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水底藏輝煌(《渝疆萬里行》總第41集) 主持人李佳明在白帝城出像:觀眾朋友!來到白帝城呢,也就站在了長江三峽的起點。關(guān)心三峽的人都知道,三峽工程建成后,將淹沒三峽中的一系列景點,也會使白帝城變成一座孤島。但令人欣喜的是,三峽工程建成以后,也會在三峽中形成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壯觀景色。 作為歷經(jīng)2300年滄桑的歷史文化名城奉節(jié),給人類留下了無數(shù)璀燦的藝術(shù)瑰寶。三年前,為了迅速搶救三峽庫區(qū)的地下文物,國家文物局委托有關(guān)權(quán)威部門和專家,組成了三峽考古隊,對奉節(jié)海拔兩百米以下的區(qū)域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考古工作,發(fā)現(xiàn)地下文物63處。這63處地下文物,絕大部分都將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而沉入江底。其中,諸葛亮演練軍隊的“水八陣”在今年大江截流后就不復存在。 李佳明:三峽大壩截流后,將首先淹沒奉節(jié)縣的哪個文化遺址呢? 奉節(jié)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趙貴林:就是八陣圖遺址?!度龂萘x》中講到的魚腹浦,諸葛亮擺八陣圖,困住東吳大將陸遜,就是我站的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大概長有2500多米,寬1000多米。我們奉節(jié)縣還有一個八陣圖,叫旱八陣。這里因為瀕臨長江,所以叫“水八陣”。在白帝城東面呢,還有個“旱八陣”。 李佳明:兩個的區(qū)別在哪兒? 趙貴林:一個是臨長江,一個隔長江遠一點。我們的一些學者考證呢,八陣圖主要是諸葛亮排練軍事陣法的地方。 如果說,水八陣和旱八陣只能靠想象去揣摸他的歷史形象和文物價值的話,那么“便將千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的這處處名勝古跡和億萬年來滔滔江水雕塑出來的鬼斧神功之作,在大壩建成后再也無法一睹它的風采,就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了。 長江邊上這座小小的白帝城,也因李白那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早發(fā)白帝城》而名播中外。正如“熊掌和魚翅不能得兼”一樣,三峽工程峻工之后,三面環(huán)水的白帝城,將成為江中孤島,其巍峨雄姿也將大受影響。所幸的是,“禍兮福所倚”的利弊同存法則,又為白帝城帶來一抹靚麗的曙光。 奉節(jié)縣白帝城文物管理所副所長張昌龍:第一個是,白帝城的環(huán)境將會大大的改善?,F(xiàn)在下面大煞風景的氮肥廠、水泥廠都將被搬走;第二呢是景色將更加美麗。整個三峽工程建立以后,“高峽出平湖”的壯觀和白帝城的秀美渾然一體,景色將更加秀麗;第三,交通條件將大大改善。游客現(xiàn)在走上山來比較夠嗆,到那時候,下船上來不到分鐘就到了,而且四面都是碼頭??偟膩碚f,三峽工程的建設對白帝城來說是利大于弊。 在這次采訪活動中,記者在長江沿線區(qū)縣都注意到一個現(xiàn)象:雖然庫區(qū)干部、群眾對三峽工程將淹沒的文物古跡抱以惋惜,但他們對“高峽出平湖”后又將產(chǎn)生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充滿希望和信心。10年過后,這些名勝古跡成了水底輝煌,而今天拍攝的鏡頭就是珍貴的歷史瞬間。這使記者在一種依依不舍的眷戀之中,也感到十分快慰! 重慶電視臺《重慶新聞聯(lián)播》1997年5月22日播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