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五年 (260) 曹髦被殺后,司馬昭立14歲的曹奐為帝。與曹髦一樣,曹奐也是只有虛名而無實權(quán),曹魏的大權(quán)仍歸司馬昭掌握。曹奐只做了不到六年的皇帝,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便代魏建晉,這樣,曹奐就成為曹魏的末代皇帝。 曹奐 (246—302),字景明,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這個小皇帝一即位,便懾于司馬昭的威力,封他為晉公、相國、加九錫。但這時的司馬昭已經(jīng)看不上這個頭銜,他想的是做皇帝,因此,拒絕接受。為了撈取更多的政治資本,司馬昭決定出兵滅蜀。 景元四年 (263),司馬昭令鄧艾、鐘會、諸葛緒率三路大軍進攻蜀國。蜀將姜維率兵退至劍閣。鄧艾在陰平 (今甘肅文縣西北) 想和諸葛緒聯(lián)合起來,直取成都,諸葛緒不同意,便與鐘會的軍隊匯合。鐘會有謀反之意,乘機密告諸葛緒畏懼不前,將他押回洛陽治罪,把他的軍隊歸于自己指揮之下,然后向姜維發(fā)起進攻。 劍閣素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稱,姜維憑險據(jù)守,鐘會久攻不下,無計可施。這時,鄧艾向他提出建議:“我們應該避開劍閣,偷越陰平小道,直攻涪城(今四川綿陽東),沖入蜀國的心腹?!辩姇饬怂囊庖?。于是,鄧艾率軍偷越陰平。他們在荒無人煙的山區(qū)行走七百多里,一路上披荊斬棘,遇水架橋,遇山鑿山,非常艱苦。一次,他們攀上一座高山,看到的卻是懸崖峭壁,根本沒有下山的路。鄧艾觀察了一番,便用數(shù)層毛毯把自己裹起來,翻滾而下。將士們見狀,非帝感動,便不顧生命危險,攀著樹木,沿著懸崖峭壁,從山上下來。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通過了陰平。 偷越陰平后,鄧艾率軍直奔江油(今四川江油)。江油守將馬邈開城投降。鄧艾接著攻下涪城,進軍成都,蜀國朝野一片混亂,懦弱無能的蜀后主劉禪決定投降。他一面派太仆蔣顯帶著詔書,命姜維就近向鐘會投降; 一面派尚書郎李虎,把全國戶籍檔案,送給鄧艾。這時蜀國有戶口二十八萬,人口九十四萬,武裝部隊十萬二千,政府官吏四萬。 鄧艾占領成都后,自恃功高,專斷獨行,上書司馬昭要乘勝攻吳。對鄧艾的自作主張,司馬昭很不高興,他讓監(jiān)軍衛(wèi)瓘轉(zhuǎn)告鄧艾 “任何事情都應該先行呈報,不可擅作主張,想到就做?!编嚢圆涣T休,繼續(xù)上書請戰(zhàn),這樣一來,司馬昭便猜疑他有不忠之心。 鐘會嫉妒鄧艾的功勞,便借機告鄧艾要謀反。司馬昭下令逮捕鄧艾,押回洛陽。鄧艾雖然驕傲專橫,其實并無謀反之意。在他被捕時,仰天而嘆:“我鄧艾是個忠臣,想不到竟落得如此下場?!编嚢蔀榍舴负?,鐘會沒有了后顧之憂,野心暴露出來。他認為自己功高蓋世,又有一些勇猛的將士,謀反必能成功。于是,與姜維密議起兵。景元五年(264)正月十六日,鐘會召集全體高級將領,宣稱:“接到郭太后遺詔,命鐘會起兵廢黜司馬昭。”不料部下不肯作亂,反將鐘會、姜維殺死。鄧艾手下的將士見鐘會謀反被殺,立即追趕鄧艾的囚車,準備把鄧艾接返成都。衛(wèi)瓘得到消息,因為自己曾和鐘會一起謀害鄧艾,害怕鄧艾返回成都向他報復。于是,派護軍田續(xù)等連夜追擊鄧艾。在綿竹西郊將鄧艾、鄧忠父子殺死。 滅了蜀國,又除掉了頗有野心的鐘會之流,司馬氏集團的勢力更加強大,威望也進一步提高。以曹奐為首的曹氏勢力更加孤單,已經(jīng)不可能造成多少威脅。于是,爭取知識分子的頭面人物,那些所謂的名士,便成為司馬昭的一件大事。 名士們一向依附于曹氏,反對司馬氏集團。自從司馬氏集團掌握了曹魏的實權(quán)后,許多名士仍然采取一種不合作態(tài)度,他們由于怕遭殺身之禍,不敢直接反抗。于是,輕蔑禮法,縱酒放達,玩世不恭,企圖逃避現(xiàn)實斗爭。被稱為“竹林七賢”的阮籍、嵇康、山濤、王戎、劉伶、阮咸、向秀即為其代表。在司馬昭的分化瓦解和威脅利誘之下,七賢中的阮籍、山濤、向秀等人投靠了司馬昭,只有嵇康因與曹魏的宗室聯(lián)姻,不肯屈從于他。 阮籍在司馬懿父子執(zhí)政期間,做過從事中郎、散騎常侍等官,表面上與司馬氏集團的關(guān)系還不錯。但實際上,他對司馬氏的專權(quán)不滿,又不敢公開反對,只好不聲不響,有時借酒澆愁,發(fā)泄自己的憤懣。一次,司馬昭派人到阮籍的家中說親,讓阮籍的女兒嫁給他兒子司馬炎,阮籍不同意,卻不敢說,于是,喝得酩酊大醉,一連六十多天不省人事,那個來說親的人只好回去交差作罷。但這種辦法卻不能永遠使用。景元二年(261),曹奐再次封司馬昭為晉公、相國,司馬昭不接受,于是其親信紛紛勸進,他們找阮籍寫勸進表,阮籍不能再用老辦法了,只好寫了一道,這反映了他政治上的軟弱。因他沒有公開反對司馬氏集團,所以未遭殺身之禍。 山濤在兩種勢力之間移動,把官位看得比較重。司馬昭投其所好,景元二年 (261)任命他為吏部郎。晉時繼續(xù)做官,保全祿位以終。 只有嵇康公開反對司馬氏的專權(quán)。嵇康因與魏國宗室譙王曹林的女兒結(jié)婚,成為曹家的女婿,對司馬氏集團的專權(quán)極為不滿。對司馬氏集團的官員表現(xiàn)出極端的輕蔑。一次,司馬昭集團的官員鐘會,聽說嵇康文才出眾,前去拜訪。當他騎著肥馬趕到嵇康家中時,看見嵇康正在打鐵。他裝出一副高貴的樣子,等著嵇康前去迎接。不想,嵇康只是低頭打鐵,連瞧都不瞧他。鐘會非常惱火,正打算走,嵇康忽然開口問道: “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憤憤地回答說: “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對嵇康懷恨在心。他還向司馬昭進讒言: “嵇康好比一條臥龍,千萬不能放過他?!?/p> 他們尋找一切機會對付嵇康。景元二年(261)山濤被任命為吏部郎,他舉薦嵇康代替自己的職務,結(jié)果被嵇康拒絕,而且寫了一篇有名的 《與山巨源絕交書》,文中說:“人倫有禮,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薄氨夭豢罢咂摺?,是表示蔑視虛偽禮教,“甚不可者二”更是公然對抗朝廷法制。所謂“每非湯武而薄周孔”正是揭穿司馬氏爭奪政權(quán)的陰謀。司馬昭知道此事后,起了除掉嵇康的念頭,于是,由鐘會出面,誣告: “嵇康曾經(jīng)打算幫助母丘儉謀反,而且言論放蕩、敗壞名教。”司馬昭遂將嵇康押到洛陽東市刑場斬首。反對司馬氏集團的名士也不存在了。 司馬昭在平蜀和爭取了名士的支持后,篡位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便于景元五年 (264)三月,以皇帝名義給自己進爵為晉王。當了晉王以后,自然就要立世子,也就是法定的王位繼承人。按照常規(guī),應當立長子司馬炎,但司馬昭卻特別喜歡次子司馬攸。司馬攸為人孝順,多才多藝,平易近人,名望超過司馬炎。因而,司馬昭想立他為太子,并且經(jīng)常公開地對大臣說: “我死之后,大業(yè)應當歸于攸?!彼抉R炎當然不愿意。這位長子有一副奇特的相貌,頭發(fā)長得拖到地上,兩手垂下來可以過膝。有些人相信他這副相貌,認為必是大福大貴,便有意投靠他,幫他出謀劃策,留心政事得失,商議好對策,以便司馬昭問到時,能夠?qū)Υ鹑缌?。他們當然竭力反對立司馬攸。山濤說: “廢長立少,違背禮制,是不吉利的?!辟Z充說:“中撫軍(司馬炎)有為人君的品德,不可改立他人。”何曾、裴秀說: “中撫軍眾望所歸,又有天生異相,不是當人臣的樣子?!碧就跸檎f: “前代立少子,造成國家混亂。” 聽了這些勸諫后,司馬昭決定還是立司馬炎為世子。 司馬昭為了盡快代魏稱帝,又讓魏帝給予特殊待遇,他的王妃稱后,世子則稱為太子,和皇帝的待遇一樣。就在他積極籌措篡位之際,咸熙二年 (265) 八月,忽然中風,病情迅速惡化。不久,便一命嗚呼了,終于沒過上皇帝癮。司馬昭死后,司馬炎繼為相國、晉王。賈充等人勸他仿效曹丕,代魏稱帝。 這年十二月,經(jīng)過精心準備之后,司馬炎仿效曹丕代漢的故事,接受了魏帝曹奐的禪讓,封曹奐為陳留王,改國號為晉,魏國遂亡。 曹奐退位時,年僅20歲,司馬炎對他還算寬大,使他安度天年,一直活到56歲,即西晉大安元年 (302) 才壽終正寢。追謚為元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