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雖小,卻是人體重要的排毒解毒器官,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器官,它卻是最“沉默”的。肝臟就算出了問題,也是不痛不癢,一般人很難察覺。平時如果不注重對肝臟的養(yǎng)護,等到發(fā)生疼痛,基本上都已經是肝病晚期了。跟著51養(yǎng)生網小編了解一下吧。 雖然肝臟早期有問題我們會容易忽視,但是其實仔細留意,會發(fā)現身體已經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提示。 肝病早期身體會有4大癥狀。 1、指甲異常 肝臟不好的人,指甲表面坑坑洼洼,有豎紋、白斑點、容易斷裂、缺少光澤感。這是因為肝如果出現了問題,肝分解毒素的能力就會變弱,導致無法釋放出身體所需的蛋白質,身體如果缺乏蛋白質,就會反映到指甲上。 2、疲乏無力 肝功能不全時,降鈣素滅活減少是鈣磷代謝紊亂的主要原因。當磷缺乏過多時,糖酵解所需的磷也逐漸不足,就使大腦細胞不能很好地利用葡萄糖。所以會感到疲憊,常有渾身無力的感覺。 3、口干、口苦、口臭 如果你早上起床,會感覺口干、口苦、口臭,這是因為肝氣不通暢、瘀滯引起的。惡臭的毒素在體內積累往往會讓呼吸中都帶有霉味和臭味,這個時候說明肝臟“藏毒”較深,需要排毒了。 4、臉色發(fā)黃直至皮膚發(fā)黃 肝生病的人,臉色會變得發(fā)黃,如果嚴重的話會全身發(fā)黃。這是因為肝郁氣滯從而引起的黃疸、乙肝等疾病。 我們都知道,肝病有三部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早期的肝病如不及時控制,將會進一步發(fā)展惡化,最終致癌,給身體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因此當發(fā)現身體有4個異常表現時,要及時就醫(yī)檢查。平時在日常中更要注重養(yǎng)肝護肝,防止肝病找上門或惡化。 日常如何養(yǎng)肝護肝? 養(yǎng)肝護肝,中醫(yī)上最推崇的還是食療。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中,就有很多天然的養(yǎng)肝護肝食材,不論是預防還是調理肝病,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葛根、枸杞和蕎麥這3種藥食同源的食材,更是受到很多中醫(yī)推薦。 這幾種食材日常中很常見,食用方法多以泡水或熬汁飲用為主。這些傳統(tǒng)的食用方法很多人會覺得養(yǎng)肝效果不大,那是因為傳統(tǒng)的食用方式會使食材中的藥用成分流失快,人體吸收的也就少,效果也就不理想。 建議可以直接飲用它們的發(fā)酵液。它是通過現代發(fā)酵技術,將食物中的藥用成分提純,并和益生菌進行發(fā)酵而成的,成分含量更高,人體吸收更快,一小支菌液比單吃幾十斤的葛根蕎麥養(yǎng)肝效果更好更直接。 葛根:能提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恢復正常肝臟機能,促進膽汁分泌,防止脂肪在肝臟堆積。另外葛根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強肝臟解毒功能,防止酒精對肝臟造成損傷。 枸杞:所含的甜菜堿有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同時還可防止肝功能紊亂,起到保護肝臟的功效。 蕎麥:其中含有的煙酸成分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解毒能力,而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多吃蕎麥對肝臟排毒有幫助。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還要記得改掉熬夜、酗酒、易怒等不良生活習慣,才能更好的保護肝臟健康。 |
|
來自: 昵稱4034211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