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父親節(jié),名為Gokarna Aunsi ,又叫Kuse Aunsi或Pitritarpani Aausi。 這是一個非常神圣的日子,因為對于傳統(tǒng)的尼泊爾人而言,父親就是他們的神。 父親,在尼泊爾被稱為Pita或Babu,蘊含著老師、保護者及拯救者的神圣意味。 在家里,父親如神靈一般在子女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尼泊爾的父親節(jié)是按尼歷計算的,也就是巴德拉月(Bhadra,尼歷的八月)的新月日(Dark Moon)。一般是公歷的八月末或九月初。 這一天是沒有月亮的日子,人們會向自己的父親敬奉新衣服和他最喜歡的食物,在加德滿都谷地的居民會去向戈卡納神廟( Gokarna)為自己的父親祈福。 戈卡納神廟位于博大哈塔東北方不遠處,在那里幾乎可以找到所有印度教神明,包括梵天的精美石雕。 戈卡納神廟 2019年的尼泊爾父親節(jié)是公歷8月30日。 節(jié)日傳說 印度教神話中,濕婆和妻子帕爾瓦蒂某天忽然從喜馬拉雅的岡仁波齊山上消失。眾神大吃一驚,于是創(chuàng)造神梵天就率領(lǐng)他們尋找。 最后,在帕斯帕提納神廟(燒尸廟)山坡上的Sleshmantak森林里,梵天找到了濕婆化身的金鹿,并用手抓住了鹿角。 注:這也是帕斯帕提納神廟中金鹿公園的由來。 濕婆于是和梵天、毗濕奴商議,要將鹿角作為林伽(一種象征濕婆的法器)供奉在尼泊爾。最后,梵天決定把它放置在戈卡納神廟所在的地方。 從此,印度教徒相信,戈卡納神廟是濕婆大神的顯圣之地,無論是崇拜濕婆最高顯現(xiàn)馬哈德夫或是祭奠死去親人。 這里祈福的效力是另外一處類似圣地Gaya的十倍。 大麻祈福 父親節(jié)當天,人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采摘大麻的莖葉后用來進行祈福的儀式,以祈求自己的父親幸福安康。 在印度教中,大麻被認為是保護神毗濕奴的圣草,吸食大麻后的迷幻狀態(tài)可以接近神靈。 在神奇的加德滿都谷地,野生大麻街頭巷尾隨處可見。 摘取后的大麻經(jīng)過婆羅門祭司念咒祈福之后,會被放置在家庭之中, 尼泊爾人深信這樣可以帶來好運。 沐浴凈身 父親節(jié)是尼泊爾的全國性節(jié)日,有三處慶祝的最重要圣地: 加德滿都谷地的戈卡納神廟、達藍的比蘇奴帕度卡和熱索瓦的貝特瓦特。 在加德滿都,印度教信徒們會清晨先到戈卡納神廟旁的巴格馬蒂河(Bagmati )洗個圣澡,中間會飲用神圣的河水, 沐浴后,他們再向婆羅門祭司(印度種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級)進行禮拜;如果不幸父親已經(jīng)去世,他們還會拿出現(xiàn)金貢奉,以祝福他的靈魂安寧。 巴格馬蒂河被尼泊爾人認為是印度教圣河恒河的兩個源頭之一。 第一圖男子剃光頭發(fā)只留下一撮,意味著他剛逝去了長輩 這種凈身儀式在印度教中被稱為“Pitridevo Bhava”,意思是對祖先和長輩的尊重。 子女們通過受洗以得到父親的祝福,這能保持他們種姓及血統(tǒng)的純正,并在以后的輪回中維持比較高的生命形態(tài),不會墮落到可悲的境地。 父親賜予子女血脈,因而子女必須崇拜父親。 這也是南亞信仰深受父系傳統(tǒng)影響的明證。 父親節(jié)時一家人的團聚也必不可少,子女們趕回家里向父親獻上禮物,在父親的腳下共享天倫之樂。 出嫁的女兒會回到娘家給自己父親送上禮物和愛意,而不是像平日一般需要把公婆放在首位。 甜品店老板無疑會成為人生贏家,人們會在店門口排著隊購買印度式糕點、糖果奉養(yǎng)給自己的父親——幾乎所有的尼泊爾父親都喜歡甜食。 子女的孝心讓父親十分開懷,他們也會給自己的孩子準備各種禮物。 甜到憂傷的奶酪球自然必不可少 南亞與中國不同,當我們稱之為“家庭”的時候,不是類似中國的以夫妻為單位的個體,而是包含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和他們的兄弟及子女的一大家子。 但和中國一樣,在尼泊爾家庭里,父親也是嚴肅、內(nèi)斂和寡言的固化象征。比起母親的貼心來說,父親通常會顯得有距離感和高高在上。 然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雪山王國,極其可貴的一點是信仰與傳統(tǒng)不僅讓家庭關(guān)系更加親密,還令這種親密關(guān)系擁有儀式感—— 先人流傳下足夠多的智慧,使得愛能夠在適當?shù)臅r候用適當?shù)姆绞饺ケ磉_。 這融化了固有的冰墻。 愛通過盛大的表達得以圓滿。 |
|