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劉宋第七任皇帝明帝劉彧簡介資料

 庶民臨風(fēng) 2019-09-11

  一、叔繼侄位,劉彧登極

  劉彧(439——472),宋文帝劉義隆第十一子。字休炳,小字榮期,生于元嘉十六年(439)十月,初封淮陽王,元嘉二十九年(452)改封湘東王。幼時,其生母沈婕妤去世,由劉駿的生母路淑媛?lián)狃B(yǎng)成人。劉彧少時脾性溫和,處事穩(wěn)重,風(fēng)姿端雅,深得路淑媛的喜愛。其三兄劉駿即皇位后,尊母親為太后,劉彧孝敬路太后,常在左右侍奉醫(yī)藥。劉駿性情暴戾、猜忌,諸弟多被無端猜忌甚至遭害,唯劉彧例外,兄弟關(guān)系融洽親熱??赡苁嵌送瑸槁诽箴B(yǎng)育長大,劉彧又能敬重兄長,遇事忍讓的緣故吧。及劉駿去世,劉子業(yè)即位后,劉彧的災(zāi)難開始了。當時文帝的十九個兒子,在南方的只剩下劉祎、劉彧、劉休仁、劉休祐、劉休范、劉休若六人,其中劉祎雖然年長,但人才庸劣,劉休范、劉休若年齡尚小,故能被劉子業(yè)容忍。劉彧和劉休仁、劉休祐年長,而且歷任重州刺史,具有政治、軍事經(jīng)驗,并擁有實力較強的軍隊,身邊圍繞有一批文武將吏,是對皇位的最大威脅,所以,被劉子業(yè)視為心腹之患,常將三人留在身邊,不得擅離宮中。三王失去了行動自由,還要時常遭受劉子業(yè)的百般凌辱。三王之中,數(shù)劉彧年長,自然成了劉子業(yè)迫害的主要目標。當他被剝光了衣服,露出一身白膘,被迫在圍欄中的泥水里爬行,用嘴去啃拌在槽中的食物,聽著劉子業(yè)刺耳的狂笑聲時,心里憤怒到了極點,表面上卻裝出一副恭順、服從的樣子,順著劉子業(yè)的號令忙忙碌碌,以博得劉子業(yè)的歡心。有好多次,劉子業(yè)動了殺念,要殺他以除后患,雖未動手,卻把劉彧嚇得不輕。這種整天擔驚受怕的日子,他實在是受夠了,所以暗中密切注視外間動靜,等待時機下手,決不坐以待斃。他的親信阮佃夫、李道兒等積極活動,在劉子業(yè)的衛(wèi)士中尋找不滿者。劉子業(yè)喜怒無常,殺戮無度,不但是王公大臣,而且左右衛(wèi)士也人人自危,各懷異志,只因懼怕劉子業(yè)的幾個爪牙宗越、譚金、童太一等,不敢輕舉妄動。劉子業(yè)的左右中,有一主衣名叫壽寂之的,特別不合劉子業(yè)的眼,劉子業(yè)一見他就恨得咬牙切齒,弄得他整日心驚肉跳,不知何時大禍臨頭。阮佃夫等得知這一情況,主動與他聯(lián)系,共謀廢弒劉子業(yè),雙方一拍即合。此時,民間盛傳“湘中當出天子”,劉子業(yè)聞知后非常不安,決定殺掉湘東王劉彧,再巡視湘州與荊州,以徹底壓下這一謠言,鞏固皇位。劉彧知形勢緊迫,連忙秘密指使親信錢藍生密切注視劉子業(yè)的行止,以便隨時動手。

  就在劉子業(yè)準備殺劉彧的頭天晚上,即景和元年(465)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劉彧一人留在秘書省,四周一片寂靜。而竹林堂那邊一片喧鬧之聲,劉子業(yè)正在親自射鬼,建安王劉休仁、山陽王劉休祐、會稽公主等都隨從前往,唯劉或不被召。種種跡象表明,他即將大禍臨頭了。而此時的劉或,一人獨困于秘書省,無法和外界聯(lián)系,只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在屋內(nèi)團團打轉(zhuǎn)。在著急中,忽聽外面一陣嘈雜之聲由遠而近,一群人來到了他的門前,還沒等他嚇得癱軟在地,門 “嘭”地一聲被撞開了,只見劉休仁一步跨進來,喜氣洋洋地向他施禮稱臣。他還未完全反應(yīng)過來,就被劉休仁拉著出了門。忙亂中他兩只鞋掉了也未來得及穿,光著腳,衣衫不整,很是狼狽。一時來到西堂,登上御座,召見眾臣。劉休仁見他頭上仍戴著烏帽,忙呼主衣前來,給他換上天子應(yīng)戴的白帽,并準備齊全羽儀。這時,眾大臣皆知劉子業(yè)已被廢弒,壽寂之已當眾宣布: “湘東王受太皇太后令,除狂主,今已平定?!北姵茧m然心中惶惑,但得知狂暴的劉子業(yè)已死,皆人人慶幸,紛紛整衣入宮拜見劉或。劉或雖未正式即位,但凡事全稱令書施行,已成為實際的皇帝了。

  劉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當夜以路太皇太后的名義發(fā)布命令,歷數(shù)劉子業(yè)的罪行,宣布由湘東王劉或篡承皇極。第二天天亮,劉子業(yè)的幾個心腹宗越等惶惶不安地入宮求見,劉或皆以禮相待,好言撫慰,眾人才稍微心安。劉或安撫住宗越等人后,又以太皇太后的名義下令,賜劉子業(yè)的同母弟、妹豫章王劉子尚和會稽公主死。

  劉子業(yè)死后,橫尸太醫(yī)閤口,無人問津。蔡興宗見了,忙找到劉或的妻兄、尚書右仆射王彧,說: “他雖然兇悖無道,但也是天下之主,宜使其葬禮粗足; 如象現(xiàn)在這樣,四海必會乘機以此為辭興兵討伐?!蓖趸蚵犃耍瑏碚覄⒒?,將蔡興宗的一席話告訴他。劉或聽了,心中暗暗感謝蔡興宗的提醒: 此時四方州鎮(zhèn)對他擁護與否,還是個未知數(shù),需小心謹慎,不能落下任何把柄,給人以可乘之機。于是,他忙令人為劉子業(yè)收尸,舉行了葬禮。

  為了進一步籠絡(luò)和穩(wěn)定人心,劉或又施了一招。劉子業(yè)是路太皇太后的孫子,而太后是皇室的長輩,在皇族和社會上都有一定影響力。劉或深知,殺了人家的親孫子,自己取而代之,不管從哪個方面講,都對不住撫養(yǎng)自己成長的太后。為寬慰太后的心,他特意提拔太后的侄子路休之為黃門侍郎,路茂之為中書侍郎。

  十二月的一個吉祥日,劉或正式即皇帝位,改年號為泰始。追尊已去世的生母為“宣太后”,立妃王氏為皇后。他這里美滋滋地當了皇帝,卻沒想到馬上引起了國內(nèi)一場大動亂。

  二、叔侄相殘 國家大亂

  劉或繼皇位后,很快下詔,進鎮(zhèn)軍將軍、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勛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劉子勛是孝武帝劉駿的第三子,年方10歲,府州事務(wù)全由長史鄧琬作主。在劉子業(yè)未死前,曾命人拿了毒藥去毒殺弟弟劉子勛,鄧琬起兵反抗,還未來得及有大的軍事行動,劉子業(yè)被宿衛(wèi)將士殺死,劉或被擁立為帝,對劉子勛加官進級的詔命也隨后送往江州。江州佐吏見到令書,都很高興,一同來見鄧琬,祝賀說: “暴亂既除,殿下(劉子勛)又開黃閤(指劉子勛加開府儀同三司),實在是公私大慶啊!”鄧琬卻深不以為然,他認為: 晉安王劉子勛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其父孝武帝劉駿也是排行第三,劉駿又是在江州刺史任上,于尋陽 (今江西九江) 起兵奪取帝位的,這一切都證明若舉劉子勛起兵,定能馬到成功!于是,他把臉一沉,將令書扔在地下說:“殿下應(yīng)當開端門,開黃閤是我輩的事情!”眾人聽了,不禁又驚又怕,但都不敢吭聲。鄧琬作主起兵后,劉子勛的七弟、荊州刺史臨海王劉子頊和六弟、會稽太守尋陽王劉子房都由其長史作主,起兵響應(yīng)。泰始二年 (466) 正月,劉子勛在尋陽即帝位,改元義嘉,正式與劉彧分庭抗禮,這樣,就爆發(fā)了一場以劉彧為首的文帝系諸王和以劉子勛為首的孝武帝系諸王之間的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大混戰(zhàn)。

  在這兩大帝系之間,雄鎮(zhèn)各方的州郡大員們支持、擁護誰呢?益州刺史蕭惠開的一段話很有代表性。蕭惠開在聞知晉安王劉子勛起兵的消息后,集合將佐,對他們說:“湘東王是太祖 (文帝) 之昭,晉安王是世祖 (孝武帝) 之穆,二人不管誰稱帝,都不是不可以的。但景和(劉子業(yè)的年號)雖然昏暴,本是世祖之嗣,他不能擔社稷之任,其下的兄弟還有很多。所以我當推奉九江?!彼纬Q江州為九江,蕭惠開旗幟鮮明地支持劉子勛,派兵前去支援。

  持蕭惠開這一觀點的州郡大員是很多的。 雍州刺史袁??、徐州刺史薛安都、 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吳郡太守顧琛、吳興太守王曇生、義興太守劉延熙等皆據(jù)州郡響應(yīng)尋陽起兵。一時普天同叛,四方兵起,各地貢計皆歸尋陽,以劉彧為首的中央政府異常孤立。

  劉彧得知尋陽舉兵,四方響應(yīng)的消息后,焦慮萬分,急召眾臣商討大計。蔡興宗建議: “今普天同叛,人有異志,宜鎮(zhèn)之以靜,以至信待人。叛者的親戚遍布宮省,若對其親友繩之以法,我朝會立即土崩瓦解,要向四方宣明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之義。物情既定,人有戰(zhàn)心,必能克敵制勝,望陛下勿憂?!眲犃?,連連稱善。于是廣施仁政,以 “罪不相及”為瓦解敵軍、鞏固軍心的主要政策。

  不久,豫州刺史殷琰起兵應(yīng)尋陽的消息傳到建康。劉彧知殷琰素無兵權(quán),一直被出身土豪的右軍參軍杜叔寶所制約,起兵附尋陽非其本意。所以,對殷琰在建康的家族厚加撫慰,無半點難為之意。

  一切準備停當之后,劉彧親自調(diào)兵遣將,討伐叛軍。以山陽王劉休祐督劉緬等西討殷琰。又派巴陵王劉休若督沈懷明、張永、蕭道成等諸軍東討會稽。東討軍是主力部隊,將士多為東境人,父子兄弟皆已歸附劉子房。劉彧為大軍送行時,特意普加宣樂:“朕方務(wù)德簡刑,使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勿要顧慮親戚。”眾人于是大悅,人人奮勇上陣。劉彧也果真履行諾言,凡叛者有親黨在建康為官的,皆讓其居職如故。

  東討軍出師不久,路太后突然去世了。因事情有點奇怪,故引起人們的種種猜測。一種說法是,自劉子勛于尋陽起兵稱帝以來,路太后心里暗暗祈禱孫子們得勝。一日,她請劉彧飲酒,在酒中偷放了毒藥。劉彧正要舉杯飲下時,旁邊的侍者暗中輕輕拉了一下他的衣襟,他馬上明白了,恭敬地站起,舉杯勸太后飲下。當日,路太后就去世了。不知這種說法正確與否,但人們看到的是,路太后去世后,劉彧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東討之軍出師之初并不太順利,這時,殿中御史吳喜請求劉彧給他三百精兵,以拼死效力于東境戰(zhàn)場。吳喜本一文人,曾任河?xùn)|太守,因此,有人站出來反對,認為吳喜只是個刀筆小吏,未曾為將,不可派其領(lǐng)兵作戰(zhàn)。中書舍人巢尚之對此卻另有見解,他對劉彧說:“吳喜當年曾隨沈慶之屢經(jīng)戰(zhàn)旅,性既勇決,又習(xí)戰(zhàn)陣,若能任其為將,必有成績?!眲犃耍c頭允諾,假吳喜為建武將軍,并挑選羽林軍勇士配給他。吳喜過去曾數(shù)次奉命至東境一帶執(zhí)行公務(wù),他性情寬厚,每到一地都施德政,故人民都很懷念他。這次吳喜率軍入討,百姓一聽“吳河?xùn)|”來,皆望風(fēng)降散,無人戀戰(zhàn),所以吳喜所到之處,無不克捷。

  密切注視前線戰(zhàn)況的劉或接到捷報: 東境軍大勝,生擒尋陽王劉子房,斬作主起兵的孔覬等。這次東境參加叛亂的軍帥共七十六人,除臨陣斬十七人外,其余者全被吳喜原宥。劉彧看著,心中掠過一陣不快: 這個吳喜,也太會送人情收買人心了。他率軍討伐之初,曾對我說過,若抓獲尋陽王劉子房及諸賊帥,全都在當?shù)靥幩馈,F(xiàn)在竟把活著的劉子房送到京師來,參加叛亂的顧琛等人也被他釋放了! 劉彧雖然心里有氣,但表面上并不表露出來。他知道,吳喜新立大功,眼下正是用人之際,不能隨便治其罪。再說,自己曾三令五申,要以寬仁待物,吳喜所為也符合自己的大政,眼下的當務(wù)之急是籠絡(luò)穩(wěn)定人心,若治吳喜的罪,豈不寒了天下人心了嗎? 于是,他掩住不快,下令: 任吳喜為步兵校尉,封竟陵縣侯。其他平東有功將領(lǐng)也一一加官進爵。

  東境平定之后,劉彧調(diào)集增援大軍,全力應(yīng)付長江中游的軍事壓力。司徒、建安王劉休仁為督軍,王玄謨?yōu)楦?,總領(lǐng)討伐事宜。諸將中,有一位出身微賤,面目丑陋的沈攸之,作戰(zhàn)勇敢,曾屢立戰(zhàn)功。前廢帝劉子業(yè)即位后,他與宗越等人成為劉子業(yè)的寵臣,參與誅戮群公,大將沈慶之就是他親自害死的。劉子業(yè)死后,劉或表面上對宗越等很和善,心里卻并不放心,不愿讓他們繼續(xù)留在朝廷。一日,他將宗越等一批人召入宮,很和氣地對他們說: “卿等遭難于暴政時期,勤勞日久,理應(yīng)得一自養(yǎng)之地,凡兵馬大郡,隨卿等選擇?!弊谠降热似饺绽镆恢便枫凡话?,一聽劉或之言,皆相顧失色,不知如何才好。后來,他們就在一起密謀作亂,并把此事告訴了沈攸之,沈攸之馬上告發(fā)了他們,劉或接報后,趁機將宗越等全部處死。沈攸之本來也被調(diào)出了宮中,由于告密而得到劉或的賞識和信任,又讓他回到宮中。劉子勛等起兵后,劉或知沈攸之智勇雙全,便派他帶兵隨王玄謨征討劉子勛,對沈攸之曾是劉子業(yè)幫兇的事并不計較。沈攸之果然不負重托,不但作戰(zhàn)勇猛,而且內(nèi)撫將士,外諧群帥,表現(xiàn)出卓越的大將風(fēng)度,為眾人所信賴,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劉或所派大軍與劉子勛的軍隊經(jīng)過激烈的戰(zhàn)斗后,戰(zhàn)爭膠著在鵲洲 (今安徽繁昌縣東北大江中) 一帶,兩軍相持不下。由于張興世等在貴口 (今安徽貴池縣西五里) 襲擊江州方面的糧米三十萬斛,使西軍十萬人不戰(zhàn)自潰。朝廷軍乘勝進軍,攻入尋陽,斬十一歲的晉安王劉子勛,并傳首建康,不久,又陷荊州。劉或下令: 賜臨海王劉子頊、安陸王劉子綏、邵陵王劉子元死。在劉子勛的將吏中,有不少人才,劉或皆欲攬為己用,曾下旨赦免他們,但不少人忠于舊主,不肯茍活于世,自殺以殉舊主。對這些死節(jié)之臣,劉或也下詔追贈。

  尋陽王劉子房被活捉后送回京師,劉或饒恕其罪,將他貶為松滋侯,養(yǎng)活起來。對劉駿的其他九個兒子,仍如平日一樣對待。劉休祐平定尋陽后返回京師,向劉或獻計:“松滋侯兄弟尚在,將來非社稷之計,宜早日安排他們的事?!眲⒒蚵犃耍闹邪蛋祷I劃起來: 三兄劉駿的幾個兒子,由部下?lián)泶鳛閬y,說明他們兄弟在百姓中還有不少的號召力,留著他們也確實會引起禍患。可自己現(xiàn)在后代幼弱,只有太子一人,能幫助自己的劉休祐,孩子也尚小。為劉宋王朝的生存著想,還是人多力量大呀。劉子房兄弟年齡在十歲左右,正是自己可以依賴的力量,所以我才沒對這些小侄子們下手啊。在劉宋政權(quán)的安危和自己父子帝位穩(wěn)固這兩個方面,劉彧一時真不知該更偏向哪邊。最后,幾經(jīng)權(quán)衡,他還是下令: 松滋侯劉子房、永嘉王劉子仁、始安王劉子真等皆賜死。劉駿的二十八個兒子,到這時全部死光了。路太后的兩個侄子路休之、路茂之也同時被殺害了。

  到泰始六年 (470),劉彧將自己剛出生的第九子蕭贊封為武陵王,出繼給劉駿,頂起這一支門戶,以表示自己的博愛之情。

  三、招降失策 城池陷落

  尋陽平定后,起初擁戴劉子勛的州郡長官紛紛派使者進京,請求投降于朝廷。益州刺史蕭惠開便是其中之一。劉彧接到蕭惠開請降的報告后,微微一笑。他知道,蕭惠開現(xiàn)在的日子很不好過。由于他平日為政嚴峻,刑誅過重,引起當?shù)赝寥说牟粷M,目前是各郡皆反,十余萬人圍攻成都,而城中只有蕭惠開帶去的部曲不足二千人。對陷入困境的蕭惠開應(yīng)不應(yīng)該準其投降呢?劉彧權(quán)衡利弊,覺得還是應(yīng)該準其投降。因為益州是西部軍事重鎮(zhèn),地勢險峻,物產(chǎn)豐沃,又地處偏遠,易形成脫離中央的獨立王國。如招降蕭惠開,既可和平收復(fù)益州,又可制止當?shù)赝寥说膭觼y,朝廷不動一兵一卒就可牢牢掌握益州,何樂而不為呢?于是,劉彧派蕭惠開的弟弟蕭惠基入川宣布圣旨,赦免蕭惠開,蕭惠開奉旨歸降。

  招降殷琰卻費了一些周折。

  殷琰起兵應(yīng)尋陽后,劉彧派劉緬率軍攻伐,自初春直到冬末,打了不少勝仗,壽陽卻仍未攻克。平定尋陽后,劉彧讓中書寫詔招降殷琰,蔡興宗以為不妥,勸劉彧說: “天下既定,是殷琰思過之日。陛下宜親賜手詔數(shù)行以安其心,使其歸降。今讓中書為詔,他必會懷疑詔書為假,將不利于早日平定一方之難。”這時的劉彧,已不象即位初那樣謙虛謹慎了,所以他對蔡興宗的勸說很不以為然,心想:殷琰面臨大兵壓境,士眾人心離叛,已到窮途末路,破城指日可待,他敢不速降嗎?何必要我親筆下詔呢?真是多此一舉。然而,事情卻果如蔡興宗所說的那樣。殷琰接到詔書后,懷疑是劉緬偽造的,不敢投降。杜叔寶又嚴密封鎖尋陽兵敗的消息,加強城中防備。劉彧見殷琰不降,很不高興,命令將投降朝廷者送到壽陽城下,讓他們向城內(nèi)喊話。這一招果然靈驗,城內(nèi)將士皆無斗志,人心渙散。

  殷琰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打算投降北魏,幸虧其主簿夏侯詳及時勸阻,才改變了主意,下決心與劉緬談判,開城投降。劉緬入城后,信守諾言,不殺戮一人,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壽陽人大悅。北魏軍趕來,見殷琰已降,只好掠奪義陽數(shù)千人而去。壽陽的及時和平解決,使壽陽未落入北魏之手。殷琰降后,劉彧未加責難,仍讓其為官,后官至少府而卒。

  對待徐州刺史薛安都,劉彧卻犯了一個無法挽回的大錯誤。

  薛安都聞知尋陽平定后,遣使請降。劉彧見南方已平,便驕傲自大起來,想趁機向北魏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力,下令要鎮(zhèn)軍將軍張永和中領(lǐng)軍沈攸之兩員大將帶五萬甲士前去迎接。

  蔡興宗對劉或的這一舉動很不贊成,向他一一陳說利害:“薛安都歸順是真心的,并無虛假,朝廷只須派一使者帶去詔書即可。今以重兵相迎,勢必引起疑懼,說不定還能招來北虜,將為患深重。若以叛臣罪重,不可不誅,則以前赦免的也不在少數(shù)。況且薛安都外據(jù)大鎮(zhèn),靠近邊陲,地險兵強,難以克勝,從國家大計出發(fā)考慮,尤其宜加以馴養(yǎng)。若他外叛,必將成為朝廷之大憂?!眲犃诵闹胁豢?,又轉(zhuǎn)向蕭道成說道: “吾欲因此北伐,卿意以為如何?”蕭道成是一員武將,很有心計,平日處事穩(wěn)重,不善夸夸其談,見劉彧問他,便恭敬地答道: “薛安都狡猾有余,今以兵逼之,恐于國不利?!眲娢奈涠级疾毁澩囊庖?,生氣地說: “諸軍猛銳,何往不克! 卿勿多言!”

薛安都見朝廷大軍北上,非常害怕,忙派人與北魏聯(lián)系,請求投降北魏,并把兒子送到北魏為人質(zhì)。北魏迅速派出一萬大軍援救彭城(今江蘇徐州),薛安都出城迎接魏軍,彭城落入北魏的控制中。當天夜里,張永攻彭城南門,遭到了猛烈的反擊,只好退兵。當時正值寒冬,大雪鋪天蓋地,泗水合冰,無法行船,只好棄船步行,士卒凍死者大半,不少人凍斷了手足。魏將尉元與薛安都前后夾擊,大破宋軍。宋軍死者達萬數(shù),枕尸六十余里,丟棄的軍資器仗不可勝計。張永也凍掉了腳指,好容易與沈攸之活著逃回了建康。

  泰始三年(467)秋,劉或又令沈攸之率軍進攻彭城。沈攸之認為泗水已干涸,無法行船,糧運不繼,堅決不同意,七次上書申述不同意見。劉或大怒,下詔責備道: “卿春季請求討伐彭城,吾恐軍士疲勞,而且去冬奔散,人心未穩(wěn),不宜出戰(zhàn),未答允卿之請求。今日便不肯為吾行了? 卿若不行,便可使吳喜獨去。”沈攸之見劉彧口氣如此嚴厲,心中害怕,只好帶兵出發(fā)。

  沈攸之軍奉旨進軍后,劉彧冷靜一考慮,覺得沈攸之所言很有道理,自己的固執(zhí)會給國家?guī)頁p失,因此急令沈攸之退兵。沈攸之退至下郅,正遇上陳顯達被北魏擊敗,北魏軍乘勝氣勢洶洶追擊沈軍。沈攸之與北魏交戰(zhàn)失敗,傍晚時引軍退入陳顯達的營壘。當晚,宋軍潰散,沈攸之棄眾南奔。這一次北伐就這樣以慘敗而告結(jié)束。

  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在劉彧平定尋陽后,都遣使請降,劉或答應(yīng)了他們的請求。后來,他們遭到青冀二州土人的猛烈攻擊,只好又向北魏求援。但他們并非真心降魏,當北魏軍欲進入他們的守城時,他們又率眾頑強抵御,于是被魏軍包圍。

  崔道固在歷城閉門拒魏,堅守一年,泰始四年(468)城被攻破,崔道固被俘。接著,幽州刺史劉休賓也出降,冀州陷落。這時,劉或派崔道固的侄子崔僧祐率數(shù)千兵士救援歷城,崔僧祐聽說歷城已陷沒,便馬上投降了北魏。

  沈文秀在東陽,堅守三年,將士晝夜拼死苦戰(zhàn),甲胄皆生蟣虱,但人人無離叛之志。朝廷遲遲不派軍隊救援,沈文秀孤軍奮戰(zhàn),力不能支,泰始五年 (469)城破被俘。青州陷落。

  至此,淮北青、冀、徐、兗四州及淮西九郡盡陷?;幢奔仁?,淮南就變成了前線,劉宋政權(quán)的地盤大大縮小了。

  四、為保后代 殘殺兄弟

  劉彧生得白白胖胖,眉慈眼善,風(fēng)度儒雅,愛好文義,好讀書。即帝位前,曾撰有《江左以來文章志》,又續(xù)衛(wèi)瓘所注《論語》兩卷,皆行于當世。即帝位后,引進不少才學(xué)之士在身邊。又讓人在華林園含芳堂講《周易》,常親自前去聽講。其行為與哥哥劉駿和侄子劉子業(yè)完全不同,完全是一個仁慈好學(xué)之君。

  然而,雖然劉彧即位時還很年輕,只有27歲,但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經(jīng)常鬧病,而且有幾次病得很厲害。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長壽之人。而他最擔心的是,太子年幼,自己百年之后,恐有人會取而代之。因此,他對那些對皇位有威脅的人和事采取了特別嚴厲的鎮(zhèn)壓措施,猜忌心也越來越嚴重。

  泰始五年 (469),發(fā)生了柳欣尉等欲擁立太尉廬江王劉祎的事情,劉彧由此開始了殘殺兄弟的行動。

  劉祎是劉彧的八哥,因為人才庸劣,不被世人看重,幾個弟弟也都輕視他。劉彧即位后,看在他是兄長的份上,任他為中書監(jiān)、太尉,而國家大事卻從不與他商討。劉祎雖然不大聰明,卻也知道對此不滿,后來柳欣尉等謀反,欲擁立他,他就與其相互呼應(yīng)起來。劉彧接到密告后,下詔降劉祎為車騎將軍、南豫州刺史,并派心腹楊運長領(lǐng)兵監(jiān)視。后來,劉彧又令有司上奏,告劉祎對皇上不滿,有怨言,請求窮治其罪。接到上奏后,他先是假惺惺地不準奏。接著,下令免劉祎的官爵,派人持節(jié)奉詔去逼令劉祎自殺。

  泰始七年,劉彧病重,對幾個弟弟越來越不放心,開始籌劃除掉他們。

  晉平王劉休祐在劉彧兄弟中排行十三,性情剛戾,素無才能,又常常違忤劉彧的旨意,兄弟間關(guān)系不洽。劉休祐任驃騎大將軍、荊州刺史期間,其左右苑景達善彈棊。劉彧聽說后,便召苑景達入宮。沒想到劉休祐卻根本不理會他那個碴,硬留住苑景達不放。對此,劉彧非常氣惱,責備他說:“汝剛戾如此,豈是為下之義!”后來也一直耿耿于懷。

  劉休祐在荊州,貪淫好財色,殘酷地剝削百姓。他聚財?shù)幕犹囟啵热?,在年初時將短錢一百交給百姓,到收獲時就要交上等白米一斛,米粒皆要徹白,不得有一粒破損。民間糴這種米,一升便需錢一百。這時,劉休祐又不要米,讓百姓按一斛好米的價格交錢。他如此這般地三轉(zhuǎn)兩轉(zhuǎn),利益便大增特增。荊州百姓不堪重剝,怨聲載道。因此,劉彧調(diào)其另任南徐州刺史,但只讓其長史、司馬等行府州事,讓他留在京師。

  盡管劉休祐留在京師,無兵無權(quán),劉彧還是對他很不放心,怕將來難以制服,便處心積慮找機會除掉他。

  泰始七年二月的一天,劉彧率臣僚出外射雉。傍晚將返時,見有一雉不肯入場,便令劉休祐射這只雉,并對他說:“若不得雉,就不要回來?!眲⑿莸v得令,單人馳馬而去,而他的隨從都在部伍后面,沒有隨他前往??粗鴦⑿莸v遠去的背影,劉彧微微一笑,向壽寂之等使了個眼色,壽寂之會意,帶幾個身強力壯的武士尾隨趕去。這時太陽將要落山,殘陽如血,劉休祐正東張西望尋找跑掉的雉時,忽然見壽寂之等正殺氣騰騰地向他逼近,不由一驚。壽寂之獰笑著,要劉休祐即刻下馬受死。劉休祐聽了,一股火氣直沖腦門,憑借著勇壯有力,揮起大拳左右排擊,眾人皆不得靠近。后有一人偷著從后面襲擊,才使他掉下馬來,眾人沖上去七手八腳將他打死。隨后,壽寂之派人飛快騎馬向劉或報告:“驃騎落馬。”劉彧聽了,心中明白事已辦妥,表面卻假作吃驚答道:“驃騎體大,落馬可不容易啊?!闭f完,忙令御醫(yī)前去看視。這時,劉休祐的左右隨從也聞訊趕來,見劉休祐已死去多時了。劉休祐死時年僅28歲。

  劉休祐死后,始安王劉休仁整日憂心忡忡,食不甘味,他知道,劉或又動殺機了,這次要遭殺身之禍的,將是他們親兄弟了。

  劉休仁在眾兄弟中排行僅次于劉或,二人都愛好文義,從小關(guān)系極好,后又共度艱難時日,在前廢帝劉子業(yè)的暴政時期同遭迫害,劉休仁用自己的機智和詼諧,多次救過劉或,劉子業(yè)被殺后,是劉休仁第一個向劉彧稱帝,把他推上了皇位。泰始初年,當四方反叛時,劉休仁親督大軍與江州方面對陣,為平定尋陽立下大功。在后來的日子里,他是劉或的得力臂膀,任司徒、尚書令、楊州刺史等要職,為劉或所倚重,內(nèi)外大臣也紛紛投靠巴結(jié)他,一時成為眾望所歸。劉彧見劉休仁權(quán)重望高,漸漸不高興起來。劉休仁是個聰明人,明白他的意思,忙上表請求解除揚州刺史一職,劉或也就順水推舟準其奏。泰始六年,劉彧又命劉休仁進位太尉,領(lǐng)司徒,劉休仁再三辭讓,不肯接受。

  劉休祐一死,劉休仁驚恐萬狀。一次,劉彧召他入尚書省,他立即大驚失色,入內(nèi)向生母楊太妃告辭。待他走后,楊太妃馬上派人隨后去察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惹得劉彧很不痛快。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劉休仁的恐懼不但未減輕,反而更加心神不寧,惶惶不安,每當晚上在尚書省值班,總是忍不住對左右嘆道:“我總算又活過了今天了!”憂慮之情溢于言表。在家中,諸妓妾圍繞其前后,歡歌笑語,其樂融融。這一切也不能使劉休仁高興起來,總是有些神不守舍地對她們說:“我不知哪一天就會喪命,你們放心,若一旦死去作鬼,亦不會來取你們。”眾妓妾聽了皆愕然,不知他為何發(fā)此悲音。過去,他總是隔十天五日的就去探視楊太妃,現(xiàn)在是每遇劉或召他,總要先去向母親問安,每去總是悲悲切切,如生離死別。

  劉休仁的擔憂并非多余,劉彧確實正加緊籌劃準備加害于他。一日,劉彧召心腹楊運長密商身后之計。楊運長慣會察言觀色,深知劉或有除掉劉休仁以保幼子之意,加上他素有野心,欲劉或死后他好居中秉權(quán),正怕劉休仁居周公之地,大權(quán)獨攬,使他的陰謀落空呢。于是,他極力支持劉或的主張,要劉或務(wù)必除掉劉休仁,以免后患。劉彧見楊運長也主張殺掉劉休仁,便暗暗打定了主意。

  忽有一日,劉或病情惡化,多次昏厥,朝廷內(nèi)外人心惶惶,大家都認定劉或死后劉休仁必能執(zhí)掌朝政,因此,大小官吏紛紛到東府造訪劉休仁的親信。而那些正在宮內(nèi)值日不能外出的官員們,則惶恐不安。劉或病情和緩后聽說此事,更加厭惡劉休仁。

  五月的一天,劉或召劉休仁入宮,對劉休仁說:“今晚先在尚書下省住一宿,明日一早再來見我。” 當天夜里,派人帶藥去賜劉休仁死。劉休仁氣得大罵: “主上得天下,是靠誰之力!孝武帝謀殺兄弟而子孫滅絕,今日又重蹈覆轍,宋祚怎能長久!”罵完,氣咻咻地將藥喝下。

  劉彧派人走后,心中惴惴不安,唯恐有變,乃硬撐病體,乘車輿出端門,聽說劉休仁已死,進去看視后才放心。隨后下詔稱劉休仁預(yù)謀反叛,謀泄畏罪自殺。他怕眾臣不服,又下詔牽強附會歷數(shù)劉休仁的罪狀,以安人心。

  劉休仁死后,劉或的心中也不是滋味。因二人年齡相仿,情趣相投,劉休仁身為宰相,是國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因太子幼弱,為身后計才出此下策。他常對親近的人講:“我與建安王年齡相鄰,少時便友好親善。景和、泰始之間,他功勳實重;只因事計交切,不得不相除,痛念之至,不能自已。”說罷,流涕不能自勝。

  巴陵王劉休若在弟兄中年齡最小,是文帝第十九子。劉休祐死后,建康民間流傳一謠言,稱劉休若有至貴之相。當時,劉休若正任荊州刺史,劉彧特意將謠言報知給他,看他有什么反應(yīng),劉休若果然憂懼交加。接著,劉彧調(diào)劉休若任南徐州刺史。劉體若的心腹將佐皆認為他若進京,肯定大禍難免。中兵參軍王敬先勸劉休若擁兵據(jù)州不受調(diào)遣,好處是上可以匡天子、除奸臣,下可以保境土、全一身。劉休若平時謹慎怕事,表面上答應(yīng)王敬先,待他出門,派人將他抓獲,報告劉彧后把他殺死了。

  劉休若來到京口 (今江蘇鎮(zhèn)江),聽說劉休仁已死,更加害怕。劉彧對這個小弟弟也確實不放心,因他和厚得人心,怕他將來傾奪幼主,只有殺了他才能免除后患??蓜⑿萑舨辉诰煟谀闲熘荽淌啡紊?,手握重兵,不宜輕易下手。為此,劉彧頗費心思。他初欲派人去殺死劉休若,又怕劉休若不奉旨;后又打算召劉休若入京,又恐其猜疑驚駭。經(jīng)反復(fù)考慮,乃定下一計: 假裝遷劉休若為江州刺史,征其還京拜官。劉彧多次親筆寫信給劉休若,言詞和氣親熱,約他回京赴七月七日宴。劉休若剛一回京,劉彧馬上派人往其宅第賜死。24歲的小弟弟劉休若死后,劉彧只剩下一個弟弟桂陽王劉休范了。因他人才凡劣,不會威脅幼主,所以才免遭殺身之禍。

  五、猜忌濫殺 安排后事

  泰始六年(470)的一天,皇宮里熱鬧非凡,鼓樂齊鳴,劉彧正在這里設(shè)盛宴大集賓客,與皇后諸妃等齊集一堂,共享歡樂。一位侍者走上前來,低聲向劉彧說了句什么,只見劉彧微笑著點點頭,侍者退下,一會兒引上一美女,在侍者的號令下,那美女的衣服被一件件剝光。劉彧看得眉開眼笑,不住搖頭晃腦。眾女眷雖覺不雅,可誰也不敢掃劉彧的興,只得裝出很感興趣的樣子觀賞,唯有皇后王氏以扇障面,公開表示她的反感。劉彧很生氣地說: “真是個外舍的窮要飯的! 今日共為歡樂,為何只你一人不看!”王皇后并不懼怕,理直氣壯地答道:“為樂之事方法很多,豈有姑姊妹集在一起而裸婦人以為笑!外舍的歡樂也很雅,決不是這個樣子?!眲犃舜笈?,喝令皇后速速離席。

  王皇后的哥哥王景文聽說此事后,贊嘆說:“皇后在家時是個懦弱小女子,沒想到現(xiàn)今竟能剛正如此!”

  當了幾年皇帝的劉彧,已不象即位初那樣勵精圖治,以國事為重,而是貪圖享樂,迷信鬼神,猜忌殺戮大臣了。象上面所講的荒唐事,對他來說已習(xí)以為常了。

  一次,劉彧令百官獻物,大臣們紛紛獻上珍器異寶和大量錢幣以取悅他。只有始興太守孫奉伯不識相,僅獻琴書而已。劉彧大怒,封藥賜其死,幸而他一會兒又消了氣,饒恕了孫奉伯,孫奉伯才免于橫死。

  劉彧末年特別迷信鬼神,忌諱很多,說話和文書用字詞都極講究,凡禍敗病喪及懷疑與此相似應(yīng)回避者,有數(shù)百千種,若有犯者必嚴加懲罰?;蕦m內(nèi)外常慮觸犯忌諱,人人擔驚受怕,朝不保夕。

  民間稱“宣陽門”為“白門”,劉或認為“白門”不吉利,特別忌諱。一次,尚書右丞江謐不慎說出了 “白門”二字,劉彧馬上變了臉色,厲聲呵斥道:“白你家門!”嚇得江謐跪在地上,一個勁磕頭謝罪,過了好久劉或才算稍解怒氣,令他離去。

  皇宮內(nèi)的禁忌尤其多,移動一下床,整修一下墻壁這樣的小事,劉彧都要先祭祀土神,讓文士作文詞祝策,象搞大型祭祀一樣。

  由于多年對北魏作戰(zhàn),國庫空竭,內(nèi)外百官的俸祿都成了問題,而劉或卻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他所需的物品,務(wù)求精美華麗,每一件都要造正御三十副,御次三十副,副又三十副,加起來是九十副。百姓負擔不起,苦不堪言。

  劉彧稱帝前為湘東王,即位后將王府宅第改為湘宮寺,其寺極為華麗壯觀。又欲在內(nèi)造十級浮圖,因無法建造,只好分造為兩個。新安太守巢尚之罷職后入朝拜見,劉或得意洋洋地向他炫耀說: “卿到湘宮寺去過沒有?此是我大功德,用錢不少?!蓖ㄖ鄙ⅡT侍郎虞愿正侍立一邊,忍不住插嘴說:“這全是百姓賣兒貼婦之錢所造,佛若有知,也當慈悲嗟愍。罪高浮圖,有什么功德!”旁邊侍者聽了皆大驚失色。劉彧氣得狠狠瞪了他一眼,怒沖沖地命人將他趕下殿。虞愿面不改色,不慌不忙地離去了。

  劉彧末年好殺戮,左右如有忤旨者,多被治罪,虞愿如此在眾人面前頂撞他,為什么能得寬容呢? 主要是虞愿追隨劉彧多年,劉彧知他忠心耿耿的緣故。對那些他不放心的人,無罪或輕罪都要治其死罪。

  預(yù)感到將不久于人世的劉或加緊安排后事,清除那些有可能危害或威脅幼子的人并安插好自己信任的人。

  那個勇健兇狠的壽寂之,就是殺掉劉子業(yè)使自己即皇位的人,這樣的人雖有功但不能信任,尤其不能留給下代。正好,有司奏壽寂之擅殺邏尉,劉彧令將其徙往越州,在半道上將其殺掉。

  不久,劉彧又接到淮陵太守吳喜的上奏,請求改任閑職中散大夫。雖然馬上準其奏,劉彧心里還是陣陣犯疑: 這個吳喜,是見我殺了壽寂之,內(nèi)心害怕,才這樣做以安我心哪。這個人太狡猾,太有心術(shù)了。孝武帝大明中 (457——464),黟、歙一帶有數(shù)千人造反,豫章王劉子尚派三千精兵討伐失利。于是,孝武帝劉駿派吳喜帶數(shù)十人至縣,經(jīng)他一番勸誘,群賊當即歸降。及泰始初東討劉子房,只率三百人,輕取十郡。百姓聞吳河?xùn)|來,便望風(fēng)自退。若不是他善于積取人情,哪能如此!再說,他竟敢違背臨行之言,將劉子房活送至京,又將多數(shù)造反將領(lǐng)釋放,這筆帳也該一起清算了! 這時又發(fā)生了一件事,促使劉或下決心及早殺掉吳喜。

  南兗州刺史蕭道成有勇有謀,劉彧對他不放心,便派吳喜率三千人北上,先造成一種聲勢,然后再將軍隊停住,由吳喜持銀壺酒封賜蕭道成,借此觀察蕭道成有何表現(xiàn)。蕭道成見到吳喜后,果然驚慌失措,不敢飲酒,欲逃亡他地。吳喜忙將真情向蕭道成和盤托出,并當面親自飲御酒以消除蕭道成的疑懼,蕭道成這才安下心來。吳喜回京后,極力向劉彧保證蕭道成沒有反意,讓劉彧放寬心。后來,有人把吳喜在南兗州的所作所為秘密報告了劉彧,劉彧對吳喜更加厭惡,但在表面上一點都不顯露出來,而是召吳喜入殿,二人親親熱熱地有說有笑。待吳喜出殿,劉或還令人把他賜給吳喜的酒菜送到吳喜的住宅。其實,他已經(jīng)準備馬上誅殺吳喜了,怕盛酒菜的食器在死人家存放不吉利,又特意囑咐不要把食器留在吳喜家,要馬上帶回來。隨后,劉彧下詔: 吳喜于宅中賜死。

  處死吳喜,劉彧恐大臣劉緬等人不安,特下詔向他們講述吳喜的種種罪狀,說他善取人情,不可留給幼主。吳喜對國家曾立下大功,如今殺他,不是忘恩負義嗎?對此,劉彧有一番解釋: 凡置官養(yǎng)士,本在利國。當其有用時,要愛之如赤子,及其為害,則畏之若仇讎豈有余暇去遠尋初功。將之為用,就象是餌藥,當人身體羸冷,要資借散石以全身,及熱一經(jīng)發(fā)動,就要去堅積以止患。哪能只記其前功而不顧后患呢。我這樣做,不是忘其功勞,而是勢不由己呀。

  這套令人寒心的用人之道,劉彧還如此津津樂道,視為法寶呢!試想,他如此待人,人家將如何待他呢?

  劉彧病勢越來越沉重,為了圖個吉利,他宣布改元泰豫,這一年是公元472年。但改元之后,他的病不但未見減輕,反而更加嚴重了。對自己的病,他已不抱任何希望了,他不放心的唯有幼子,生怕有人會取而代之。為此,他日夜不安。一次,他夢到有人告發(fā): 豫章太守劉愔欲反。醒來后,劉彧不分青紅皂白,馬上命人到豫章郡去殺死劉愔。

  該殺的人都殺得差不多了,劉彧把目光轉(zhuǎn)向了皇后之兄王景文。

  王景文即王彧,出身世族高門,其父為尚書左仆射王僧朗。他風(fēng)姿端雅,才華出眾,好言理,深得文帝劉義隆喜愛,特為劉彧娶王彧的妹妹為妃,又讓劉彧與王彧同名。劉彧稱帝后,王彧為避帝諱,特改名,以字景文行于世。劉彧對他也是非常倚重,授以尚書左仆射、揚州刺史等高官。王景文見劉彧晚年殺戮功臣名將,心中不安,曾多次求辭要職,劉彧皆不許。其實,劉彧對王景文很不放心,他知道: 王景文是皇后之兄,如自己去世后,皇后臨朝,國家大權(quán)不就自然落入他手了嗎? 因此,劉彧略施小計,自編了一個謠言: “一士不可親,弓長射殺人?!薄耙皇俊?為王,指王景文; “弓長”為張,指張永。因張永累經(jīng)戰(zhàn)陣,劉彧懷疑他在將來不能為幼主所用,所以在這里順便刺他一下。

  王景文聽到謠言后,知劉彧對自己不放心,忙上表請求解除揚州刺史一職,言辭懇切。劉彧下詔答復(fù)道:“人居貴要不要緊,只問其存心如何。貴高有危殆之懼,卑賤有填壑之憂,有心于避禍,不如無心于任運,事無巨細皆是一個道理。”對王景文解除揚州刺史的請求,并不批準。

  泰豫元年二月的一天,劉彧派人帶毒藥到王景文處,賜其死。當時,王景文正在與客人下棋,打開來人所帶的劉彧手書敕令,只見上面有賜死之語,還有劉彧的解釋:“與卿周旋,欲保全卿門戶,故有此處分?!笨戳T敕書,王景文神色不變,繼續(xù)與客人下棋。一局棋罷,又有條不紊地將棋子全斂在棋盒中,這才徐徐說出一句話:“奉敕被賜死?!辈央窌媒o客人看。王景文的部下中直兵焦度、趙志略聽后非常氣憤,對王景文說:“大丈夫怎能坐等受死! 州中有數(shù)百文武,足以一奮?!?王景文忙勸阻他們說: “知卿一片好心。如果為我著想的話,望為我家百口多考慮考慮。”因賜死只是王景文一人死,不牽連整個家族; 若以謀反罪被誅,將要株連全家百余口了。所以王景文寧愿悄悄受死而不敢舉兵反抗;劉彧賜其死,又說欲保全其門戶,道理就在于此。王景文勸住焦、趙二人后,坐下親自寫信向劉彧致謝,然后飲藥酒而亡。

  劉彧接到王景文已死的消息后,很滿意,下詔追贈開府儀同三司。

  劉彧把兄弟和外戚殺掉以免后患,那么他所信任的都是誰呢?

  褚淵在劉彧即位前曾跟隨劉彧,他風(fēng)度溫文而雅,學(xué)識淵博,處事穩(wěn)重,但又膽小怕事。劉彧很看重他,病重時,將他從吳郡太守任上急召回京。二人見面后,劉彧流淚說道: “吾已近危篤,故召卿入,欲使卿著黃羅?!彼^黃羅,即乳母之服,劉或借此言托孤之意。褚淵聞言,忙下拜領(lǐng)命。劉彧曾與褚淵商討誅建安王劉休仁之事,褚淵以為不可,劉或很生氣,斥責他說: “卿癡人! 不足以計事!”褚淵見劉或動怒,很害怕,不敢再勸,連忙同意誅殺劉休仁,劉或才高興起來。后任命他為尚書左仆射。

  尚書令袁粲為人正直,性情恬靜,不慕功名權(quán)力,劉或?qū)λ麡O為信任,也準備托孤于他。

  四月,劉或病危之際,下詔以十八弟、桂陽王劉休范為司空,尚書右仆射褚淵為護軍將軍,中將軍劉緬加右仆射,并詔褚淵、劉緬、袁粲、蔡興宗、沈攸之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褚淵平常與蕭道成很好,又向劉或推薦,于是又任蕭道成為右衛(wèi)將軍,領(lǐng)衛(wèi)尉,與袁粲等共掌機事。

  當天晚上,劉或終于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人世。終年34歲。葬于高寧陵,廟號“太宗”,謚曰 “明皇帝”。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