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弗蘭克 Robert Frank 美國 1924- 新紀實攝影的最偉大的旗手 1924年出生于瑞士的蘇黎世。他從16歲起就已經(jīng)步入瑞士的攝影界,接受過嚴格的攝影專業(yè)訓練,并且成為瑞士公認的具有才華的青年攝影家。 然而,弗蘭克無法忍受蕞爾小國瑞士的沉悶與狹隘,決心到當時最令歐洲青年向往的自由天地美國去一試身手。 1947年,弗蘭克來到了紐約,從事時裝攝影——給著名時裝雜志《哈潑市場》拍攝時裝照片,這份雜志的藝術指導是當時美國雜志界大名鼎鼎的亞歷克賽·布羅多維奇。 因《哈潑市場》的一時???,也因厭惡時裝界的虛浮,對這份人人羨慕的工作,他只干了半年就辭職了,轉(zhuǎn)向報道攝影,開始了一個自由攝影投稿者的生活。 性格深沉、喜愛思辨的弗蘭克無從感受到只重表面視覺效果的時裝攝影的吸引力,而美國的時裝界甚至美國舉國上下只以金錢為目的的拜金風氣也令他無法忍受。 然而這個身在美國的外國人,始終得不到美國社會的認可。他拍攝的作品模糊虛焦、不對稱、地平線歪斜,處處碰壁。著名的《生活》雜志一再拒絕他的照片,由精英階層組成的馬格南圖片社也拒絕他成為會員,弗蘭克在美國始終是一個異鄉(xiāng)人。 1954年,在美國攝影師沃克·埃文斯的鼓勵和支持下,弗蘭克申請了古根海姆獎金,以圖對美國文化與美國人作一番視覺考察。沃克·埃文斯在推薦信中將他描述為“天生的藝術家”,并稱他的目的是通過攝影這一方式“觀察與記錄加入美國國籍的人們在美國發(fā)現(xiàn)的、誕生于這個土地并正在向外擴展的文化所具有的意義”。 1955年,作為第一個獲得古根海姆財團獎金的外國人,弗蘭克開始了為期約兩年的環(huán)美國攝影旅行。 1958年,從旅行中拍攝的兩萬張底片中選取了83張編成的名為《美國人》的攝影集,《美國人》如一種先知般的影像預言,道破了美國的精神荒蕪的實相,這本書改變了現(xiàn)代攝影表現(xiàn)的潮流,被稱為現(xiàn)代攝影的“圣經(jīng)”。 新奧爾良的電車,《美國人》首版的封面,黑人和白人只能乘坐不同的車廂,表現(xiàn)了美國的種族隔離現(xiàn)象 路人 孤獨的老人 《大眾攝影》雜志這樣評價弗蘭克的作品:“沒有意義的模糊,粗糙的、灰霧的、傾斜的地平線、大面積的歪斜。” 他們還評價弗蘭克是“一個無趣的,憎惡收留他的國家的人”。 情侶 開電梯的女子 《美國人》描繪的代表愛國主義的標志透明而沒有意義;公眾慶典是如此空洞;宗教已攙雜商業(yè)元素;政客們,好一點的看上去或是愚蠢或是高高在上,差一點的不是自大狂就是腐敗分子。 看了《美國人》,你會覺得一個貨架上擺滿商品的國家其實并不允許有真正自由的選擇、表達和思想。會覺得美國看上去到處是醉人的笑容,似乎每個國民都樂觀向上,但事實上毫無樂趣、沉悶無比。 國旗 《美國人》以開放性的充滿詩意卻又飽含憂郁的風格照片,打破了統(tǒng)治美國攝影界的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趣味,一舉改變了現(xiàn)代攝影的審美取向。弗蘭克展示了如何用抽象表現(xiàn)主義積極、敏銳的精神來攝取影像,而又不帶任何繪畫痕跡。這些作品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紀實攝影,成為紀實攝影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技術至上論者認為他的照片在技術上尚未合格,許多照片對焦不實、構圖失衡、顆粒粗糙,而一些保守派衛(wèi)道士則認為他無視美國的“光明”,以一種充滿惡意的眼光拍攝了美國,激烈者甚至給他貼上“反美”的標簽。 帽子 然而,當十年后的性與民權革命發(fā)生時,新一代藝術家們開始認可弗蘭克,所有曾經(jīng)的負面評價都被忘卻。弗蘭克的《美國人》成為了處于拜金熱潮與冷戰(zhàn)恐懼下的美國人的焦慮、不安、冷漠、疏離的最好圖像。 評判家們稱弗蘭克是天才,稱《美國人》是靜止的電影,是沒有情節(jié)的小說,是沒有音符的交響樂,稱弗蘭克用膠片抓住了人們的靈魂。 點唱機 汽車 電視機 20世紀后半葉的紀實攝影界,以布列松“決定性瞬間”“客觀性攝影”為主流。而弗蘭克以《美國人》一舉改變了現(xiàn)代攝影的方向,他所實踐的“主觀性攝影”和“非決定性瞬間”對后來的攝影師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可以說弗蘭克重新定義了當代的攝影語言,是美國現(xiàn)代攝影界的“教父”。 當弗蘭克的天賦被認可時,他卻把攝影放下了,他不想重復自己。弗蘭克撂下一句話,“我已無須再用攝影證明我的才能了”,就轉(zhuǎn)頭拍電影去了。 而且,當他的攝影作為藝術品在市場上炙手可熱時,他將全部原始照片、底片捐贈給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并宣布不再制作那些照片。他說過,我要盡我的一切努力,不把自己和某一張照片聯(lián)系在一起。他曾撕毀、破壞自己的照片。有一張照片,顯示了他用釘子把一疊照片從正中釘穿,用鐵絲捆扎。 弗蘭克信奉“見人所不見”的攝影觀,他的觀點、方法和風格影響了一大批年輕攝影師。1994年10月,華盛頓國立美術館舉辦了名為《出動》的回顧展,為這位現(xiàn)代攝影的“教父”作了一次全景式的掃描,肯定了他對世界攝影史的巨大貢獻。 李濤老師被稱為“中國PS第一人”,是包括托馬斯在內(nèi)的很多朋友的后期啟蒙老師。他的這本后期書籍,從照片管理流程一直講到Lightroom的使用,包括了很多有意思的案例,是后期學習的必看書籍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