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情商夜讀,ID:ieq365 卡有余額,是底氣 在韓寒的電影中有句臺詞:“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借錢開始的” 無論是生活、還是生存,沒人離得開錢,而成年人的崩潰也不僅僅是“借錢”,更是“缺錢”。 朋友很優(yōu)秀,在校期間就簽約了鐵路局。 盡管身邊的同學都很羨慕,但是她自己卻并不喜歡鐵路局那樣辛苦乏味的工作,更向往在北上廣充滿未知的生活。 所以即將入職的前兩個月,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職,獨自一人去了上海。 本以為是即將開始的白領生活,可到了上海,才知道現(xiàn)實永遠都在意料之外。 所有的房子都是押一付三,大學期間兼職攢的錢,出來爸媽給的錢,全都得搭在租房子上,連吃喝都是問題。 沒有找好工作的時間和機會,為了生存下來,只能去做門檻最低的銷售工作。 過年回家,在聚會上她跟我說,這一年太缺錢了,租的房子只能放下一張床,跟三個大老爺們共用一個衛(wèi)生間,天天早上都要敲廁所門或者被敲。 開始的一個月,天天泡面,在公司沒有加班費還主動加班,只是為了老板請吃晚飯,省一頓晚飯錢。 為了撿掉進床縫的一塊錢,把整個床墊全拖出來,累到虛脫,拿著一塊錢委屈的哭到差點斷氣。 她說,長這么大,才真的知道缺錢是什么滋味。 說到這想起前段時間看的一段對陳喬恩的采訪,她說:“我快40歲了,我單身,但是我很快樂?!?/span> “如果說未來我會是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那也是一個有錢的孤苦無依的老人?!?/span> 她經(jīng)常說:“人要活得有底氣.......生日禮物沒關系,房子我自己買,這種感覺你講出來,底氣就很足?!?/span> 說到底什么才是底氣? 是雖然青春不在,時光逝去,但卡里余額足夠,想要的一切都可以自己滿足。 一個人,財富自由的時候身體才能相對自由,而身體相對自由,精神才能更加富足和不受限制。 事有余地,留退路 作畫時留有余地是“留白”,給賞畫之人留有遐想的余地,讓人的情感的得到喘息。 而做人做事也是如此,留有余地,才能給自己留有退路。 《菜根譚》中說: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醺處。 三毛在《紫衣》里提到母親,小時候,母親要去參加同學會,她很驚訝,心里想:“原來媽媽也有同學,那么她必然是上過學的啰!” 三毛并未意識到,自己的媽媽也會看名著,也曾跳舞約會,也有過飛揚的青春。 在家庭中默默地付出久了,媽媽真的看起來只是一個不怎么說話的無用女子。 很多女性都是如此,將自己緊緊套在家庭給的枷鎖當中,不留一絲余地。 而水滿則溢,若一開始就做了完全付出自己的準備,那“丟盔棄甲”是過程,“赤身裸體”也可能就是結果了。 《朱子家訓》有言:“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處事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span> 劉毅是歷史上著名的北府軍將領,有一次任務劉毅在追捕參與叛亂的桓蔚時,桓蔚情急之下躲進了牛牧寺。 寺僧釋昌出于出家人的慈悲心腸,便將桓蔚藏了起來,劉毅發(fā)現(xiàn)后怒不可遏,雖然眾僧苦苦哀求,但他還是下令將釋昌殺了。 后在戰(zhàn)時被劉裕起兵討伐,遭敵軍追捕,逃至牛牧寺,拼命敲打寺門,僧侶也不敢開門,怕會招攬禍事。 劉毅看著身后的追兵,不禁哀嘆道:“為法自弊,一至于此!”走投無路的他最終自縊而死。 對所愛之人,付出不可太滿、太過,不然只會如畫無留白,枯燥無味。 而對敵人也大可不必趕盡殺絕,萬事終有輪回,給他人留活路,給自己留退路。 事有余地,是你對自己有所保留,不光是給自己留退路,更是讓自己心安。 心有余情,不慌張 一個人生活沒有過多地外界壓力或是對萬事萬物處之泰然,心就會有“余情”,就會有閑情雅致做許多“無用”的事。 世間有兩種快樂,第一種是因為無知,第二種是因為徹悟。 無論哪一種,都會教人做一些“無用”之事,而恰是這些“無用”,才讓人情緒不緊繃。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說過一段話:
身邊有爺爺奶奶上了年紀的,都會經(jīng)常聽到他們毫不避諱的交代自己的身后事,因為看透、看清,所以不慌張、不懼怕。 奶奶今年82歲了,前兩天兒女們才剛剛把老人接到身邊,不是孩子們不孝順,是奶奶喜歡一個人生活的自在。 奶奶一直身體特別好,經(jīng)常自己騎著電動三輪車到處溜達,走街串巷,撿一些她覺得好玩的、好看的。 奶奶家沒有小孩子,但是玩具特別多,每次去她家,在柜子里都能翻出好多,都洗的干干凈凈,奶奶自己就是一個“老頑童”“老小孩”,經(jīng)常給我展示每個玩具的玩法,其實很普通,她玩的卻十分起勁。 除了玩具,奶奶還喜歡養(yǎng)花,都不是買來的,路邊大家不要的、快死掉的,別人家養(yǎng)不活的,都拿來給奶奶養(yǎng),奶奶之前在花盆里養(yǎng)活了一株石榴樹,還結了小石榴呢。 每次心情不好了,小時候被爸媽罵了,都跑去奶奶家,奶奶總有新玩意,也總有新玩法。 也就如周國平所言: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鐘無用之情,終于成一無所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楊絳在她的百歲感言中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 從容淡定是歷經(jīng)滄桑,閱盡浮華,洗盡躁動后的返璞歸真,是一種源自內(nèi)心深處的豁達與樂觀。 心若有安處,走到哪里,都是風景,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就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 最后,愿你學會好好吃飯,好好生活;愿你學會好好睡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愿你保持初心,生活有滋有味; 愿你我的人生都能守住從容,任風來雨去,云卷云舒,歲月靜好。 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已注定,不懈怠、不強求、不做盡、自安樂。 作者簡介:阿嘞,情商夜讀作者。本文由情商夜讀(ID:ieq365)首發(fā),轉載請聯(lián)系情商夜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