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全醫(yī)生 醫(yī)生治療痰證,習慣用宋代《局方》里的二陳湯。并且代代相傳,這張方子成了治痰的祖方,后世創(chuàng)制的祛痰方藥多從這張方子上加減化裁而出。但是這張方子有個缺點(張錫純說的哈),那就是僅僅可以治療痰證的標,治不了痰證的本。 為啥這么說呢? 因為在張錫純老先生看來,痰證的標在胃,但是本在腎。腎主封藏,以膀胱為腑。但是這個腎也是比較嬌氣,有的時候能閉藏住,有的時候閉藏不住。比藏不住的時候精氣外溢于膀胱,這時候膀胱就實了。不能空虛若谷。此時的膀胱不能吸引胃中水飲,化生出小便。這就是生痰之根本。 還有一點,就是在腎之上為血海,沖脈之所在。沖脈上隸屬于陽明,下連接于少陰。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一旦腎中氣化失調(diào),則沖氣上擾,導致胃氣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運化水飲。這是生痰的又一個原因。 鑒于張錫純先生對痰如此深刻的認識,于是他老人家創(chuàng)造了一張化痰的方子,叫做“理痰湯”。 這張理痰湯可以治療痰涎郁塞胸膈,滿悶短氣?;蛱底瓒粲诜沃袨榇倏饶??;蛱低S谛南聻轶@悸不寐。或痰滯于胃口為脹滿噦呃。或痰溢于經(jīng)絡(luò)為肢體麻木或偏枯?;蛱盗粲陉P(guān)節(jié),著于筋骨,為俯仰不利,關(guān)節(jié)疼痛諸證?;蛱惦S逆氣肝火上升,為眩暈不能坐立。 我們一起來看看理痰湯都有哪些藥物: 生芡實(一兩) 清半夏(四錢) 黑芝麻(三錢,炒搗) 柏子仁(二錢,炒搗) 生杭芍(二錢) 陳皮(二錢) 茯苓片(二錢) 理痰湯以半夏為君,以降沖胃之逆。在此基礎(chǔ)上重用芡實,以收斂沖氣,芡實不但能收斂沖氣,還可以收斂腎氣,而加固其閉藏之力。 腎之氣化有序,則膀胱與沖脈之氣化,自然風調(diào)雨順。于是則痰之本原清明。 在這張方子里之所以用芝麻、柏實的原因有二:一能潤半夏之燥;二能助芡實補腎也。 在這張方子里之所以用芍藥、茯苓的原因有二:一可以滋陰以利小便;二可以淡滲以利小便也。 最后一點,有同學問這張方子里為啥用陳皮呢?其實這里用陳皮并非考慮到陳皮有化痰的作用,這里主要是借其行氣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氣,并以行芡實、芝麻、柏實之滯膩也。 所以這張方子看起來是在二陳湯的基礎(chǔ)上加減出來的,但是我們根據(jù)張錫純的學術(shù)體系理解下來,發(fā)現(xiàn)這張方子已經(jīng)變了,屬于脾腎同治的方子。不僅是脾腎同治,還可以認為是標本同治。 站在現(xiàn)在的學術(shù)角度 來看,張錫純創(chuàng)造這張方子還是非常厲害的,起碼他從理上把化痰這個事說的挺清楚,值得我們在臨床上借鑒和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