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梅花是中國傳統(tǒng)名花,她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fēng)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她贊美,更以她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梅花以她那種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被人們譽為中華民族的國花。 梅是歲寒三友之一,四君子之首。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詠過梅花,贊過梅花?!对缑贰?、《卜算子.詠梅》、《雪梅》這幾首詩更是流傳千古。你看她,鐵干橫斜,銀花數(shù)點,越是寒風(fēng)凜冽,冰雪凌厲,她越是枝頭怒放,燦爛芬芳。 俗語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意思是指挨過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她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意要想擁有珍貴品質(zhì)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有關(guān)梅的傳說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國流傳深遠,應(yīng)用極廣。梅,她象征著鐵骨錚錚,不屈不撓,幸福吉祥。梅,敢斗霜雪,疏放冷艷的梅花,在儒家觀念的影響下,成為高潔守道的凜然君子。梅,不畏嚴寒,剛毅雄杰,似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勇猛斗士。 “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主席的《詠梅》一詞更是把這種精神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時代高度。是啊,梅,滿身清氣,屹立于嚴寒里,堅貞不屈,傲視風(fēng)雪;梅,獨立、奮進,不依附于他物,正是中華民族氣魄之根本,節(jié)氣之象征。 梅,是幸福吉祥之物。古人認為,“梅具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jié)子為利,成熟為貞?!泵坊ň`開五瓣,象征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有梅開五福之說。梅開五福,分別是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 冬寒刺骨,雪花紛飛,萬花凋零,梅花盛開。梅,凌風(fēng)傲骨,迎寒獨自開;梅,素雅芳香,為寒冬點綴了無盡的色彩;梅,似邊疆的戰(zhàn)士,昂首挺胸,綻放出冬天中最美麗的朵朵瑰麗“奇葩”,她用自己最美好的身影留給了大地,吐露芳華。 看看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被梅花的精神所折服。盧梅坡筆下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王安石也曾感慨“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浩浩歷史長河,回想中華悠久歷史,又有多少像梅花精神的人。文天祥雖身處逆境,被敵人俘虜了,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卻亳不動搖,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佳句。 縱觀歷史,有多少英雄人物名垂千古。貝多芬一生可謂坎坷,命運多舛。一位音樂大師最痛苦的莫過于雙耳失聰,可是貝多芬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憑借內(nèi)心對音樂的熱愛與執(zhí)著,猶如一朵梅花在嚴寒中綻放。著名的《命運交響曲》誕生了,這首曲子向世人訴說了作者走過的磨煉人生的路途。 梅,是整個冬天的香囊,使干燥的寒風(fēng)夾著沁人的芳香;梅,是土壤忠實的伙伴,陪它度過最冷的日子;梅,在冬天與雪共舞,與寂寞同行。梅花,她默默地奉獻著美,在最缺少花的時候開放,用自己的青春奉獻大地,把這寧靜的冬天裝扮的更富有神韻。梅花可以用“俏也不爭春”來形容,也可以用“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來描繪。 一枝一葉一風(fēng)景,一花一芳一笑容,只有梅花,才能給人以這樣美妙的感覺。是啊,梅花,她是冬天里的“酷暑”,她的熱在骨子里,流淌在全身的血液里。枝,是她的胳臂,不畏不懼;葉,是她的手指,比劃心聲;花,是她的美顏,迷住了一切,洋溢著微笑;芳香,是她的言語,是她戰(zhàn)勝嚴寒的信心。 人們愛梅花,是因為她有靈魂、有骨氣、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為她這種傲雪斗霜、謙虛樂觀的精神。梅花,她從不與牡丹爭花首,不與玫瑰爭艷麗,她就平平淡淡的生活著。梅花,她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每當寒冬雪花飄飄時,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靜的清香就從窗外飄至。 三九寒暑,風(fēng)霜雪禮,鐵干橫斜,梅花綻放;冰雪凌厲,銀花數(shù)點,枝頭怒妍,燦爛'芬芳。真是紅妝玉裹最相憐,月下清溪幾樹煙。從來雅意無人會,且喜知音對酒眠。是啊,冬天,有她的參與,斗志昂揚;人生,有梅一樣的剛強、自信,精彩繽紛。梅告訴人們,只有經(jīng)歷了寒冷的冬天,才能迎來溫暖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