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員的自我訓練 ----- 主菜之東北亂燉 像吃東北亂燉一樣的去看書學習 最近有很多交易員和客戶問我能不能推薦一本書或者什么理論學習下,我知道他們的目的就是學個一招半式就能賺錢了;但是,我想了半天沒答上來;懵逼的狀態(tài)。大作手回憶錄?道氏理論?纏論?墨菲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知行合一?等等書籍我都沒敢說,當然還有很多。我沒答上來不是說這些書沒用,這些書絕對是非常牛的,而且那些都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我的顧慮是怕誤人子弟。 現在市面上關于金融市場上的分析理論少說有上百種,書籍基本數不清;理論書籍就像大雜燴一樣。我認為這些書籍都是好的,都是很好的學歷材料,但是我們的交易目的無法通過這些實現。這些理論和書籍只能為我們交易解決部分問題,交易中的很多問題或者說主要問題,這些書籍是無法解決的。 我認為,這些書籍的學習就像我們去吃東北亂燉的時候一樣,沒人能一個人吃的了一鍋,一桌人吃一鍋,都會挑出自己喜歡吃的,我喜歡吃肉我會主要吃肉然后搭點白菜。學習這些理論也是一樣的,你需要挑出適合你自己交易系統(tǒng)和習慣的書籍和理論學習。 歷史上沒有一個大佬是因為學了另外個大佬而成為大佬的 你要在期貨市場分一杯羹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市場上賺錢的方法有很多,因為隔幾年就會出一些期貨大佬。但是我們應該都同意每一位大佬都是有自己的一些理論和特殊的方法。 我們去讀前輩們寫的書和理論的時候,會發(fā)現這么個有意思的規(guī)律;沒有一個前輩們的理論是重的,也沒有一位前輩的理論和書在他成名之前就已經出來了。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交易筆記整理出來的。 以道氏理論而言,實際上是已故的查爾斯.道和威廉彼得漢密爾頓的市場智慧的結晶。道氏是道瓊斯公司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他除了向全美提供金融新聞資訊服務以外;還出版《華爾街日報》,并且擔任其主編。漢密爾頓辭世于1929年,在此之前的20年間,他為《華爾街日報》作出了輝煌卓越的編輯工作。早年的漢密爾頓作為一名記者,曾經與道氏密切合作。“纏論”是網絡名人“纏中說禪”關于證券市場的一種投資理論;理論其實不是他本人寫出來的。理論是后面的一些交易者幫他整理出來的。市場是進化的,過去的理論照搬到現在不一定就可以;這需要我們加工和提煉。 每一次理論的總結都缺失了交易者的靈魂 我們每次交易應該是依據自己的交易系統(tǒng)去交易的,交易的是你的邏輯,只要每次的邏輯是符合你的交易系統(tǒng)就是好的,某一次的結果不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做的是長期的交易。技術上有買賣點,宏觀有方向,微觀也有印證的,就是絕佳的交易;用心去感受阻力最小的方向這很重要,可以解釋為我們的盤感。用心去感受的過程,其實是就是你運用自己獨特的東西感受市場的過程。這種獨特的東西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或者他是極其復雜的,很難做到量化。 所以大師們將自己的交易方法和經驗變成理論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把他們核心和靈魂的東西完全放到理論當中去的。另外,因為理論都是嚴謹的;在每次實踐變成理論的過程中,為了達到這種嚴謹和邏輯的嚴密,都需要對實踐的東西進行刪減和加工。在金融市場中刪減過的東西特別是交易者之外的人總結的東西很難會準確體現出交易者本源的東西。至于交易者的靈魂和核心的東西更是無法奢望了。 沒人愿意嚼別人口中的口香糖 既然大師書籍中的理論是缺失了交易者靈魂的,那估計會讓很多追捧者失望了。書肯定是要讀的,也是能得到我們想要的;但是我們讀的方法和要汲取的東西是需要我們思考的。我讀了很多遍杰西利弗莫爾自傳,讀的是第一版的,翻譯過來的沒有第二者解讀過的。反復讀了很多遍。我的目的是,我自己去解讀他的思想,他的原話和他的心理活動。如果我們在別人解讀的基礎上再去解讀原著者的思想,這是有問題的。這就像是在嚼別人嚼過的口香糖一樣,無味,并且惡心;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那是不可能的。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個漢姆雷特?。?! 大師研究過程中的方法和思路是非常重要的,是要我們在他們著作中要學習和汲取的。金融市場是有極大的特殊性的,因為他是進化的和動態(tài)的,而且進化的速度和頻率是遠遠超出我們想象的。所以過往的東西是不能照搬的。 我們的目的是要構建自己的交易系統(tǒng)以達到盈利的目的。交易系統(tǒng)是有很多因素構成的,每個因素我們都可以去大師的著作中去汲取,我們只汲取我們想要得東西。我記得“纏論”是依據市場最基本的確定性“任何走勢都會結束”為基礎的。“任何走勢都是會結束的”這是多么簡單的一個市場理論,多么確定的,但是又是多么容易讓投資者忽略的;多少人會在行情末端追漲殺跌。但是大師就是從這么簡單的一個規(guī)律出發(fā)寫出了這么精髓的筆記,實現了自己的盈利目標,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我記得我入行的時候就是從技術分析三大假設前提出發(fā)總結出了自己的持倉量理論,很好用。還有杰西利弗莫爾自傳中他交易棉花,玉米被套如何解套;為什么做空股票等等的心理活動,都給了我們分析和研究市場很好的方法。這種方法是不因市場進化而改變的。 向大師致敬,向市場開拓者致敬;市場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東西等待著后來者開拓和解密。 做一件有價值的事 一直做 然后等待時間的回報 與市場中每一位交易者一起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