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宣武帝執(zhí)政時,京兆王元愉因為對當時的腐敗政治不滿,經(jīng)常聚眾飲酒,牢騷滿天,以此來發(fā)泄心中的積怨。其中有些偏激的言論,不免沖撞圣上,有損皇威。因此,他被軟禁在宗正寺中,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在這咫尺天地里,孤獨、愁悵、苦悶時時騷擾著他那破碎的心。元愉常常對天感嘆,可誰能知曉?唯有夫人楊氏的恩愛體貼和溫情勸導,才使他得到一些慰籍。正始四年 (507),楊氏生下了一個寶貝男孩,父母希望他長大后能夠振興宗氏,弘揚家門,象火炬一樣重新燃起元氏的盛光,照亮中原大地,便給他取名叫寶炬。 小寶炬的童年是不幸的。出生的第二年,父親元愉就因謀反罪被殺,他只能整天在母親身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卻不能象其他孩子一樣自由自在的玩耍。終于,10歲那年,宣武帝命歸九泉,元愉一家得以平反昭雪。小寶炬也象初飛的小燕一樣,開始勾劃著自己生活中的浪漫前景??伤峙幻靼?,生活在這樣美妙的天地里,人們之間為什么還會有殘酷無情的斗爭?于是乎,他開始到書海中尋找答案,短短幾年的光景,十六、七歲的元寶炬已經(jīng)修煉得滿腹經(jīng)綸,而且出落得一表人材,孝明帝對他十分賞識,提升他擔任直閤將軍。當時胡太后專權(quán),她的那些男妓在宮中胡作非為,引起宗室的普遍不滿。孝明帝不甘于受胡太后的奴役和擺布,同元寶炬密謀準備殺掉胡太后。不料事機敗露,元寶炬被革了職,幸好孝明帝不忘舊情,不久又重新起用元寶炬做邵縣侯,封為南陽王。孝武帝繼位后,他晉升太尉、太保、尚書令等要職。這時,丞相高歡舉兵反叛,永熙三年(534),高歡攻下洛陽,孝武帝逃往關(guān)中,投靠宇文泰。高歡就立元善見為帝,建立了東魏。 這年年底,孝武帝在長安被毒死,宇文泰立元寶炬為帝。第二年正月,在長安城西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按照鮮卑族的傳統(tǒng)方式,元寶炬拜天地之后,正式宣布繼承皇位,改年號為大統(tǒng),建立西魏。立妃子乙弗氏為皇后,長子元欽為太子,又封宇文泰為丞相,安定公。 西魏建立初期,國土只有今天陜西、甘肅的一隅之地,勢單力薄,經(jīng)濟脆弱,對外還要時刻提防著東魏的進攻和少數(shù)民族的侵擾,充滿著憂慮和危機。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元寶炬和宇文泰君臣首先抓緊內(nèi)部調(diào)整,革新財政,千方百計地發(fā)展生產(chǎn),從而壯大國家的經(jīng)濟實力。在宇文泰的主持下,西魏政府制定了二十四條新制,在實施過程中又增補了十二條,共三十六條,形成明文在全國范圍內(nèi)頒布執(zhí)行。他們還求賢若渴,任用蘇綽這樣有膽識的政治家改革財政制度,在全國普查人口,一一登記入冊,并實行租賦預算的方法,來平均賦役,同時,大量裁減不稱職的官員;集中力量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為了充分挖掘土地的潛力,又在全國大力推行均田制。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活躍了經(jīng)濟,加強了國力,使西魏初步具備了與東魏抗衡的條件。 東西魏之間的爭奪,實際上從大統(tǒng)元年(535)正月元寶炬登基的當月就開始了,東魏高歡派司馬子如率兵攻打西魏的潼關(guān)。宇文泰親自率兵駐守在灞上。東魏軍為了避其鋒芒,轉(zhuǎn)攻華州,華州正在修城,梯子都還靠在城墻外面,東魏兵卒乘機于凌晨爬梯入城,刺史王羆還沒有起床,聽到外面吵吵嚷嚷,袒胸露臂,鞋也沒穿,提了一根白棍子就大呼一聲跳到門外,東魏士卒見他這副架勢,反倒被嚇得紛紛后退,王羆乘機招集人馬,大敗東魏軍隊,司馬子如等沒占到便宜,便撤了回去。此后,雙方展開了全方位的斗爭,比智謀、拼武力,采取各種優(yōu)惠政策招攬人才,在瓦解對方的同時來壯大自己。東魏荊州刺史李愍投奔西魏,西魏文帝、宇文泰君臣下令予以重賞。為了穩(wěn)定政局,西魏政府對叛己者實行嚴厲制裁。靈州刺史曹泥和他的女婿涼州刺史劉豐等叛降東魏,宇文泰不惜一切代價,率兵征討。 大統(tǒng)二年(536),關(guān)中地區(qū)遭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幾乎顆粒無收,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死于饑餓。高歡仰天長笑,樂不可支地說: “天助我也!”他決定立即行動,抓住時機大舉進攻西魏。當年年底,高歡屯兵蒲坂,造浮橋準備渡黃河,令高敖曹攻上洛,竇泰攻潼關(guān)。第二年正月,宇文泰采取聲東擊西的戰(zhàn)術(shù),率軍東出長安四百里,長途奔襲竇泰,將其全部消滅,高歡被迫撤軍。這年閏九月,高歡又親自率兵二十萬開往蒲津,西渡黃河,在華州受到刺史王羆的攔擊之后,高歡又調(diào)轉(zhuǎn)部隊渡過洛水,屯扎在洛水南岸的許原。十月,宇文泰征集不足萬人的兵力來到渭北沙苑。先派大將達奚武帶著三名騎兵,化裝成東魏將士,混入東魏軍營,摸清了東魏軍的布置情況及行動計劃,然后采納了李弼的戰(zhàn)略,屯軍渭曲,渭曲一帶是一片泥洼地,蘆葦叢生,不便行走。宇文泰把部隊分為左右兩翼埋伏在蘆葦蕩中,等待時機。高歡自恃兵強馬壯,沒有聽取部將圍魏救趙,直取長安的建議,卻想生擒宇文泰。高歡一聲令下,士兵們潮水般地往前涌,他們看西魏兵少,都想搶立頭功。東魏軍進入渭曲之后,忽聽一陣急促的擊鼓聲,只見蘆葦叢中西魏兵蜂擁而出,一時間,殺得東魏軍暈頭轉(zhuǎn)向,四處逃竄,腿腳慢的,就變成了刀下之鬼。高歡一看部隊亂了陣腳,只顧個人逃命,損失了八萬多兵力。這一仗,宇文泰以少勝多,西魏軍凱旋渭南以后,每人栽柳樹一棵做為紀念。 本來這次出兵,高歡是胸有成竹能夠消滅宇文泰的,沒想到反而被打得屁滾尿流,他越想越不甘心,于西魏大統(tǒng)四年又派侯景、高敖曹等領(lǐng)兵進攻西魏。宇文泰再次率兵迎敵,并請西魏文帝元寶炬親自督戰(zhàn)。兩軍在邙山一帶展開了決戰(zhàn),宇文泰戰(zhàn)馬中了流箭,一下子跌了下來。這時東魏追兵逼近,都督李穆見情勢危急,靈機一動,跳下馬來,上前抓住宇文泰邊打邊罵:“敗兵走卒,你家主子跑哪兒去了?!”追上來的東魏兵將哪里會想到被打者竟是西魏丞相宇文泰,還以為是個小兵毛卒,根本不予理睬,繼續(xù)向前追趕。宇文泰總算死里逃生,接著又重新組織部隊進行反攻,轉(zhuǎn)敗為勝,大破東魏軍,殺了高敖曹。這時,高歡不得不對西魏刮目相待了。 在西魏和東魏的較量中,每取得一次勝利,文帝元寶炬就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可在這笑容之中,有時卻顯得那樣勉強,似乎在他心底里還隱藏著一種不可名狀的痛苦和辛酸。那么痛苦又來自何處呢? 文帝的皇后乙弗氏是位吐谷渾族姑娘,她性格開朗豪放,心胸寬廣,注重節(jié)儉,且善解人間風情。她生就了一副閉月羞花的美貌,明眸皓齒,白嫩迷人,長得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可謂蓋世佳人。文帝從心里喜歡她、愛她??善镁安婚L。西魏丞相宇文泰從國家利益出發(fā),主張犧牲文帝的愛情來爭取政治同盟,與柔然族通婚。 柔然族原先一直是臣服于北魏的。后來在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以后,柔然族逐漸強大,首領(lǐng)頭兵可汗經(jīng)常出兵騷亂西魏。宇文泰為了聯(lián)合柔然攻打東魏,便采取了和親的辦法,將化政公主嫁給頭兵可汗的弟弟塔寒。并決定讓文帝娶頭兵可汗的女兒郁久閭氏為皇后。通常說來,一個皇上多娶了幾個女人并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柔然卻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文帝必須廢掉他所鐘愛的皇后乙弗氏,而立郁久閭氏為皇后。作為一個男人,如果連自己所鐘愛的人都不能保護,這無疑是一種極大的痛苦,更何況元寶炬是個皇帝,至高無上的皇帝! 在那個時代,少數(shù)民族的女性能夠遠嫁中原,成為皇后,這對她們來說可是個極大的榮耀,所以對這門親事給以高度重視。大統(tǒng)四年 (538),柔然族派出了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陪嫁車七百輛,馬一萬匹,駱駝二千頭,奔赴西魏。文帝無寶炬出于無耐,只好強作歡顏,廢掉乙弗氏,立郁久閭氏為皇后。 乙弗氏被廢后,心情郁悶,削發(fā)為尼,居住在皇宮的一個側(cè)室里。郁久閭氏為了防止文帝繼續(xù)與她私通,便把她趕到了泰州。文帝雖然從國家大局出發(fā)廢了乙弗氏,然而對她的感情卻始終不變,暗自下令讓乙弗氏蓄發(fā),以便有朝一日重新召她回宮。當時正值柔然大舉進犯西魏,人們風言風語地傳說柔然是因為郁久閭氏而入侵的。不管事實究竟為何,文帝還是忍痛割愛,下手敕賜乙弗氏自盡。乙弗氏見了圣旨,不禁痛哭流涕,喊了聲 “愿皇上萬萬歲,天下康寧,我也就死而無恨了!”然后自殺而死,終年31歲。最心愛的人作了政治上的犧牲品,使文帝悲痛欲絕,茶飯不思,常常孤坐宮中,望著乙弗氏用過的遺物發(fā)呆。郁久閭氏雖然除掉了情敵,卻依舊看不到皇帝的好臉,未免郁郁不樂,生起病來,沒過多久,竟也一命歸天。 宇文泰是位足智多謀的政治家。他深知要想在殘酷的兼并戰(zhàn)爭中占據(jù)穩(wěn)固的席位,就必須擁有強大的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大統(tǒng)十六年 (550),宇文泰在軍事上推行了一項重大改革,在全國設(shè)立了八個柱國大將軍,自任最高統(tǒng)帥。廣陵王元欣掛了個虛名,每個大將軍又領(lǐng)兩開府,每個開府共二十四軍,這種新的軍事制度稱為府兵制。這一改革使西魏軍隊的戰(zhàn)斗力越來越強了。 就在這一年,東魏高洋廢掉孝靜帝自立為帝,建立了北齊,宇文泰立即率兵討伐,大軍進到建州,宇文泰見北齊軍容嚴盛,不敢輕舉妄動,只好等待時機。不巧又逢雨雪連綿,瘟疫流行,被迫無功而歸,老百姓看北齊能夠自立,也就安定下來。于是洛陽以南,平陽以東的地區(qū)都歸了北齊。大統(tǒng)十七年(551)三月,西魏皇帝元寶炬病死,終年45歲,葬于永陵,謚號文皇帝。 西魏文帝在位的17年間,國家大事實際上操縱在丞相宇文泰手中,元寶炬基本上是一個傀儡皇帝。不過,他能和宇文泰長期配合默契,這也表明,他們對內(nèi)政、外交和國事方面的許多問題,有著共同的認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