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在現(xiàn)在看來都是很容易的事。白天有陽光,晚上有燈光,紙質(zhì)書、電子書隨便讀。但是在物資匱乏的古代,讀書可以說是很奢侈的。 鑿壁偷光西漢時候,匡衡家窮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他就在農(nóng)忙的時節(jié),給有錢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他白天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他家里太窮,買不起點燈的油。 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 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用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他通過刻苦學習,后來位至丞相。 車胤囊螢西晉時候,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除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書,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了一盞燈。 于是,他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 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官拜禮部尚書。 孫康映雪東晉時候,孫康從小喜歡讀書,但家境貧窮,為了維持生計家人不得不在白天都干活,孫康年紀雖小,但是也不例外。白天沒有時間,晚上家里沒有燈所以不能讀書。 他讀的書都是借的,又很講信譽,到時間一定要還,常常因為沒有時間看書而發(fā)愁。他曾經(jīng)嘗試在月光下讀書,但是太暗,眼睛疲勞。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月光皎潔,他忽然發(fā)現(xiàn),書上的字在雪地里看得很清楚,孫康非常高興,忙坐雪地里看書,坐累了就躺在雪地里,映著雪的反射光線讀書。 此后,每遇到下雪,他不顧嚴寒,躺在雪地里讀書,時間長了手腳都長滿凍瘡,但是通過這種方法他讀了很多的書。后來官拜御史大夫。 《三字經(jīng)》有云: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匡衡、車胤和孫康三個人的經(jīng)歷都驚人的相似,家境貧寒,沒有書和光源,卻能在艱苦條件下繼續(xù)求學。 放到現(xiàn)在,即使家境不太好,也不至于沒有書和光源。若是孩子,應該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刻苦學習;若是成人,也應該堅持活到老學到老。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