福金想了又想,覺得不妥: 自己是婦道人家,雖然活了許多年,可從來未經征戰(zhàn),治國平天下也非婦人能為。因此堅決拒絕。她說: “臨朝聽政是武則天干的事,我怎么能仿效她呢?”于是,朝政大權全部歸于兒子李璟,宋福金被尊為太后。 從此以后,宋太后深處宮中,對于國中政事,皆不干涉,一切讓兒子去處理。起先,李璟對朝政處理得還好,打了不少勝仗,擴大了國家的疆土。但出師頻繁,兵民勞苦,對北敵的作戰(zhàn)最后卻失敗了。每當李璟朝見母親時,宋太后只是慰勞而已,沒有一句話言及軍國大事。當然,她內心是十分憂慮的。但她卻堅持說: “婦人干預外事,并不是國家之福,很可能要壞事?!?/p> 南唐保大三年(945)十月,宋太后病逝,葬于李昪墳墓之旁,其墓稱 “永陵” 。謚號為 “元敬” 。 宋福金一生謹慎謙讓,在封建社會的皇后中,應該稱得上是一位十分賢淑的女子。她完全有機會掌握朝政,但她拒絕了。她兒子李璟很不中用,朝政越搞越壞,到這時她也不出面說幾句話,又未免太迂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