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庸小說的都知道,全真教有個很厲害的陣法——天罡北斗七星劍陣; 讀《三國演義》的都知道,諸葛亮臨死前,步罡踏斗借陽壽,地上擺的也是北斗七星的陣法。 那么,什么是北斗七星? 其實用科學(xué)的眼光來看,北斗七星只是大熊星座的七顆星組合起來,名字分別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玉衡、開陽、搖光。因其形狀類似古代舀酒的斗形,故名北斗。 經(jīng)常會聽到小寶寶取名叫X玉衡、X開陽,他們的名字就來源于北斗七星。 其實,古時人們也有稱之為“北斗九星”,另有兩顆:左輔星和右弼星屬于暗星,形成了“七現(xiàn)二隱”的格局。 傳說可以看到隱星的人,能得到長壽。 你有沒有看到過呢? 這里還有一個知識點, 我們是如何通過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的? 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觀象》載:北極星在紫微宮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紐星天之樞也。天運無窮,而極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從科學(xué)的角度講,因為北極星因處于(接近)地球轉(zhuǎn)軸的最北極,且距離地球很遠,所以肉眼上看去,其位置不動,其他的星星就變成圍繞它轉(zhuǎn)動了。 北極星也是大航海時代定位指標(biāo)的絕佳之選。 那么,北斗七星為什么在古時地位很高呢? 這源于它的兩個俗語。 一個是:“北斗七星,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古代歷法對于確定四季陰陽一事皆仗北斗。 另一個是:“南斗注生,北斗注死?!?/p> 關(guān)于這個俗語,我們再來看一個《搜神記》中的小故事。 管輅為延長顏超壽命,讓其準(zhǔn)備酒肉,在逢卯那天,去大桑樹下,給兩個人下圍棋的人斟酒端肉。如果他們問你,你只管向磕頭作揖,不要說話。 顏超按管輅的話做了,酒肉過后,兩人談起顏超的事,坐在南邊的人說道:“剛才還吃他的酒肉,難道能毫不領(lǐng)情嗎?”于是在壽命文書上將所記載的壽命“十九歲”,改成了“九十九歲”。 管輅對顏超說:“坐在北邊的人是北斗星,坐在南邊的人是南斗星。南斗星管生,北斗星管死。人只要成了胎,都在南斗星那邊定好生日,再在北斗星那邊定好死日;有什么請求,都得向北斗星訴說?!?/blockqu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