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今年快四歲了,入幼兒園已有半年多時間,每天都是由媽媽去接和送。半年下來,小敏媽媽總覺得老師對小敏不太重視,班級里有什么活動小敏也一直是配角,似乎很少有她表現(xiàn)的機會,這讓小敏媽媽覺得不開心。 她問我是不是因為她的性格太內(nèi)向了,每次都是急匆匆把孩子送過去,然后又匆匆忙忙接走,很少和老師溝通,所以導(dǎo)致老師不太喜歡小敏呢? 她看到有的家長幾乎每天送孩子到幼兒園時都會問東問西,問的問題大概就是孩子吃的好不、睡得好不、有沒有和小朋友打架等,可這些問題小敏媽媽很少問。她覺得老師工作很忙,每天要照顧那么多孩子,自己如果再問東問西,擔(dān)心老師會厭煩,所以她很少打擾老師。 其實,作為老師,一方面希望家長能及時了解孩子的動向,積極配合園方做好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家長過度干涉,讓老師有種束手束腳的感覺。 同時,作為一名老師,她需要對所有孩子都做到一視同仁,無法對某個孩子偏心或給予特別照顧,這也是希望家長能夠理解的。 那么,家長究竟怎么和老師進行溝通,才能讓老師既不覺得煩、又覺得家長在認真對待老師的工作,并積極予以配合呢?難道每天接送孩子都和老師聊幾句才能表明自己多重視孩子的教育嗎?接下來我們一起聊聊怎樣和幼兒園老師溝通最有效。 1.家長和老師溝通,需尋找對的時機 我認為家長真的沒必要每次送孩子去幼兒園都纏著老師問東問西,簡單打個招呼告別一下就可以,當(dāng)然,如果當(dāng)天孩子有特殊情況的話,需要單獨和老師說明。 之所以不建議家長每天都這么做,是因為早上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時正是老師非常忙碌的時候,這時如果你一直圍著老師問東問西,就會干擾老師的工作,且引起其他家長的不滿。 如果孩子有一些情況不是簡單幾句就能說清楚,那就建議家長另找時間,可以簡單問老師一句“您看您什么時候有時間,我想就孩子的一些情況耽誤您十來分鐘,可以嗎?”這樣做既不會打擾到老師的工作,又讓老師有個大概的心理準(zhǔn)備,也有利于家長和老師的進一步溝通。 2.家長和老師溝通,所談問題要具體 如果家長想告訴老師,孩子今天身體哪里不舒服,或者孩子今天因為什么事情緒不好,希望老師適當(dāng)予以關(guān)注,這些是可以的。 但很多家長都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生怕老師注意不到自己孩子,就一直纏著老師刷存在感,這樣做其實一點用也沒有。家長和老師溝通時切忌提一些泛泛的問題,如“孩子今天開心嗎?”“孩子過得好不”“孩子聽話嗎?”…… 如果家長總是提一些很空洞的沒有實質(zhì)內(nèi)容的問題,那只能得到老師敷衍的回答,最終導(dǎo)致家長和老師不歡而散,沒有達到溝通的目的,所以家長所提問題必須具體、實際,也就是有問題就說,沒問題不要硬找問題去說。 3.家長要將自己存疑的地方精簡語言、及時提出 事例中的小敏媽媽幾乎沒有和老師溝通過什么,即使現(xiàn)在她認為老師不太重視孩子,也沒有去和老師積極溝通。 我認為家長應(yīng)每隔一段時間就將自己存疑的地方及時提出來,比如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被“批評”、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習(xí)慣、特別抵觸某個人等,這些問題遇到了就要提出來。 在和老師就存疑地方進行溝通時要講究方式方法,要對老師的工作給予肯定,同時提出自己的意見,語言要精簡,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談話要有重點,這樣才能讓老師清楚明白本次談話的目的是什么,家長希望老師改善的地方在哪里,這樣才有助于以后工作的開展。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